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閱讀的苦,是你去看世界的路

2020-08-28 English侃侃說


不知從何時,我們的教育生活和社交工作節奏越來越快,而我們越來越強調碎片化時間,孩子的課餘時間也被越來越多的補課班佔據。慢慢的,好像我們的閱讀學習的關注點就在於數量,而非質量,當買了一大堆書回家,希望從書本中獲取知識,過了一段時間卻發現自己並沒有多少長進:孩子讀了很多名著,但思考力毫無長進;自己讀了很多經濟學的書,面對投資抉擇,依然猶豫不決;有人讀了心理學的書,但當有了負面情緒,照樣沒辦法控制…….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很多時候是由於我們的閱讀習慣所導致的。

人的本性都是希望獲得即時的閱讀快感,但這正是扼殺思考力的「元兇」。讀書好比下棋,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讀者和作者之間的「過招」:作者拋出自己的思想文字,讀者見招拆招,不斷共情作者的思想。如果只是待在舒適區裡,天天用淺閱讀思考,一個人自然可以「百戰百勝」,但對自己水平的提高,卻是毫無益處,因為一個人面對的,只是早已無數次戰勝過的對手,人沒辦法超越自己達到更高的層次。久而久之,思考力便就如同溫水煮青蛙,大腦不能再接納有深度的思想,最終只能理解最普通的思維方式,自然只能過著最普通的生活。

任何知識的汲取和欣賞都是需要投入學習成本的,閱讀也是一種技巧,需要錘鍊。別指望世上的一切都是知識的稀粥,熬好了讓人不用咀嚼就可以吞下去。成長和舒適不能同時存在。避難就易是人的本性,在困難和容易之間,我們總是選擇後者。殊不知,更舒適的道路,意味著停滯,不要怕深度閱讀的苦,那是你去看世界的路。

手機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不僅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內容,也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模式。以閱讀為例,不知不覺中,我們的閱讀模式已經被切換為手機閱讀模式,這種閱讀模式的特點是碎片化、淺顯化和情緒化。那些所謂的10w+的文章,大多都是作者充分拿捏好了網民的G點,用固定的手法挑逗大家,百試不爽。

某種程度而言,這些文章作者都是最「寵」讀者的人,他幾乎不會讓讀者付出一絲主動注意力,讓讀者在輕鬆愉悅中完成閱讀,整個過程大腦沒有任何負擔,當然,除了情緒波動外,他們的大腦中也不會有多餘的痕跡與反應。


「閱讀一連串印刷文字的價值不僅在於讀者從文字中獲得的知識,還在於那些文字在他們頭腦中引發心智感應的方式。」尼古拉斯·卡爾在《淺薄》一書中寫道,「長時間全神貫注地讀書為人們開闢了一片安靜的空間,他們在這片空間中展開自己的聯想,進行自己的推論,做出自己的類比,形成自己的思想。他們進行深度思考,一如他們進行深度閱讀。」

深度閱讀是一種心流狀態。《瓦爾登湖》的譯者徐遲曾說,《瓦爾登湖》是一本屬於夜晚的書,白天讀的時候毫無感覺,但是一旦夜裡翻閱,就會感覺語語驚人,字字閃光,沁我心脾,感我肺腑。

《如何閱讀一本書》中對好的閱讀方式下過一個定義:

這是一個憑藉著頭腦運作,除了玩味讀物中的一些字句之外,不假任何外助,以一己之力來提升自我的過程。憑著自己的心智活動努力閱讀,從只有粗淺的了解推進到深入的體會,就像是自我的破繭而出。

閱讀一本書籍,當它的討論主題和寫作風格與自己已有的知識不是特別背離時,很容易進入心流的狀態。其中百分之七八十的內容能夠跟自己已有的知識背景形成有效銜接,還有百分之二三十的內容對自己是一種挑戰,通過付諸專注地思考,又剛好能夠戰勝這種挑戰。

這種狀態下,一方面理解了作者宏大的敘事結構和敘事意圖,另一方面又能將作者的論述與自己以往的認知融合。這種閱讀狀態下,很容易產生一種匯通感,往往伴隨著一種寧靜的激越。

這種閱讀過程,並不是一個簡單的東西擱在眼前,看一眼就理解的過程,而是一個需要投入努力的過程,讀者要和作者進行一場思想上的「探戈」,最後達到一種內心井然有序的狀態。深度閱讀具備雙重功效,一方面能夠獲取知識,刷新認知,另一方面也是一種難以言表的享受。

