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1月1日起正式施行,快來看民法典亮點解析

2021-01-10 網易

2021-01-01 18:47:18 來源: 南昌市投資促進局

舉報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體系中居於基礎性地位,也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共7編、1260條,各編依次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以及附則。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同時廢止。

  亮點解析:

  1、見義勇為行為可免責現實中因救人反被告的事件多次發生,「扶不扶」「救不救」一度困擾公眾。民法典進一步明確了侵權人和受益人的各自責任,同時也明確了見義勇為者依法不承擔民事責任,有助於杜絕「英雄流血又流淚」的現象。第一百八十三條因保護他人民事權益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受益人可以給予適當補償。沒有侵權人、侵權人逃逸或者無力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請求補償的,受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第一百八十四條因自願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

  2、居住權為「以房養老」掃平障礙老人可以通過「以房養老」模式,把房子過戶給子女或賣給他人,同時要求設立居住權。民法典首次在用益物權中增加居住權,房子只要設立了居住權,即使沒有房產證,也可長時間乃至終生居住。一方面,保障老人對房子終身居住的權利,老有所依;另一方面,通過房屋所有權的出讓獲得經濟收入,老有所養。第三百六十六條居住權人有權按照合同約定,對他人的住宅享有佔有、使用的用益物權,以滿足生活居住的需要。第三百六十七條設立居住權,當事人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訂立居住權合同。居住權合同一般包括下列條款:(一)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和住所;(二)住宅的位置;(三)居住的條件和要求;(四)居住權期限;(五)解決爭議的方法。

  3、合同編明確「情勢變更」今年以來,遭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諸多合同難以履行,既屬於不可抗力,也有因情勢變更導致合同不能履行。民法典將司法實踐中早已適用的「情勢變更」進一步予以明確,保障合同籤訂人的合法權益。另外,合同編中增加了保證合同、保理合同、物業服務合同、合夥合同4種典型合同。第五百三十三條合同成立後,合同的基礎條件發生了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無法預見的、不屬於商業風險的重大變化,繼續履行合同對於當事人一方明顯不公平的,受不利影響的當事人可以與對方重新協商;在合理期限內協商不成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解除合同。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應當結合案件的實際情況,根據公平原則變更或者解除合同。

  4、保護業主合法權利有的物業公司一遇到欠繳物業費就斷水斷電,簡單粗暴處理問題。民法典明確物業服務人不得採取停止供電、供水、供熱、供燃氣等方式催交物業費。除此之外,民法典還規定了小區電梯廣告、外牆廣告收入歸業主共有。第二百七十一條業主對建築物內的住宅、經營性用房等專有部分享有所有權,對專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權利。第二百七十二條業主對其建築物專有部分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業主行使權利不得危及建築物的安全,不得損害其他業主的合法權益。

  5、制止」霸座「行為有法可依在沒有法律規定前,「霸座」這種情況很多時候只能道德譴責。民法典明確規定,旅客應當按照有效客票記載的時間、班次和座位號乘坐,這一規定讓執法者有法可依,維護了社會秩序。第八百一十五條旅客應當按照有效客票記載的時間、班次和座位號乘坐。旅客無票乘坐、超程乘坐、越級乘坐或者持不符合減價條件的優惠客票乘坐的,應當補交票款,承運人可以按照規定加收票款;旅客不支付票款的,承運人可以拒絕運輸。實名制客運合同的旅客丟失客票的,可以請求承運人掛失補辦,承運人不得再次收取票款和其他不合理費用。

  6、保護個人信息數位化時代,個人信息如何保護?面對人肉搜索、垃圾簡訊、電信詐騙等挑戰,民法典確認和保障與個人信息有關的人格權益,並規定個人信息利用的基本規則,讓個人信息使用有法可依,將有效遏制過度搜集個人信息的亂象。第一千零三十四條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個人信息是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的能夠單獨或者與其他信息結合識別特定自然人的各種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證件號碼、生物識別信息、住址、電話號碼、電子郵箱、健康信息、行蹤信息等。個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適用有關隱私權的規定;沒有規定的,適用有關個人信息保護的規定。

