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畫賀新春——互動裝置藝術作品《大過年》即將展出

2020-12-23 視覺同盟

互動裝置藝術作品《大過年》的主題及創作元素來自於山東博物館館藏年畫珍品《正月十五鬧元宵》(年代:民國版後印,尺寸:18x33釐米,體彩:小橫幅,產地:楊家埠) 年畫中有十個童子,中間一個手舉鰲頭燈,四個兒童敲鑼打鼓,寓意「獨佔鰲頭」,另外五個手提各種燈籠,表現了兒童們歡度正月十五元宵節的情景。此系列《大過年》年畫新應用作品由青年藝術家、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新媒體藝術方向碩士研究生王志強設計製作。


動畫短片《大過年》

互動裝置藝術作品《大過年》在創作時對原畫進行了數位化重構,加入聲音視覺可視化效果,並結合互動體感交互技術,體驗者通過觸摸裝置上的觸摸感應器,觸發電腦相關程序播放動畫,通過投影儀將動態光效投射到靜態裝置作品上,使體驗者與年畫人物進行交互。數字媒體技術的展示讓年畫更加「活」起來,通過體驗者與作品的互動體驗,讓觀者在娛樂中加深對木版年畫這種傳統藝術形式的認知,喚起人們對年畫的熱愛,從而促使人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


互動裝置藝術作品《大過年》

同款表情包則對年畫中的人物進行了一系列動態效果設計,人物形象生動、活潑,再現了過年期間燃放鞭炮、敲鑼打鼓、送祝福等一系列年節習俗的熱鬧場景。

即日起,在微信表情中搜索「大過年」,進入表情專輯,點擊「下載」,就可以使用表情包啦!



《大過年》表情包

此系列《大過年》年畫新應用作品由青年藝術家、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新媒體藝術方向碩士研究生王志強設計製作。將於1月26日在山東博物館《年畫重回生活》系列展覽中呈現。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以傳統年畫與數字媒體技術融合為方向,通過數位化手段進行傳統年畫主題動畫短片、年俗文創產品、年畫新樣設計創作,實現優秀傳統工藝的活化與傳承,是本次展覽的亮點。