相關焦點

  • 不要抱怨讀書的苦,那是你去看世界的路
    最近看到一句話「孩子,不要抱怨讀書苦,那是你去看世界的路」——來源網絡如果問年長的人最後悔的是什麼,80%的人會回答沒有好好讀書。讀書雖苦,但是不讀書更苦。當你懂得這個道理的時候,此時已經不再是孩子。都說上學不是唯一的出路,尤其對於那些敢於拼搏,有智慧的人來說。當然有時候也是被環境所逼迫出來的。現在的人越來越注重教育,尤其是有錢人的孩子,現在農村也在極力擺脫這種困境。尤其對農民工的孩子來說,讀書真的才是最重要的一條出路。可能是改變他們命運的一條最好的路。
  • 「夜讀」別抱怨讀書苦,那是你去看世界的路
    那是看世界的路05:48來自人民日報1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張照片,河南洛寧一名14歲女孩因疫情期間要上網課,家裡又沒有網絡,只好到村委會蹭網學習。讀書雖然辛苦,但這是通往未來的路。如果現在吃不了讀書的苦,將來就會遇到比讀書苦百倍的事。2有位網友在網上說起自己一位同學,剛讀完初中就迫不及待外出打工。可才過了1個月,打工生活就讓她徹底崩潰了。
  • 孩子莫說讀書苦,那是你去看世界的路
    慣子如殺子,慈母多敗兒,你捨不得讓孩子吃苦,將來他就要受苦,他身邊的人也會跟著受苦。一個連學習的苦都吃不了,你又怎能相信他能咽下生活的艱辛?日後又怎能指望他承擔起家庭的責任和生活的重擔?這個世界上,沒有一條路是人生捷徑,但讀書卻是真正相對輕鬆的那條路,也是唯一最體顯公平又是最快最能改變命運的選擇,所以在孩子想要放棄的時候,父母一定要狠下心來,教育孩子不要半途而廢。
  • 別抱怨讀書苦,那是你看世界的路
    孩子,我知道高考令你痛苦不堪。但是你可知道,你抱怨的現在,是多少人夢寐以求卻再也回不去的曾經啊。所以,請別再抱怨讀書苦了——當你埋怨學習無趣的時候,你不知道有多少孩子早早地就失去了學習的機會;當你痛恨作業無窮的時候,你不明白有多少成年人正在後悔當初沒有把握好讀書的好時光;當你抱怨讀書很苦的時候,你不懂得有多少人是用讀書才為自己贏得了一個王炸般的人生。網上有個問題:為什麼每個父母都苦口婆心勸孩子用功讀書?
  • 孩子,別抱怨讀書苦,那將是你去看世界的路,帶你到想要去的地方
    孩子,別抱怨讀書苦,那將是你去看世界的路,帶你到想要去的地方期末倒計時距離2018年期末考試僅剩30人生的不同階段將賦予我們不同的使命,在學生階段,學習掌握知識是你作為學生的職責與使命。為了這個使命你應該學會付出與努力。請記住,生活的旅途中沒有誰比誰過得容易,只因為選擇的不同,才造就了今後不同的生活方式。孩子,不要抱怨讀書有多苦,那些你吃過的苦將會為你變成一條寬闊且有平坦的路,帶你到想要去的地方。
  • 713分寒門學霸揭露一個真相:別抱怨讀書苦,那是你看世界的路
    孩子,別抱怨讀書苦,那是你看世界的路。走過這段最狹窄的地方,那些你吃過的苦,熬過的夜,做過的題,背過的單詞,都會鋪成一條寬闊的路,帶你走到你想去的地方。正如白巖松所說:孩子,除了上學,真的是沒有其他的路能走,考試不是唯一的路,卻是最公平的那條路,不讀書,你拿什麼和別人拼?
  • 用深度閱讀認知世界
    雖然閱讀是一件耗費時間和精力的事情,但是不同類型的閱讀卻具有不一樣的意義。消遣式閱讀是在消磨時間當中獲得短暫的歡愉——你在消費書中內容的時候,書中的內容也在消耗你的時光與心智;而深度閱讀是一種對心智的投資——你在努力鑽研的時候,書中的內容也在反向打磨你的心智。
  • iPhone12生產線上00後的傷痛:孩子不要抱怨讀書苦,那是你看世界的路
    人這一輩子,該吃的苦,一分都不會少。如果年輕的時候沒有吃到讀書的苦,將來必會經歷生活的苦。當真正走進社會時,你才會發現:跟生活的苦比起來,學習的這點苦,真的算不上什麼。有人說:「(有些)孩子除了上學,真的是沒有其他的路能走,考試不是唯一的路,卻是最公平的那條路,不讀書,你拿什麼和別人拼?」從之前的「讀書無用論」盛行,到如今越來越多的人渴望考進名校,拿到更高的學歷。
  • 孩子,別抱怨讀書苦,那是你去看世界的路。
    孩子,別抱怨讀書苦,那些吃的苦會變成一條寬闊的路,帶你走到你想去的地方。人生不同階段都有不同的使命,在學生階段,學習掌握知識,為你們以後的人生獲得成就的能力,就是你們這個階段最重要的使命。為了這個使命,你們必須要學習忍耐、學會放棄、學會付出,這不僅僅是學習的需要,也是人生的一種修煉。