  7、離婚冷靜期在婚姻關係中,夫妻可能會因為一時衝動就放狠話、鬧離婚。民法典中設置「離婚冷靜期」。為了減少輕率離婚、衝動離婚現象,維護家庭穩定,規定自婚姻登記機關收到離婚登記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任何一方不願意離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撤回離婚登記申請。第一千零七十七條自婚姻登記機關收到離婚登記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任何一方不願意離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撤回離婚登記申請。前款規定期限屆滿後三十日內,雙方應當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發給離婚證;未申請的,視為撤回離婚登記申請。

  8、細化高空拋物責任條款近年來,有關高樓拋物致人損害的事件時有發生,由於難以確定肇事者,法院最終不得不判定全樓業主和物業共同賠償。民法典對高樓拋擲物或墜物致人損害的責任作出了進一步修改和完善,明確公安等機關應當依法及時調查,查清責任人。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條禁止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築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的,由侵權人依法承擔侵權責任;經調查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除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給予補償。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補償後,有權向侵權人追償。物業服務企業等建築物管理人應當採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前款規定情形的發生;未採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的,應當依法承擔未履行安全保障義務的侵權責任。發生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的,公安等機關應當依法及時調查,查清責任人。

  9、已滿八周歲子女在撫養權糾紛中享有話語權父母離婚,8歲的孩子說要跟媽媽,孩子的意願要理會嗎?未成年子女的撫養權問題向來是離婚案件的焦點,已滿八周歲的子女有一定的自主意識和認知能力,撫養權的確定與其權益密切相關,應當尊重他們的真實意願,這樣更有利於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第一千零八十四條父母與子女間的關係,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或者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離婚後,父母對於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離婚後,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於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願。

  10、增加遺囑形式和遺產管理人制度《民法典》繼承編最大的亮點是尊重被繼承人的意志。不論是增加列印遺囑形式,還是規範遺產管理人制度,都是為了更好地保護被繼承人的權益。例如對於遺囑,只要被繼承人的遺囑內容是真實的,是真實意思的表示,遺囑又在外觀形式上符合法律要求,就可以按照遺囑去處分其遺產。第一千一百四十七條遺產管理人應當履行下列職責:(一)清理遺產並製作遺產清單;(二)向繼承人報告遺產情況;(三)採取必要措施防止遺產毀損、滅失;(四)處理被繼承人的債權債務;(五)按照遺囑或者依照法律規定分割遺產;(六)實施與管理遺產有關的其他必要行為。