相關焦點

  • 年畫、剪紙、肚兜、虎頭枕,這個展覽展出的民間藝術瑰寶難得一見
    進入臘月就是年,在傳統民俗中,人們要開始準備剪紙、年畫等年貨了。1月15日,炎黃藝術館藏民俗展拉開帷幕,近150件珍貴的民間美術藏品展出,涵蓋年畫、剪紙、肚兜、虎頭枕等百姓生活中喜聞樂見的民間藝術佳作,帶著人們重溫「年味」的溫暖。
  • 八月好展遍地開,清代年畫與日本浮世繪齊登臺
    中國清代木版年畫和日本浮世繪是中日兩國民族藝術的瑰寶,在17至19世紀的東方世界裡大放異彩、相映成趣。8月5日,中國美術館「典藏活化」系列展:異域同繪——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正式開放,甄選中國美術館藏清代木版年畫和日本浮世繪共計一百餘件,其中有葛飾北齋、歌川國芳、松榮齋長喜等日本浮世繪名家的代表作品,也有《鍾馗鎮宅》《一團和氣》《連生貴子》等寄予了人們美好願望的清代年畫,帶來一場美的盛宴。
  • 互動式聲光電裝置《驚蟄》一個可以讓體驗者盡情發洩的裝置藝術作品
    齊魯網5月19日訊作為2019世界博物館日主題活動,《傳統的未來/數字媒體藝術展》是山東博物館與山東工藝美術學院聯合推出的大型展覽,來自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年輕團隊在博物館的空間演繹科技之美,用數字媒體藝術詮釋「傳統的未來」,探討藝術精神的永恆價值,值得讚賞。
  • 春節觀展指南丨不僅有年畫與生肖藝術,更有學術文物「大餐」
    通過「董其昌和他的時代」「董其昌的藝術成就與超越」和「董其昌的藝術影響和作品辨偽」三個部分,系統梳理並重新詮釋董其昌的藝術成就。自2019年1月23日起,上海博物館「丹青寶筏——董其昌書畫藝術大展」已進入下半場,宋徽宗《雪江歸棹圖卷》、米友仁《瀟湘圖卷》、董其昌《仿趙孟頫秋山圖軸》等31件(套)書畫精品先後換上並陳列,其中包括19件(套)董其昌的書畫作品。
  • 讀讀書看看展過年充充電
    2020年是庚子鼠年,為突出傳統年味兒,揭示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世代相承的傳統文化,展覽以新春時令為線索,配合楹聯、姑蘇版畫、年畫、剪紙等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形式,輔以45種館藏經典文獻,向觀眾介紹傳統新年習俗,表達家國興旺、歲安人和的美好祝願。
  • 成都一親子美術館,對兒童藝術啟蒙,展出的作品創意和腦洞大開
    祖國的風光要看,藝術也要跟得上。其實一直認為小孩眼裡的世界是無限可能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也是需要從小被保護並培養的。在成人的世界呆久了,抓住這樣的好機會一定去感受一番充滿童趣的世界。有孩子的家庭也一定帶著小朋友去找找藝術的啟蒙,雖然這是專門給小孩子的兒童藝術展,當然大人們有興趣也是可以去看看。
  • 從年畫裡看過去如何過年
    謝啟大:這是今年的《老鼠嫁姑娘》的年畫。竇文濤:你說誰過年要一這個多好啊,而且這個我覺得相當驚訝,中國這是高仿真的。黃永松:對的。竇文濤:高仿真,中國的這個年畫,老鼠嫁女,你看這個輪廓線和這個顏色之間,我覺得很藝術。黃永松:而且很現代。竇文濤:我還說印象派呢!謝啟大:這個是山西。
  • 《學習鑄造人生》公益裝置藝術作品展亮相天津
    《學習鑄造人生》公益裝置藝術作品展亮相天津 2019-03-03鍾欣 攝   中新網天津3月3日電 (記者 張道正)繼在蘇州、貴陽分別打造了文藝網紅打卡聖地後,為期10天的新東方《學習鑄造人生》公益裝置藝術作品展亮相津城,從3月1日至10日,如果市民與遊客遊覽經過南開大悅城北區1層,就將共同見證一場藝術與學習間大膽而有意義的融合表達。
  • 54秒|陶藝、年畫、剪紙……160多件套德州民間手工藝術精品正在展出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1日訊 第四屆德州大眾藝術周日前開幕,作為主要活動大德天工.德州市民協會員精品展同步舉行,剪紙、陶藝、年畫等眾多門類,160餘件套民間手工藝術精品在德州市美術館展出。據了解,此次展覽匯聚德州民協會員作品160餘件套,具有門類眾多,藝術水準高的特點。涵蓋:黑陶,彩瓷,地毯,剪紙,烙畫,木刻,陶藝,金絲彩貼,拓片,葫蘆畫,蛋雕,立體樹脂畫,書法,繪畫等品種。參展作者多是德州市民協會員,其中不乏業界精英。
  • 「中國四大木版年畫」齊聚蘇州美術館 80幅精彩作品亮相
    4月9日,「文心印記—中國木版年畫特展」在蘇州美術館展出。本次展覽由蘇州桃花塢與天津楊柳青、山東楊家埠、四川綿竹、上海小校場年畫聯袂舉辦,共展出近80幅精美木版年畫,為城市增添文化色彩。展覽現場年畫最早是以門神形式出現,漢代文獻中已有門神畫的記載。
