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立國際高中與公立國際部什麼區別?

2020-12-13 育路教育網

進入2020年,北京國際高的招生工作已經正式開始了,每年都會有很多家長們分不清國際高中與公立國際部的區別,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具體介紹一下,供今年擇校的家庭參考。

國際高中招生人群以及入學考試要求

招生範圍:

面向全國範圍,招生初中畢業生高一,高二插班生,無國籍戶籍限制。

入學考試:高中階段入學考試以筆試+面試為主,筆試包括英語、數學、中文三科(分中英文卷),面試為英文面試,部分學校會參考中考成績。

推薦學校:領科教育北京校區、北外國際高中、中關村外國語學校、力邁中美國際學校、王府學校

公立國際部招生人群以及入學考試要求

筆試,旨在考察孩子的英語能力能否進一步學習託福、雅思等標化語言課程,能否適應國際班的西式教學節奏氛圍。筆試內容,通常包括語法、閱讀、寫作等科目,近幾年加試的考試內容和難度,均直接與高考對標,甚至會直接使用高考語法的原題。

公立國際部招生條件有哪些?

目前北京公立國際部招生學生主要以京籍學生為主,少數學校招生非京籍學生,需要家長們提前與學校確認清楚。其次需要學生的中考成績,對成績有較高的要求,建議成績比較不錯的孩子並且符合戶籍要求的孩子選擇公立國際部就讀。