  • 孩子,不要抱怨讀書苦,那是你去看世界的路!
    關注6-12歲小學階段兒童 安全 學習 娛樂 生活 品行 健康 每日與您分享 孩子,別抱怨讀書苦,那些吃的苦會變成一條寬闊的路,帶你走到你想去的地方。
  • 713分,寒門學霸工地等來高考成績,揭露殘酷真相:別抱怨讀書苦,那是你看世界的路...
    但現在卻有很多孩子,放著優越的學習環境不珍惜,卻成天抱怨讀書苦。之前,一篇關於「華為年薪百萬聘用8名博士」的文章刷爆了朋友圈。正如白巖松所說:「孩子,除了上學,真的是沒有其他的路能走,考試不是唯一的路,卻是最公平的那條路,不讀書,你拿什麼和別人拼?」而且孩子的這個年齡段,正適合大量閱讀書籍,積累知識。
  • 考研生每天站窗口背書7小時,你今天的努力,是你去看世界的路
    考研生每天站窗口背書7小時,你今天的努力,是你去看世界的路沈同學是西北政法大學的大四學生,準備跨專業考研,9月開學後他每天到圖書館做題背書,早上8點到圖書館,晚上11點回宿舍休息,沈同學說,衝刺階段背書非常重要,自己每天會早晚站在窗口,背書7
  • 清華713分寒門學霸揭露扎心真相:別抱怨讀書苦,那是你看世界的路
    林萬東出生在雲南宣威市阿都鄉的一個小山村,那裡是中國深度貧困地區。由於父親有腰傷,無法乾重活,全家的經濟來源都靠母親在昆明的一家工地搬磚背沙。成績出來時,林萬東正在工地搬磚賺錢,得知考了713分,他喜出望外。他身上自強不息的精神正是清華大學的校訓「自強不息」的寫照。
  • 《快速閱讀法》5個步驟,每分鐘讀3000字,為你想去的世界鋪條路
    從一個小的黑色圓點一張,到各種圖案和顏色的組合而成的一張圖片,然後通過不眨眼睛盯著圖片看60秒,然後閉上眼睛,在大腦裡去看圖片的殘像,也可以在白色牆面上看。在開始的時候,圖片殘像無論在大腦裡面,還是在白色牆面上,你大概只能看見10秒以下,然後能看見的殘像顏色,和圖片應該是相反的,形狀也是比較模糊的。
  • 對不起,我們不招非全日制的985畢業生:讀書,是去看世界的路
    考研名師張雪峰曾說過: 如果你有興趣的話,你在今年的九、十月份到齊齊哈爾大學去看一看,什麼樣的企業到齊齊哈爾大學去招聘,你再到北京看看,什麼樣的企業到北京科技大學招聘,你再看看什麼樣的企業到清華北大招聘,他們給這個學生多少錢一個月的工資,你去看一看,你就知道了。
  • 深度閱讀能力,能為你帶來什麼?
    陪你笑看生活百態,歡迎各位夥伴一起加入討論。分享,讓生活更美好。從這一點看閱讀,凡是沒有靜下心來仔細思考,細細品讀作者的思想和傳遞價值,都應當被歸納為「浮淺閱讀」。而往往深度閱讀才能夠帶給我們理解吸納的這樣的效果。高營養的閱讀必須是在深刻閱讀中完成的,只有足夠的專注力才能為產生閱讀結果。
  • 你讓孩子少吃的苦,都會交給世界還給他(深度)
    但是,你讓孩子少吃的苦,世界最終都會還給他。因為一個怕苦的男人註定是沒有擔當的,你不要怪他沒有責任心,實在是他沒有鐵肩,用什麼去擔?不能吃苦,終究是會讓身邊人吃苦,自己也苦。而且這樣的影響是一生的。看看我們村的兩個老頭,就會有這樣的感觸。
  • 讀書很苦,但沒有更容易的路
    高考很苦,也不能決定一切,但如果你想成功,想有出息,想更優秀,「考一個好大學」真的是最便捷的路了。某期安徽衛視的節目裡,一位人事部經理講了大企業招聘的「潛規則」:篩選簡歷的時候,會把985高校畢業的大學生簡歷和非985的簡歷分開放。離開招聘會時,只帶走985的簡歷。
  • 別說讀書苦,那是你看世界的路,寫給所有高考生
    現在的你站在一扇門外。門外繁華盛開,清風徐來,門內山河破碎,歇斯底裡,這扇門叫做高考,你不論頭破血流,也要試著推開它。是的,讀書很苦,很累,但是高考,是迄今為止中國社會上最公平的一次競爭,因為再難的題目也是有答案的,而後來你就會發現
  • 這樣的主題深度閱讀會你見過嗎?世界讀書日喜閱邀你來參加!
    這樣的主題深度閱讀會你見過嗎?世界讀書日喜閱邀你來參加!,深度解讀各專業經典書籍,為讀者們帶去閱讀盛宴。世界讀書日當天,喜閱邀請北京師範大學地理學院人文地理學博導周尚意教授作為本站領讀人,就《哲學與人文地理學》展開主題深度閱讀,本科、碩士、博士各階段學生,教授、老師和學校領導,還有不少相關專業的長江學者慕名而來,老中青各個年齡層的專業讀者集聚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