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民科總否定「宇宙大爆炸」理論?宇宙真的一個點炸出來的!

2020-12-12 科學新視界

很多人覺得,現代科學理論裡最荒誕的理論就是「宇宙大爆炸」理論!我們的宇宙不可能是來自於138億多年前的一場大爆炸。科學家告訴大家,這個理論並不是真理,但是所有的科學理論都只是相對的真理。

其實大爆炸理論如今已經被科學界普遍接受,當然,反對這個理論的人不也少,但是基本上越是民科,就越容易反對這個理論。

反對這個理論的人往往很單純,他們想當然地認為,這個如此無垠廣闊的宇宙空間,怎麼可能僅僅來自一個密度無限大的奇點呢?這在情感上簡直難以接受。那麼科學家們是如何一步步地提出這個看上去不可思議反三觀的科學理論的呢?

這要從偉大的天文學家哈勃(哈勃望遠鏡以他的名字命名)身上說起,1922年,哈勃第一次利用大口徑天文望遠鏡觀測到了星系的「紅移現象」,他計算出我們的宇宙正在膨脹。從這一年開始,宇宙膨脹的的觀點開始進入廣大科學家的腦海裡。

5年後,也就是1927年,來自比利時的天文學家勒梅特第一次真正意義上提出了現代大爆炸理論,他認為我們的宇宙來自於一個原始的「超原子」的災變性爆炸。這是最初的大爆炸理論,之後就開始進入到了修補驗證的階段。

在此之後,哈勃在進一步分析了自己的天文觀測,在經過了詳細的數據分析和總結後,他有了一個重大的發現:遙遠的外星系正在遠離我們銀河系而去,不僅如此,哈勃還發現,這些遠離星系的紅移與它們到銀河系的距離成正比。這意味著一個星系所發出的光所顯示的紅移越大,這個星系離我們就越遠,它的遠離速度就越快。這個現象意味著我們的宇宙正在加速膨脹,宇宙物質的的密度正在越變越小,天體開始越來越稀疏,就像是一場大爆炸,這一年是1929年。

基於此,科學家們開始分析,既然現在宇宙正在膨脹,那麼必然有一個膨脹的起點,科學家們將這個起點命名為「奇點」。從此,宇宙大爆炸理論有了基本的理論基礎和事實支撐。

根據這個理論,科學家們認為在宇宙演化的早期,整個宇宙其實就是一大片微觀粒子構成的均勻氣體雲,這個結構的溫度超級高,密度很大,膨脹的速度遠超光速。這些氣體在熱平衡條件下的溫度分布極為均勻,這個溫度是大爆炸發生後的餘溫,是大爆炸的標誌,因此也被稱為「宇宙溫度」。

隨著膨脹的繼續,這個宇宙溫度開始慢慢降低,星雲,星系,恆星,行星等天體在這個期間開始慢慢形成,隨著時間的進一步推移演化,就形成了現在宇宙的模樣。這就是現代「宇宙大爆炸」理論的基本內容了。

這個理論並不是科學家們想當然提出的,在提出之初,科學家們自己都很難說服自己這個理論是正確的。可是現實一次次的驗證,卻讓科學家們自己不得不接受這個理論。或許這個理論並不是絕對正確的理論,但是它絕對是現階段最能準確描述宇宙演化的理論,因為它擁有最多的證據和數學支撐。

質疑一個理論的正確與否是每個人的權利,但是質疑並不是自己自創理論,自圓其說,無數據支撐和數學依靠的無腦質疑。質疑需要更加專業可靠的數據和理論模型,而不是一種「我不信,我是對的,你是錯的」的無賴說法。

科學最迷人的地方就是,從不說自己是絕對正確的,它承認自己的局限,只要任何人有理有據,他就能反對。科學的發展是無數科學家們不斷淘汰舊理論,不斷提出更加準確的新理論的積累過程。從牛頓力學到相對論,從九大行星到八大行星,從地心說到日心說,這就是科學之光。