  (信息來源:江西普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民法典全文-202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全文內容1月1日起施行
    民法典全文-202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全文內容1月1日起施行 2020-12-31 20:00:49| 來源:廣東中公教育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同時廢止。
  • 《民法典》的出臺,「一典立、九法廢」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民法典》的出臺,「一典立、九法廢」2021年1月1日起施行都說,「一典立、九法廢」,《民法典》的出臺,意味著《婚姻法》、《繼承法》、《收養法》、《物權法》等九部法律同時廢止。這部將在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民法典》,被稱作「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幾乎囊括了你自出生到讀書、到工作、到買房買車、到生兒育女、到分家析產、到安享晚年的一切大事小事。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專題講座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為切實提高幹部職工和轄區民調員運用法律維護人民權益、化解人民矛盾、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能力和水平,增強法治觀念和法律意識,8月26日,惠濟區法學會聯合惠濟區大河路法學會工作站特邀請河南建霞律師事務所主任胡建勳為工作站工作人員、轄區人民調解員和機關幹部開展了《民法典》法律知識講座。
  • 十三屆全國人大表決通過《民法典》,將從2021年1月1日起實施
    01民法典的定義我們先了解一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定義是什麼:民法典全稱叫「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主要是民事權利的宣言書和保障書,如果說憲法重在限制公權力,那麼民法典就重在保護私權利,幾乎所有的民事活動大到合同籤訂、公司設立,小到繳納物業費、離婚,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據。
  • 2021年將要施行的民法典,有這八大亮點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很多人不知道民法典到底有什麼作用,其實民法典的編撰早在1954年就提出來了,但是由於種種原因,一直到今年才終於問世,民法典的施行可以說對我們日常生活影響非常大,我們以前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比如說孩子花費大量金錢給主播刷禮物,法典生效後,這種事情可以輕鬆解決,可以說民法典是「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它的頒布在我國法治建設歷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
  • 信息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共7編、1260條,各編依次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以及附則。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 2021.1.1施行!最高法發布:《民法典》時間效力的28條司法解釋|轉需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時間效力的若干規定》已於2020年12月1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21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 2021.1.1施行!最高法發布:《民法典》時間效力的28條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時間效力的若干規定》已於2020年12月1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21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  2020年12月29日  法釋〔2020〕15號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時間效力的若干規定  (2020年12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21次會議通過,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等法律規定,就人民法院在審理民事糾紛案件中有關適用民法典時間效力問題作出如下規定
  • 民法典解讀 | 《民法典》繼承編六大亮點!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這部「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密不可分。北林區婦女聯合會推出「民法典解讀」專欄 ,每天帶您學習和了解民法典的亮點法條。繼承編六大亮點擴大遺產範圍01《民法典》刪除此前對遺產的列舉,以「合法的財產」一言概之,擴大了遺產的範圍。
  • 「學「典」知識」肖像權保護,看民法典如何守護你的「臉面」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這部「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密不可分。雲南省楚雄州中級人民法院推出民法典宣傳片系列情景劇場,由楚雄中院幹警主演,帶你解讀民法典的亮點法條。本集提示:人格權獨立成編是民法典的一大亮點,彰顯了我國社會對於人的尊重與保護。
  • 民法典課堂丨《民法典》婚姻家庭編八大亮點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5月28日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國家主席習近平籤署第45號主席令予以公布,新華社6
  • 民法典課堂丨《民法典》合同編六大亮點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5月28日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國家主席習近平籤署第45號主席令予以公布,新華社6月1日受權全文播發這部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以及附則本期推出《民法典》合同編亮點
  • 【播州檢察●民法典課堂】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1-5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是民事權利的宣言書和保障書,如果說憲法重在限制公權力,那麼民法典就重在保護私權利,幾乎所有的民事活動大到合同籤訂、公司設立,小到繳納物業費、離婚,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據。
  • 民法典解讀 | 《民法典》物權編七大亮點!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這部「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密不可分。北林區婦女聯合會推出「民法典解讀」專欄 ,每天帶您學習和了解民法典的亮點法條。《民法典》規定了加工、附合、混合三種添附形式,如物件加工、材料生產、房屋增建、房屋裝修等。(第三百二十二條)三權分置--土地經營權來了02以適應「三權分置」后土地經營權入市的需要,《民法典》物權編增加土地經營權的規定,並刪除耕地使用權不得抵押的規定。
  • 普法| 民法典學習(28)《民法典》基本原則
    普法 | 民法典學習(28)《民法典》基本原則 2021-01-09 22: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憲法宣傳周 | 滿滿乾貨,民法典亮點解讀!
    自《民法典》頒布以來全社會掀起一股學法用法的熱潮今天帶大家一起走進《民法典》解讀《民法典》熱點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將司法實踐中早已適用的「情勢變更」進一步予以明確,保障合同籤訂人的合法權益。另外,合同編中增加了保證合同、保理合同、物業服務合同、合夥合同4種典型合同。保護業主合法權利
  • 青平:《民法典》正式實施意義深遠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於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這部被稱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的民法典是我國的第一部法典,是一部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基礎性法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
  • 《民法典》亮點解析③:合同篇
    《民法典》亮點解析③:合同篇 揭陽司法 揭陽司法微信號 jysfgzh 功能介紹 本公眾號為您提供村(社區)法律顧問、普法宣傳、人民調解、社區矯正、公證服務、司考服務、法律援助、法律服務5月28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共 1260條,其中合同編就佔據了526條,可見其分量之重。
  • 剛剛,新中國首部民法典誕生,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今天表決通過了《民法典》,將從2021年1月1日起實施。中國步入「法典化」時代每個人的每項權利在每時每刻都受到民法典的保護,出臺民法典,標誌著我國依法保護民事權利將進入全新的「民法典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