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詠流傳》中,經典傳唱人肖戰選擇了鄭板橋的《竹石》,在一曲成名的同時也讓我們更加了解了鄭板橋的這首詩,那麼我們今天就一起來看看這首詩。原詩如下:
《竹石》鄭燮咬定青山不放鬆, 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 任爾東西南北風。
鄭燮,清代書畫家、詩人,號板橋。擅畫竹、蘭、石,書法以「六分半書」名世,詩文也寫得很好,所以人稱「三絕」。其畫在畫壇上獨樹一幟。與羅聘、李方膺等人並稱「揚州八怪」。
這首詩是一首題畫詩,題於作者鄭板橋自己的《竹石圖》上。這首詩在讚美巖竹的堅韌頑強中,隱寓了詩人藐視俗見的剛勁風骨。
「咬定青山不放鬆」,首先就把一個挺立峭拔的、牢牢把握著青山巖縫的翠竹形象展現在了我們面前。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了竹子不畏艱辛、抗爭自然的精神。
「立根原在破巖中」道出了翠竹能傲然挺拔於青山之上的基礎是它深深紮根在破裂的巖石之中。在這首詩裡,竹石則形成了一個渾然的整體,無石竹不挺,無竹山不青。這兩句詩也說明了一個簡單而深刻的哲理:根基深力量才強。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在這首詩中竹子經受著「東西南北風」一年四季的千磨萬擊。但是由於它深深紮根於巖石之中而仍巋然不動,堅韌剛勁,什麼樣的風都對它無可奈何。這就讓我們感受到了一種頑強不息的生命力,一種堅韌不拔的意志力。這是值得大家學習的精神。
不僅如此,詩中的竹實際上也是詩人鄭板橋高尚人格的化身,在生活中,詩人正是這樣一種與下層百姓有著較密切的聯繫,嫉惡如仇、不畏權貴的巖竹。
而肖戰演唱《竹石》這首歌的方式也讓大家耳目一新,他並沒有遵循傳統的演唱古詩詞時所使用的溫柔婉轉、含蓄風流的中國風,而是使用了一種和竹石一樣充滿了堅韌剛勁、充滿了蓄勢待發的力量的刺激的搖滾的風格,表現出一種勢如破竹、堅定不移的氣勢。同時副歌中重複詠唱的這四句詩,「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給我們一種在古戰場上、在古赤壁上那種兵戎相見、刀劍爭鳴的清脆的、動聽的音律美感。
而這也完美地還原了竹子那頑強而又執著的品質,託巖竹的堅韌頑強,言明了自己剛正不阿、正直不屈、鐵骨錚錚的骨氣。我想,這其實也正是詩人在詩中想傳達給我們的東西——堅貞不屈、不畏強權的精神。
而除開這些精神之外,我想,《經典詠流傳》存在的初衷和意義,大概就是對中華傳統經典文化的傳承,而我們堅信中華文化薪火相傳,生生不息!這首《竹石》也是如此,它象徵了我們中華文化中的君子之風和堅韌之氣,它和現代文化的碰撞,必將能讓中華文化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我們不是詩詞的創作者,我們只是詩詞的搬運工!如果你喜歡古詩詞的話歡迎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