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助學生代表滕建蓉向包斌、陸一軍獻花。 李榮慶 攝
「社會主義事業是光榮偉大的事業。作為一個自覺的革命者,必須放棄個人打算,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6月6日,鹽城師範學院95歲的離休教師包斌,在自己的入黨日重讀入黨志願書,重溫入黨誓詞。當天,包斌夫婦繼2018年捐贈100萬元之後,再次向學校續捐20萬元。
包斌,1926年11月出生,原鹽城商校(現鹽城師範學院商學院)教務科長。其妻陸一軍,1931年6月出生,原鹽城紡織廠職工子弟學校教師。包斌出生在宿遷一個農民家庭,早在讀書時就隨中共地下工作者來鹽城工作,後加入渡江戰役工作組,並被編入蘇南軍區文工團。1969年,包斌轉業到鹽城工作,在鹽城師範學院光榮離休。
1987年離休前,包斌光榮成為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實現自己堅持了27年的政治追求。離休33年來,他一直感念黨恩,努力踐行一名共產黨員的職責和使命,發揮餘熱,為黨工作。作為教育工作者,他們夫婦更多地關注教育,希望為黨的教育事業作出自己的貢獻。在包斌的第33個政治生日,鹽城師範學院專門為他舉辦政治生日儀式。
少時讀書的貧窮和近20年的從教經歷,讓包斌萌生了盡己所能,資助家庭困難學生的想法。從上世紀80年代起,包斌、陸一軍先後資助數名困難學生,金額超過10萬元。
2018年5月30日,包斌、陸一軍將他們多年積蓄下來的100萬元一次性捐出,在鹽城師範學院設立助學基金,從當年開始每年資助20位學生,每年資助每個學生5000元,直至他們畢業。他們助人為樂的善舉得到社會肯定,兩人獲得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獲得者、中國好人、省道德模範等光榮稱號。
包斌、陸一軍助學基金首批資助的20名學生現在已經讀大三。兩年來,在兩位老人的資助和關愛下,孩子們生活沒有後顧之憂,積極向上、陽光樂觀,品學兼優。包斌、陸一軍表示,在明年這批受助學生畢業前,還將資助每人2000元,為他們找工作提供幫助。
再次向鹽城師範學院捐贈20萬元,是為了資助更多困難學生。「國家培養了我們的兩個孩子,現都已成家立業,有了不錯的工作和收入。國家給我們的待遇優厚,我們思考再三,決定將自己這些年的積蓄,不留給自己的孩子,而是留給國家的孩子。」包斌說,能幫一個是一個!
在政治生日儀式上,鹽城師範學院黨委書記戴斌榮稱讚包斌,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把自己對教育事業和教師職業的熱愛融入生命之中,堪稱師德模範。
記者 陳和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