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季節,
出門在外除了要做好防曬,
還要注意防止蛇蟲鼠蟻的侵擾。
到底這些「麻煩精」
會在哪裡出沒?
又需要注意什麼事情呢?
記者從深圳市公園管理中心獲悉,由於生態良好外加氣候原因,深圳幾乎所有公園都有蛇出沒的記錄。
深圳存在的毒蛇有40餘種,常見的大約有10種。據悉,今年深圳市中醫院接診的毒蛇傷人事件較之往年有明顯增加,其中以竹葉青和眼鏡蛇最為常見。
草叢茂盛處是蛇出現的高頻地點
據了解,山裡、建在山邊的房屋、茂密的草叢,甚至道路的綠化帶都是蛇經常棲息的地方,公園草叢茂盛更是蛇出現的高頻地點。
不小心被蛇咬傷?請一定記住這幾點
醫生提醒,如果不小心被蛇咬傷,切記要保持鎮定,千萬不要驚慌奔跑,否則會加速毒液擴散;
儘可能看清楚蛇的形態特徵,有條件的話可以拍照,以便送院後醫生快速決策;
在被咬傷部位的近心端5-10釐米處,用繩子、布條等繞上三四圈結紮起來,阻止有毒血液擴散;
向公園安保人員求助,及時送醫。
為了減少市民被蛇咬的機率,公園會定期修剪綠化,清理雜草和灌木等,保持園區乾淨整潔,避免市民誤入蛇類活動區域。各市屬公園還設有溫馨提示牌,提醒大家在遊玩時,也要多多注意身邊的危險小動物們,與它們保持安全、友好距離。
七家抗血清醫院
福田區
深圳市中醫院抗蛇毒血清:蝮蛇、銀環蛇、五步蛇、眼鏡蛇
香港大學深圳醫院蛇毒血清:蝮蛇、銀環蛇、五步蛇、眼鏡王蛇
龍崗區
深圳市龍崗區中醫院抗蛇毒血清:蝮蛇、銀環蛇、五步蛇、眼鏡蛇
寶安區
深圳市寶安中醫院抗蛇毒血清:蝮蛇、銀環蛇、五步蛇
光明區
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抗蛇毒血清:蝮蛇、銀環蛇、五步蛇
坪山區
深圳平樂骨傷科醫院(深圳市坪山區中醫院)坪山院區抗蛇毒血清:蝮蛇、銀環蛇、五步蛇、眼鏡蛇
大鵬新區
葵湧人民醫院抗蛇毒血清:蝮蛇、五步蛇、銀環蛇
遠離伊蚊避免傳染登革熱
6月下旬
深圳發現了243個蚊子「黑點」!
除了煩人的嗡嗡聲
和令人撓個不停的紅包外,
如果被伊蚊叮咬,
還有可能被傳染登革熱這種急性傳染病。
資料圖
伊蚊經常在水培的植物、假山水池、涼亭、綠化帶等戶外陰暗處被發現,外出遊玩前,可適當準備防蚊滅蚊用品,比如防蚊液、花露水。
公園管理中心提醒市民,儘量穿淺色的長袖上衣和長褲,將驅蚊劑噴在頭、手臂、腿部等裸露部位,一般每2~4小時需要補噴一次。
儘量避免在涼亭、綠化帶等戶外陰暗處逗留,並且遠離積水等容易滋生蚊子的地方。上午8~10點、傍晚4~6點是伊蚊出沒的尖峰時段,這些時間段儘量減少出門。
6月下旬
深圳發現了243個蚊子「黑點」!
夏季的深圳高溫多雨,傳播登革熱病毒的主要「兇手」——伊蚊也在瘋長。
7月3日,深圳市疾控中心發布了6月下半月(6月16日-30日)的全市伊蚊密度監測結果。
這243個地方,都不合格!
在全市設置的424個監測點中,不合格的有243個,佔了57.31%。
不合格的監測點中——
高密度9個
中密度有50個
低密度有184個
高、中密度的59個「黑點」裡,有27個是居民小區,有21個是公園、廣場,4個是醫療機構,1個是酒店,其餘為工業、產業園區等。
▽
這59個蚊子「黑點」有點危險!
快看看在你周圍沒!
這既是一份深圳蚊子「黑點」地圖,
也是一份登革熱「危險地圖」。
▽
上面這張圖,中密度說明有一定的登革熱傳播風險,高密度則意味著,一旦有外部病例輸入,就可能在周邊片區引發登革熱流行。
發現蚊子窩怎麼辦?
消殺!
1、家裡凡是有積水的地方,片甲不留:把瓶瓶罐罐、花盤底下的水全清乾淨;
2、輪胎裡的積水也別放過;
見到小土堆千萬別踢
在眾多螞蟻中一種攻擊性極強,帶劇毒、能致命的毒蟲尤其需要注意,它就是紅火蟻。紅火蟻體型長度約為3-7毫米,與其他螞蟻差不多。之所以叫「紅火蟻」,就是為了描述被它叮咬後如火灼傷般的疼痛感。
紅火蟻毒囊中大量的毒液注入皮膚,會立即引發劇烈灼熱感,局部皮膚形成紅斑、水泡、硬腫,有癢感。水泡破裂,還可引起細菌性的二次感染。
紅火蟻在深圳各個區都有,農田、荒地、綠化帶、路邊、果園、公園、堤壩等,是它們最經常出現的地方。
外出遊玩如果遇到以上的這種小土堆,千萬不要踢,也不要碰,紅火蟻也許就藏匿在其中。
為了降低遊客被蛇蟲叮咬的風險,各市屬公園也會定期對園區進行消毒、保潔,預防蚊蟲滋生,為市民營造安全、舒適、優美的遊園環境。
提醒各位市民,請按照公園的遊覽路線遊玩,不要隨意進入草叢茂密和未開放區域。早晨、傍晚散步時要格外小心草叢深密的地方,最好穿上長衣長褲和棉質長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