相關焦點

  • 為何「民科」總覺得宇宙大爆炸是假的?他們有自己荒誕的理論
    現有的最受認可的宇宙大爆炸理論認為,我們的宇宙是由一個緻密熾熱的奇點在138億年前一次大爆炸後膨脹形成的。宇宙大爆炸之初,物質只能以中子,質子,電子,光子和中微子等粒子形態存在。宇宙在大爆炸之後不斷的膨脹,導致宇宙的溫度和密度很快的下降。隨著溫度的降低,冷卻,我們的宇宙逐步開始形成了原子,原子核和分子,並複合形成通常的氣體。氣體越來越多的,逐漸凝聚成星雲,星雲進一步凝聚形成了各種各樣的恆星與星系,最終就形成了我們如今觀測到的宏觀宇宙。既然我們說大爆炸來源於一個緻密熾熱的奇點,那麼奇點究竟是什麼呢?
  • 宇宙揭秘:宇宙大爆炸理論是如何被發現的?
    我們都聽過大爆炸,但我們要如何知道真的就是如此?畢竟沒人曾在場親眼目睹。如果這個問題難以回答,那就試試這個吧:宇宙創世之前發生了什麼事?在「創世紀」中,神說「要有光」,接著「就有了光」,「神於是創造了天地」。但如果一切都是從此刻開始,那麼神是如何創造萬物的?在時間出現之前,就有時間存在嗎?這個問題已讓科學家和哲學家還有一般大腦思索了5000多年。
  • 宇宙起源於宇宙大爆炸,無窮小的奇點為何會爆炸出如此浩瀚的宇宙?
    他指出愛因斯坦這個宇宙學常數不應該是一個定值,並且還說宇宙本身就應該是膨脹的,宇宙開始於一個熾熱的奇點,我們可以利用宇宙學常數Λ來描述膨脹速率,但是勒梅特也僅僅是從理論的基礎上推導出來的,利用的也還是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場方程。
  • 宇宙大爆炸時的最高溫度是多少度?為何溫度能達到這麼高?
    現代的宇宙大爆炸理論認為,宇宙誕生於一個緻密的奇點,138億年前的某一刻,奇點突然爆炸,然後宇宙就由此產生了。推導如下:需要搞清楚的是,普朗克溫度並不是科學家測出來的宇宙最高溫度,而是通過理論推導出來的,普朗克溫度也是理論上的宇宙最高溫度,至於公式如何推導出來的,這裡就不多說,下面來簡要講一講宇宙大爆炸的過程,以及各個時間節點中宇宙產生的變化。
  • 大爆炸理論遭質疑,宇宙或許沒有起點,歷史無限久遠
    大爆炸宇宙論根據現有的理論,我們的宇宙誕生於大約137億年前。那個時候,宇宙所有的能量集中於一個沒有體積的奇點內。然後,這個奇點突然爆炸,迅速膨脹,形成了今天的宇宙。(圖片說明:宇宙大爆炸歷程示意圖)這個理論聽起來有些難以接受,但它的確有著大量的理論支撐。大約一百年前,科學家們發現了宇宙是在膨脹的。
  • 宇宙大爆炸不曾發生過?
    這顆衛星以前所未有的精度繪製了宇宙微波背景輻射(CMB)的圖譜——所謂的CMB,是指130多億年前宇宙大爆炸剛剛結束時發出的光。科學家告訴在場的記者,這張新的CMB圖譜證實了宇宙學家35年來一直非常重視的理論——宇宙起源於大爆炸,並在隨後經歷了一次短時間內的超加速膨脹,即暴脹。
  • 宇宙大爆炸之前有什麼?
    為何?因為佛祖拈花,一個動作輸送了巨量的信息,其餘的菩薩及佛祖弟子的帶寬接納不了佛祖發送的信息。宇宙大爆炸之前有什麼?在「宇宙大爆炸之前」,是一片混沌,是人所不能理解的存在;人類現存宇宙的物理規律在哪兒都不適用。不能用「無」來解釋,也不能用「有」來解釋,反正「砰」的一聲,奇點爆炸,一個「有界無邊」的宇宙誕生了,有始無終的時間之箭被射出了。
  • 到底是什麼觸發了宇宙大爆炸?兩種理論遠遠超乎我們想像!
    從我們在宇宙中的位置很難看見完整的宇宙。這點與我們站在地球上的感覺是類似的,我們看見周圍是平的,就以為全世界都應該是平坦的,事實上我們站在一個圓形的星球上。對應到宇宙情況或許也是如此,因為我們往外最遠只能看見130億到140億光年,宇宙應該還要更大,如果真的更大,宇宙或許有不同形狀。
  • 從無到有,一切開始的地方——宇宙大爆炸理論
    宇宙微波背景全天圖,由威爾金森微波各向異性探測器9年成果繪製 1964年,偶然間發現了宇宙背景輻射,宇宙背景輻射是早期宇宙的遺留,和其他觀測證據共同使大爆炸成為公認的科學理論。此後,科技的進步,如哈勃望遠鏡給我們提供了宇宙大爆炸和宇宙結構的優質影像。最近的觀測結果甚至意味著宇宙的膨脹正在加速。
  • 多元宇宙理論是不是科學?
