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喜歡宮崎駿?
永遠純真善良的少女、俊朗帥氣的王子哈爾、肚子軟軟的龍貓,以及那個癲狂又孤單的無臉男……在宮崎駿創造的這個色彩紛呈的動畫宇宙中,我們每一個人似乎都能找到一個柔軟的角落,在勞累沉悶之時可以在此安然入睡。
我曾反覆看他的電影,感慨那個宇宙是多麼美妙。宮老似乎是體察到了這樣的心意,給我們留了一個連接動畫世界和現實世界的閘口——他親自設計的「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
從三鷹地鐵站出來,有直通吉卜力美術館的巴士。一下車,遠遠地就看見了頂層的《天空之城》機械兵。
這裡有一個專門為龍貓售票員打造的大門。
遇見了在此「售票」的龍貓,可惜這隻龍貓售票員只負責賣萌,並不能抬起它胖乎乎的手掌從售票窗口遞給我們門票。
惜別了龍貓售票員,我們排隊來到了有真正的人類檢票員的入口。(友情提示,吉卜力美術館的門票並不能現場購買,需要提前一個多月在網上預訂)
驗完門票,工作人員給了我們一人一張電影膠片用作館內的電影票,我的畫面是金魚姬的。
一進門就看到了電影畫面般不可思議的布局:
直逼天花板的旋轉樓梯、精緻的漏光吊頂、圓弧線條的欄杆、復古的路燈散發溫暖的光線……
宮崎駿電影中奇妙的建築感被復刻出來,那一瞬間我驚喜地差點尖叫。
下同
館內不允許遊客拍照,我只好借用美術館官網的圖片來轉述。不過這樣也很好,所有人都安靜地欣賞或小巧精緻的手辦工藝、或龐大震撼的滾動膠片,替代交談聲的是時不時傳來的「wow!!」這樣的感嘆聲。
館內有一家叫做「土星座」的小影院,會放映美術館專用的短篇動畫電影。
圓形的太陽公公吊頂、鮮豔的紅色座位,在這樣的電影院看吉卜力的電影,頗有一種夢中看夢的交疊感。
我們那天看的是《麵包和雞蛋姑娘》。
全程日語無字幕,卻絲毫不影響我們的觀感,在結尾依然被可愛的雞蛋姑娘萌得不行。(其實我還有一個萌點是雞蛋國王和塗著大紅唇的雞蛋王后,他們出場的時候我沒繃住笑了場……)
往年放送的還有以上這些影片,我被第一行第三列那張海報萌到,好想看小梅和迷你版的貓咪巴士玩耍呀!
雖然沒看到迷你版的貓咪巴士,但我們看到了它的大型仿真版——
然而只有小朋友們可以進去玩。我們在外面看著嬉戲打鬧的孩子們、望著巴士軟綿綿的肚子,羨慕極了。
二樓是專門的書店,一樣地復古而溫馨。
我們去的時候正好碰上了下面這個「食べるを描く。」企劃展覽,電影中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紛紛被帶進了現實。
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千尋拎的小木桶裡,看到了一隻炭烤蠑螈。
最讓我震撼的,是見到了宮崎駿工作室的復刻版。
堆滿畫稿的桌子、擠滿壁畫的牆壁、天花板上吊著的飛龍紙模,繁盛充盈的感覺讓我想到哈爾那間華麗的臥室。
走近看,桌上檯燈未關,畫板上是剛剛勾勒出來的人物輪廓。恍惚間,仿佛能看到宮老伏案工作的身影。
在美術館裡流連時,特別希望自己是那裡的店員,天天生活在夢裡。
現在我寫著這篇遊記時,藍牙音箱放著輕柔的「やさしさに包まれたなら」,窗外下起了紛紛揚揚的大雪。
我忽而想著,那又何妨呢。
把宮崎駿送我的感動呵護在心裡,那就是最柔軟的、隨時歡迎我做夢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