推薦學校:北師大二附國際部、北京語言大學國際高中

目前北京多數國際學校2020年招生計劃已經陸續公布,家長們可以點擊文章上方百度小程序,選擇意向學校免費申請預約看校,提早搶佔學位。

相關焦點

  • 高中選擇公立國際部還是私立國際學校
    小編接觸過很多家長對於北京的私立國際學校和公立國際部兩者之間選擇猶豫不決。高中階段選擇私立國際學校還是國際部,哪種更具備優勢呢?跟著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首先是公立國際部,北京地區多數國際部需要學生滿足以下三點(限制條件):1。成為 「九類人」的非京籍學生2。
  • 國際高中和公立國際部在招生上有哪些區別?
    選擇國際高中的家庭,往往都會和公立國際部做對比選擇。那麼國際高中和公立國際部的招生區別是什麼呢?下面育路的小編就來為您簡單介紹。國際高中招生要求及流程:1.戶籍不限全國招生;2.大多數國際高中對於中考成績沒有明確的分數線要求,一般僅作為參考,不作為主要錄取依據;3.通過學校自主舉辦的校招考試,一般多為數學、英語、面試,即可拿到入學offer。
  • 私立國際學校PK公立學校國際班:7個維度,解析私立國際學校優勢
    特別是,選擇公立學校國際班還是私立國際學校,很多家長雲裡霧裡,不清楚兩者之間的區別。那私立國際學校與公立學校國際班,二者之間有什麼不同,各有什麼優勢呢?公立學校國際班:公立學校高中階段,以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形式設立。
  • 公立國際部和私立國際學校,該如何選擇?
    那麼,公立國際部和私立國際學校,到底哪一類更適合孩子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看看吧。為什麼選擇公立國際部?首先,公立國際部的生源質量非常好,通過中考和加試,選拔了一批優秀的學生。2019年,實驗國際部在海澱區的分數線553分,西城區要求555分,東城區要求558分,朝陽區要求達到562分。十一國際部要求中考分超過550分才有面試資格。其次,公立國際部普遍性價比更高。由於受教委管控,北京的公立國際部收費普遍在每年10萬人民幣左右。
  • 高中選擇公立國際部還是國際學校誰更具備優勢?
    隨著北京中考落下了帷幕,北京國際高中的招生也進入了最後的擇校階段。小編接觸過很多家長對於北京的私立國際學校和公立國際部兩者之間選擇猶豫不決。高中階段選擇私立國際學校還是國際部,哪種更具備優勢呢?跟著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
  • 北京公立高中國際部排名2020-2020北京國際高中排名及學費一覽表
    1.101中學國際部分數線 北京公立高中國際部排名2020,2020北京國際高中排名及學費一覽表年度,中國學生人數超過3000,平均每人每年約為6-6萬人,其中中國學生約佔全國學生總數的3.7% ,僅次於美國中小學的1.5% ,美國學生約佔整體國際生總數的1% ,其餘全部是私立高中,私立高中佔比約5% 。
  • 加拿大留學公立高中和私立高中有哪些區別?
    當然,公立和私立高中都是各有利弊的,那下面小編就為大家梳理梳理。一、國際留學生人數國際留學生人數公立:加拿大公立高中留學生比例很小,通常90%以上的學生是加拿大本地的學生,這樣就保證了國際學生有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
  • 私立國際學校比公立學校有什麼優勢?
    隨著近年來私立國際學校的發展迅速,不少家長選擇將孩子送入國際學校就讀。關於私立國際學校比公立學校哪個更有優勢相信這是很多家長心中的疑問,為此小編收集了一些家長們的回答供家長們參考,一起看看吧。家長一私立國際學校顯然在「教育」的「育」上做得比公立學校好很多。單純的知識學習可以從很多途徑獲得,這種絕對知識也並不是以後生活中佔比最多的。對於多數家長來說,孩子的修養、氣質、和品格顯然是比知道如何解一道微積分題更重要的。
  • 北京公辦高中國際部+私立國際學校招生分數線新鮮出爐
    回覆:「07」,領取託福備考資料北京中考成績已出,目前北京的私立國際學校報名截止到9月份開學前,公立學校國際部需要在中考出分後就立刻報名了。海澱532分以上,東城512分以上 ,西城533分以上 ,朝陽540分以上才有機會上優質公立高中。下面我們就來看看2020中考各區各大公辦高中國際部的門檻線、部分私立國際學校錄取分數線、以及家長遇到的各種問題解答!
  • 美國私立高中和公立高中區別在哪
    美國高中留學學校可以分為公立和私立。對於這兩種學校,如果想去留學,要看具體的情況。不同的需求,可以選擇不同的院校。下面就來詳細介紹下美國私立高中和公立高中區別。 1、公立高中基本介紹 公立高中顧名思義,就是政府出資建的。
  • 公立學校國際班與私立國際學校如何選擇?
    今年19個公辦校國際班共計提供25個國際項目,中美高中項目19個,佔比76%;中英項目共計3個,佔比12%;剩餘三個項目分別是中芬項目及IB項目,佔比僅為12%。對於剛接觸國際學校的家長都會關注的問題是:公立學校國際部,民辦私立學校,兩者到底有什麼差異,又有哪些優劣?
  • 送孩子去日本讀書,選公立、私立、還是國際學校?
    首先來看一下日本的教育概況:日本的中小學以公立為主,而到了高中私立學校的比例增大,大學階段私立的更多,這是日本學校的特色。一般來說我們可以把學校種類分成4類:公立學校、私立學校、中華學校和國際學校,前兩者歸屬一大類,即日本本土學校,遵循的是日本課程,針對的是日本高考,後兩者歸屬另一大類,區別是挺大的。
  • 定居日本,你選擇給孩子上公立、私立、中華還是國際學校
    走什麼進學路線最合適?在日本的基礎教育簡單概括,除去極少數的國立學校、教會學校等和普通人關係不大的學校,對在日華人來說常見的就是四種:公立學校、私立學校、中華學校和國際學校,前兩者歸屬一大類,即日本本土學校,遵循的是日本課程,針對的是日本高考,後兩者歸屬另一大類,區別是挺大的。
  • 定居日本,你選擇給孩子上公立、私立、中華還是國際學校?
    在日本的基礎教育簡單概括,除去極少數的國立學校、教會學校等和普通人關係不大的學校,對在日華人來說常見的就是四種:公立學校、私立學校、中華學校和國際學校,前兩者歸屬一大類,即日本本土學校,遵循的是日本課程,針對的是日本高考,後兩者歸屬另一大類,區別是挺大的。
  • 中考失利「砸錢」上私立高中?私立高中和公立高中有什麼區別?
    有一部分今年新上高中的同學選擇了私立高中就讀,那麼私立高中和普通的公立高中有什麼區別?是不是只要「砸錢」就能上呢?>,對普通家庭來說是不小的開支,而公立高中是由國家財政出資,費用絕大多數家庭都負擔得起。
  • 孩子想進私立高中有分數的限制嗎?私立和公立高中的區別是什麼?
    孩子想進私立高中有分數的限制嗎?私立和公立高中的區別是什麼?高考對於學生來說,就是一個人生的裡程碑。2018的高考早已落下了帷幕,有同學因為發揮失常,所以選擇復讀。對於一些比較差的學生來說,私立高中成了他們的救命稻草,很多考試成績不理想的學生都在考慮要不要讀私立高中,自己的分數能不能考上,以及有沒有必要去讀。
  • 高中國際部與本部有什麼區別?各高中國際部匯總
    今年國際部分數線大跳水,不少家長問小編:國際部是不是出國的?不然分數線怎麼會這麼低?其實不是的。那國際部能不能參加國內高考?與本部有何區別呢?真正的國際部,應該是面向國外大學培養人才,但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可能更多的還是傾向於國內高考了。坦白地說,省示範學校國際部的國內高考班,和過去的高中分校沒有大的區別。在不少有名校情結的家長看來,上不了名校,就去名校的國際部。「無非是多花點錢進國際部,進去了和本校生差別不大」,這是家長和學校達成的共識。
  • 為了讓孩子受挫從私立轉到公立?你真的明白公立私立的區別嗎?
    兩個方向中小學的分類很亂,有公辦,民辦,公立校辦的國際部,純國際學校,體制內,體制外等等。其實,從美國看來,只有兩種:高中畢業,要上本國的大學還是上外國的大學,這是兩個不同的方向。在國內,凡是公立教育,拿政府撥款的中小學,目標都是高考,遵從高考的錄取方式。而不適合高考的學生,可以選擇去民辦學校。
  • 國際高中怎麼選,國際學校一年學費多少?
    那麼在廣州眾多的國際學校當中,應如何選出比較好的國際高中呢?下面就是芝麻擇校老師給各位整理的相關介紹了。、國際學校的性質國際學校通常分為三種「公辦、私立和外籍」不同性質的學校,相對的入學硬性條件會有所不同,建議各位就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對應的性質的國際高中。
  • 公立、私立、國際學校、國際班——一位堅韌母親的擇校持久戰
    段凌選擇讓一雙兒女輾轉於公立、私立、國際學校和國際班之間。她經歷了對西式教育的期望、現實中的落空、帶著孩子逃離公立學校、又發現只能用應試方式應對「洋高考」,最終還是認準西式教育的曲折道路。 教育方式的選擇沒有對錯,但是由於孩子的成長是一次性的,家長又難免會產生疑問:如果我給他選擇了另一種教育,他會不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