    存在於我們視野極限處的,是宇宙中形成最早的恆星。再往前,就是一片黑暗,只有宇宙大爆炸遺留下來的微弱餘暉。根據暴脹理論,我們通常所說的大爆炸其實並不是時間和空間的起始,而是我們這個可觀測宇宙的開始。在此以前是宇宙的暴脹期。那是一個以指數級膨脹的宇宙,充滿著時空結構固有的能量。
  • 宇宙背景輻射真的宇宙大爆炸遺留的嗎?
    現在主流物理理論「宇宙背景輻射」,是指來自宇宙空間背景上的各向同性的微波輻射,也稱為宇宙空間微波背景輻射。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美國科學家彭齊亞斯和R.W.威爾遜為了改進衛星通訊,建立了高靈敏度的號角式接收天線系統。1964年,他們用它測量銀暈氣體射電強度。
  • 沒有大爆炸理論?科學家提出無邊無際宇宙新模型
    沒有大爆炸理論?這一理論向宇宙大爆炸理論發起挑戰,並解決了一個棘手的現代物理學難題。北卡羅來納大學文學和科學院著名物理學教授保羅.法拉姆頓博士和路易斯.J.羅賓及研究生羅伊斯.鮑姆共同提出了一個循環模式,這個循環模式有四個關鍵部分:膨脹、逆轉、收縮和反彈。
  • 「宇宙大爆炸」理論提出者解讀「從一到無窮大」
    在物理學領域,他是最早提出「宇宙大爆炸」理論的學者之一。在生物學領域,他首先提出生物學中的「遺傳密碼」理論,給 DNA 之父克拉克以很大的啟發。他是一代科普宗師,一共出版18部科普作品,獲得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卡林伽科普獎。《從一到無窮大》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啟迪了無數年輕人的科學夢想。
  • 銀河系與仙女座星系迎面相撞,是否違反宇宙大爆炸理論?
    》之中,我指出,宇宙起源於密度無限大、溫度極高的奇點,然後開始加速膨脹,且空間的這種膨脹速度允許超越光速。宇宙大爆炸不是真理,但它是科學假說,而且是迄今為止最經得起考驗的科學假說。自該理論被提出之後,無數科學家對這一說法進行了驗證,得到了大量的、讓人信服的證據。而所謂「推翻宇宙大爆炸」的種種行為,都遭遇了失敗。
  • 宇宙起源並非只有大爆炸,還有兩種起源理論,你認同哪個?
    比如說「宇宙大爆炸理論」就是最好的證明。    畢竟誰都無法想像現在浩瀚的星辰大海,竟然是從一個無限小的點中誕生的,在那之前竟然還沒有時間的概念。    而更讓人無法理解的是,按照「宇宙大爆炸」理論,我們現在生活的宇宙竟然還會重新變成奇點,或者一切物質全部湮滅,成為一個充斥著虛無的空間,這個結果不僅違背了人類的直覺,同時也讓人們有那麼一絲絕望。
  • 科學家提出永恆暴漲說,認為宇宙發生多次大爆炸,宇宙外還有宇宙
    對於光年,很多人或許會以為它是一個時間單位,但其實這是個距離單位,一單位光年也就是物體以光速運動一年所走過的路程。也許你會覺得1光年很遙遠,138億光年更是遙不可及。的確,對於地球上的事物而言,138億光年確實是一個十分遙遠的距離,但對於宇宙來說卻是個微不足道的距離。
  • 銀幣上的宇宙大爆炸,紐埃2019年大爆炸理論鑲嵌隕石彩色銀幣
    宇宙學家通常所指的大爆炸觀點為:宇宙是在過去有限的時間之前,由一個密度極大且溫度極高的太初狀態演變而來的(根據2010年所得到的最佳的觀測結果,這些初始狀態大約存在發生於300億年至230億年前),並經過不斷的膨脹與繁衍到達今天的狀態。
  • 廣袤的宇宙從哪來?細說創造萬物的宇宙大爆炸
    宇宙的廣袤無垠是我們無法想像的,宇宙大到包含了所有事物,我們腳下的地球,我們每天看到的太陽月亮,以及夜空裡的繁星,都是它的一部分,那麼你有沒有想過,宇宙是怎麼來的呢?它是一直就存在,還是像生命一樣有一個開始呢?
  • 宇宙大爆炸是一切的開始嗎?或許並不是!
    功於在過去幾年中出現的一種探索宇宙背景的不尋常的方式。在這種觀點中,空間和時間的本質可以存在於宇宙的範圍之外,但是在一種混亂的狀態下我們無法識別。大爆炸不是一個艱難而快速的開始,而是一個深刻變革的時刻 - 與我們大多數人想像的完全不同。
  • 是否還有另一個宇宙潛伏在某處?平行宇宙終究可能真的存在!
    是否還有另一個宇宙潛伏在某處? 也許我們自己的宇宙,一個起源於大爆炸初期的宇宙,可能不是唯一的宇宙,也可能是與我們的宇宙同時產生了另一個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