友情建議:吃飯時請勿打開!
請問你上廁所用什麼擦屁股?
正常青年:手紙
文藝青年:溼巾、溫水衝洗
火星青年:砂紙、石頭、手指(嘔)
手紙
好吧,去除文藝青年和火星青年兩個特殊存在外,大部分人都是用手紙解決的。雖說溼巾效果更好,但是價格在那裡,況且溼漉漉的也容易透。而手紙因為乾燥、潔白、韌性好、價格低廉等原因一直成為不可替代的「擦屁股專用道具」,進而成為家庭日常生活必需品。
「你可以沒有錢,可以沒有女朋友,甚至可以沒有遊戲,但你絕不能沒有手紙!」——資深宅男。
溼巾
現代的手紙能使用得如此舒適,靠的就是工業化迅速發展,機械可以將紙張快速褶皺以增加柔軟度,保證使用起來舒服。那麼在農業化社會的中國古代,人們上廁所都用什麼來擦屁股呢?各種材質感覺如何?
水
水
用水來衝洗屁股永遠是最舒適的選擇,這一點毋庸置疑。因為水的特性就註定它不會受到固定的形狀限制,且能完美地貼合人的皮膚,所以在上古時期很多人都會選擇用水來清潔屁股。
雖說水用起來舒服,但前提是怎麼用水?事實上正如你所想的那樣,古人是使用手來直接接水擦拭的,那感覺不說也懂。
泥塊
幹泥塊
如果要避免用手直接接觸,那就得重新找材料,這一次人們將目光放到了隨處可見的泥塊上。這種泥塊俗名為土坷垃,就是普普通通乾燥的泥土塊。用這種材質來擦拭屁股的好處就是乾燥,吸水,且避免了手指直接接觸。缺點就是太硬且容易粉碎,有時候還會有泥土末殘留。而且如果逢連續陰雨天的話,泥塊的取材也是比較困難的。所以泥塊的使用很快就被淘汰了,只能成為緊急時刻的備用品。
葉子
楊樹葉
不用水,不能用手直接接觸,不怕陰雨天潮溼,符合這幾種條件的材料最常見的就是樹葉了。樹葉隨處可得,不怕潮溼,且柔軟清涼,曾一度風靡很長時間。但是樹葉的限制條件也比較多,比如樹葉可取時間不長,只有春季中期到秋季中期這段時間可以用,且新鮮的樹葉清涼有韌性但是吸水性低,乾枯的樹葉又太脆,再加上有時候還會受到某些昆蟲的「侵襲」之擾,所以樹葉也就慢慢變成了替補隊員,只有在戶外緊急時刻的時候才用。
竹片
廁籌
用竹片來擦屁股已有千年的歷史了,古人們甚至還為其取了名稱,即「廁籌」。廁籌的原材料是一片曬乾的木竹片,長不過七八公分,寬不過三四公分(部分地區用長制廁籌,長20公分,寬1公分),底部專門為了適應屁股的形狀而削成三角形,為了防止太鋒利,古人又將其打磨一番,這就是古代的廁籌形狀。
廁籌用來做擦拭之物的好處是材料不會像泥塊和葉子一樣受到天氣以及季節的影響,能使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並且廁籌還易於製作和清洗,在乾淨以及方便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在人們未普及紙張的時期,廁籌就一直佔據著主角的位置。
布
葛布
使用布做擦拭之物的一般都是古代的貴族統治階級,他們佔據著社會最豐富的物資,因此不用考慮物品的價值程度,「什麼舒服就用什麼」一直是這群人的如廁價值觀。更有甚者還會用上帛,這東西柔軟是柔軟了,就是吸水性差了點。
據相關史料記載,皇宮后妃有時候會使用蟬翼來做擦拭之物,反正這玩意太高端,怎麼用我是打死也想不明白。
紙
雖說東漢蔡倫改進了造紙術,開創了文字記載新紀元,可是紙張的製作過程周期長,且價格昂貴,當時就算是供皇室寫字專用都不夠,更別說用來擦屁股了。
儘管後世的造紙技術不斷在發展,紙張的質量也變得更好,但用紙擦屁股仍顯得不太現實。這就使得有紙不能用的情況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
最先開啟用紙如廁的時期是南北朝時期,當時的一些門閥女子喜好講究,所以會去使用一些製作出來的殘次紙張。此舉開創了後面將製作殘紙(空白)用來擦拭的先河。但這裡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當時人們用的都是製作出來的殘次品紙張,且是沒有文字的。這是因為古人對文字是懷有敬畏之心的,尤其紙上如果有孔子、孟子、曾子、荀子等儒家先賢的經典著作,那更是不能隨意毀壞,倘若用這種紙擦屁股被人發現,不尊聖人的罪名可是很嚴重的。
蟬翼
難道古代真的沒有用好的紙張擦屁股的記錄嗎?有,元朝時期。當時的元廷魚肉百姓,只知享樂,王公貴族擦拭之物都是專門生產出來的紙張,有時候紙張告急他們就直接扯過一本書開始用。
用紙擦屁股雖然古時已有,但只是貴族階級才能享有的生活,民間百姓是無福消受的。等到百姓人人可用得起的時候已經到了新中國時期。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工廠開始專門製作供人使用的廁紙,這種廁紙的材質和祭祀用的黃紙比較像,乾燥粗糙,雖然算不上舒服,但較之以前已經是質的飛躍了。
至於現如今家家戶戶用的手紙則更加講究起來,什麼柔軟度、潔白度、無菌性等等。還是那句話,科技化的社會永遠是生活質量最好的時期。那些動不動就想穿越的童鞋可得想好一點:用手擦屁股和用竹片擦屁股你選哪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