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浪費現象愈發嚴重
近日,央視在一期節目中批評了社會上餐飲浪費的現象,重點點名了目前自媒體上很火爆的「大胃王吃播」,指出有些所謂大胃王吃播其實並沒有吃,而是全部吐掉,這種誤導消費,浪費嚴重的情況是時候該管管了!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成升魁指出,這種輿論的自媒體導向對消費的這種浪費非常令人擔憂!
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顯示,全球每年約1/3糧食被損耗和浪費,總量約每年13億噸。世界76.33億人口中至少還有8.2億面臨飢餓,相當於世界上每9人中就有1人挨餓。
據中國科學院發布的《中國城市餐飲食物浪費報告》顯示,中國餐飲業人均食物浪費量為每人每餐93克,浪費率為11.7%,大型聚會浪費大38%,學生盒飯有1/3被扔掉。2015年中國城市餐飲業僅餐桌食物浪費量就在1700萬噸至1800萬噸之間,相當於3000萬至5000萬人一年的食物量,這個浪費的數目實在是觸目驚心。
真假大胃王,用生命在賺錢
大胃王這個稱號我們應該都很熟悉,是指一些食量超乎常人的人群,而大胃王吃播也是時下一些短視頻平臺上非常火爆的節目類型。由於大眾的獵奇心理,這些大胃王主播錄個視頻發布就有成千上萬的點讚與轉發,熱度非常高,也能迅速帶來大量的粉絲和財富。
正是由於這些金錢和粉絲的誘惑,導致了很多人明明不具備大胃王的身體條件,卻拼命把自己包裝成大胃王,然後投入到自媒體中,依靠各種作秀博眼球炒火自己,然後收割粉絲和金錢。但現實是,很多假的「大胃王」,不僅錢沒掙到,還把身體給搞垮了。
比如某短視頻平臺上擁有60萬粉絲的「大胃小楠」,她曾在社交平臺上發布聲明表示,自己已經從籤約公司辭職了,目前正在協商解約。據小楠透露,在原公司工作期間,她每個月的工資只有 3000 元左右,交完房租以後所剩無幾,「而且高強度的拍攝和工作安排,以及大量吃一些過冰、過燙、過辣等對身體刺激比較大的食物,導致我的身體出現了不適,健康開始走下坡路。」
為了完成公司每個月制定的漲粉目標,小楠超負荷地進食拍攝,以博取高流量、吸引粉絲,比如一次性吃 20 多個青團,導致不消化;吃了 200 多個扇貝後,嘴裡的腥味一直消不掉,「後來我已經拍到失去了動力和熱情,整個人對吃播都很反感。」 小楠自述,有時候遇到一些推廣刺激性食物的商家,也無法拒絕,「合同上要求我要無條件配合。」
其實很多所謂的大胃王都不是真正的胃部大於常人或者消化能力超級強,日本知名大胃王木下佑香也曾經做過檢查,檢查結果是木下佑香的胃並沒有比常人大多少,消化能力也並不是特別強。國內的大胃王們也逐漸被曝出催吐實錘,其中就包括我們耳熟能詳的大胃王mini,大胃王密子君等等。
這些人其實都是通過透支自己的生命在賺錢,你可以在鏡頭前包裝,可以欺騙到粉絲和觀眾,可以為自己換來流量和金錢,但是你的身體不會對你撒謊,這種對自己身體損害非常大的「包裝」,等到出問題的時候,你賺的那點錢能夠幫你度過難關嗎?包裝你的公司還會為你解決問題嗎?
這是浪費食物,更是誤導大眾
自媒體平臺的興起,讓更多的草根人物或者說普通大眾能夠展現自己,甚至走上致富道路。本來這是很美好的事情,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地變了味,很多人和團隊為了流量為了紅,刻意包裝自己,在鏡頭前演戲、作秀,醜化自己和他人。
很多大胃王吃播便是如此。最開始的大胃王吃播都是吃一些常規的食物,比如壽司,泡麵,火腿等等,這些看起來很正常,也能讓看得人增加食慾。
後來為了博眼球吸引流量和關注,大家開始吃一些奇奇怪怪的食物,而且都是很誇張的量,比如大胃王密子君早上吃100個包子,比如有人吃很辛辣的東西,或者一整塊三文魚肉拿起來啃等等。
常人的胃的容量是有限的,高強度的且超大量的食物肯定是無法正常消化的,這些包裝出來的大胃王就會通過刻意的訓練來讓自己能夠在鏡頭前吃下這些東西,然後事後進行催吐等各種動作來排空。
這種假吃真吐的做法非常浪費食物,而且對身體的損害也很大,最重要的一點,這種現象造成的社會導向很不好。
很多年輕人或者小孩子看了視頻之後,可能會想去模仿,或者想自己成為網紅,但殊不知這背後其實是經過很多包裝的。
這些大胃王浪費的食物可能你覺得才那麼一點無所謂,但什麼事情都怕基數大,模仿的人多了造成的浪費量其實也是很可怕的。
包括大胃王吃播在內的很多短視頻類型,通過裝瘋賣傻或者醜化造假的,造成了現如今一種「金錢至上」的輿論導向,好像只要能賺到錢,什麼尊嚴和道德底線甚至法律都可以不顧,當這種輿論慢慢被年青一代所接受的時候,就會出現很大問題。
寫這篇文章其實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告訴大家,愛惜食物,正經賺錢,珍愛身體,獨立思考。我是大叔,傳遞有趣有料的美食知識和烹飪技巧,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