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裝浴缸,除了要看衛生間面積以外,還需要看最窄牆壁寬度——寬度達到1.5米就可以裝浴缸,如果再小,浴缸的舒適性會大大降低。
建議浴缸的最小尺寸是1.5*0.8m,長條形衛生間可按照下面左圖方式擺放,方形衛生間可按照下面右圖方式擺放▼
一個不足4平米的衛生間,放下一個浴缸以後還剩二點幾平米——這個面積放下馬桶和洗手臺足夠了,但是想再擠進來一個淋浴區恐怕不行。所以在小衛生間裡放浴缸,更建議用下面這兩種布局。
布局一、浴缸淋浴一體
站在浴缸裡洗淋浴,是擺放了浴缸的小衛生間裡常見的做法。這是最節省空間的一種方案,乾濕分離也比較好做——在浴缸旁邊掛個浴簾就行了。
使用這種方案,最需要注意的是防滑問題:浴缸內部要防滑,否則洗澡的時候容易摔跤。可以在買浴缸的時候挑選底部有防滑面的產品,這種產品就是專為這種布局而生的。
進出浴缸也需要防滑,浴缸比較高,家裡有老人孩子的話,非常不建議使用這種方案——在浴缸旁邊擺放吸水腳墊、踏步凳,可以降低進出浴缸的風險。但是依然不適用於老人和孩子。
布局二、馬桶淋浴一體
這是日本家庭最喜歡的一種布局——日本人最愛用浴缸,喜歡先衝淋浴再泡澡,同時衛生間又普遍比較小。所以他們的解決方法是坐在馬桶上洗淋浴,不想坐著洗?可以把馬桶換成蹲便。乾濕分離做在馬桶旁邊(依然是掛浴簾)——馬桶作為溼區使用。
這種方案相對來說安全很多,可以順著浴缸壁直接坐進浴缸裡——不用在浴缸裡站立,防滑問題就小了很多。
缺點是馬桶周圍不能出現怕水的東西,衛生紙、智能馬桶蓋的電源等,都需要放在浴簾的另一側——智能馬桶蓋本身是防水的,我們只要保證電源插頭不被水衝淋,或者乾脆買個防水插座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