  • 《水墨痕跡》裝置作品互動活動現場氣氛熱烈
    原標題:《水墨痕跡》裝置作品互動活動現場氣氛熱烈   正在美國加州美院攻讀碩士研究生的海穌前不久在工作室舉行了《水墨痕跡》裝置作品互動活動,從而以一種嶄新的展覽方式引起美術界極大關注。2010年她曽在北京中國國家畫院舉辦個人畫展,之後還在紐約曼哈頓、羅德島大學、洛杉磯州立大學、舊金山美院等地舉辦各種展覽,其作品把中國的水墨元素與西方繪畫理念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體現了勇於創新的精神,得到眾多專業人士好評。  近日,海穌在自己的工作室舉行了別開生面的互動環節活動。來自加州美術學院的三十多位師生和藝術愛好者興致勃勃地參加了這一互動活動。
  • 文藝近距離| 一個畫店的1921——天津義成永年畫藝術與文獻展
    展覽名稱:一個畫店的1921——天津義成永年畫藝術與文獻展展期:2019年12月26日-2020年2月9日展廳:四號展館(三層)
  • 樂園、舞美、互動裝置,還有什麼是科技+新媒體實現不了的?
    藝術景觀裝置科技不僅走進了我們的生活也走進了我們的景觀世界,它讓景觀變得有趣,互動,更讓人不禁駐足停留。美國:綻放的花卉藝術裝置該裝置在美國加州舉行的「The Art of Bloom(綻放的藝術)」展覽上展出。
  • 山東濰坊青少年書畫作品臺中展出
    山東濰坊青少年書畫作品臺中展出 2015年11月30日 10:18: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灣發展研究院創辦人、前東海大學校長梅可望表示,近年兩岸文化藝術交流雖然頻繁,卻多著重在名家作品的展出,青少年藝文交流受到忽視。作為臺灣未來的棟梁,青少年的教育和文化培養更需要受到重視,希望藉由此次展覽成為臺中甚至整個臺灣對兩岸青少年交流的起點。
  • 11家地方媒體春節「創意大PK」來啦!南海網融媒體作品上榜
    為豐富網友們春節期間的精神文化生活,各地新聞網站從「新」出發,腦洞大開,推出了許多有「年味」、有「人情味」的融媒體作品,為我們的春節生活加足了料。傳播君為你盤點11家地方新聞網站的春節融媒體作品。
  • 科技與藝術融合創新 廈門理工學院400多名畢業生作品展出
    15分鐘的紀錄片《守藝》講述了泉州人萬偉龍守護妝糕人的故事,他不僅傳承了妝糕人這一手藝,還將現代元素融入妝糕人的藝術中。現在的年輕人對於閩南文化的記憶正在慢慢消失,該紀錄片的編導鄭昊表示,拍攝短片的目的就是提醒大家關注即將失傳的傳統手藝。  土與火的交織融合成一片磚瓦,一片磚瓦代表著一段情深的歲月,紀錄片《厝瓦》則講述了世代燒窯技藝傳承人方瑞泉的故事。
  • 盤點全球最好玩的充氣藝術裝置!
    美陳資訊,美陳培訓,裝置,展覽,交互多媒體,商業等 一個公共空間知識糧倉庫 充氣裝置其實並不只出現於孩童的玩具之中,它還能套用於建築、商場、藝術等領域,甚至成為撫慰人心的大型場所,在材質上我們有許多選擇,但是有些場景只有充氣式材質才能輕鬆辦到。
  • 能看也能親手填色 傳統木版年畫帶你重溫年味
    東方網12月25日消息:在數千年的民間生活中,中國傳統木版年畫是年俗的方式與載體。昨天,「第八屆傳統節日社區歡樂行主題活動·迎新春頌和諧中國傳統年畫展演」在上海嘉興路街道社區文化活動中心一樓展廳開幕,來自全國各地知名年畫社的40餘幅代表作品集中展出,吸引了申城數百名年畫愛好者前往觀展。
  • 北京宋莊美術館展出建國初期美術文獻 年畫國畫漫畫極具時代感
    色彩濃烈的胖娃娃年畫、建國初期的黑白連環畫、原版右翻頁的漫畫……在寒冷的冬日裡,美術館總會讓人置身藝術殿堂一時忘卻蕭索冷清。在宋莊美術館裡,「1950年《人民美術》研究展」、年畫展正在展出,那些極具時代感的年畫、國畫、漫畫以及建國初期的美術文獻,讓遊客得以管窺那個年代的藝術與社會共振,仿佛進入一條時光隧道,回到共和國的初生年代去感受其蓬勃生機。宋莊美術館位於宋莊鎮小堡村西北角,為聚集此地的藝術家群體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平臺。
  • 全國部分購物中心2020年新春美陳裝置一覽
    突破以往傳統思路,將展示與互動結合,通過西安方言、古風、象棋、書法、霓虹燈、多維空間、光影藝術七大個性化潮酷打卡區域,將漢字文化展現得淋漓盡致,成為西安市又一大打卡拍照聖地。廈門東百城蔡塘廣場此次不二良先生不僅帶著「鼠小小」登陸杭州嘉裡中心,還有清河聯合主理人、SOFUBI潮玩跨界藝術家擦主席,畫家商思敏、雕塑家潘望舒與塗鴉藝術家KIDDY馬辰立帶著各自的藝術作品一起來杭州嘉裡中心慶祝鼠小小新年亮燈儀式。1月12日至2月9日為期30天的快閃店即將來襲,屆時將帶來多件潮品。而「鼠小小」的新春裝飾也會延續至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