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妝市場急變臉 商品從熱搜到下架

2020-12-17 銀川晚報·輕鬆閱讀

近日,國家藥監局化妝品監管司發布《化妝品監督管理常見問題解答》,再次明確我國對於「藥妝」「醫學護膚品」「藥妝品」概念的監管態度——即以化妝品名義註冊或備案的產品,宣稱「藥妝」「醫學護膚品」等「藥妝品」概念的,均屬於違法行為。此態度一出,引發藥妝市場不小的震動。

線上「藥妝」大面積消失

1月26日,記者分別登錄淘寶、手機天貓、京東、蘇寧易購、唯品會、網易考拉等電商平臺,查看藥妝銷售的情況。當記者在搜索欄鍵入「藥妝」二字後,淘寶、蘇寧易購、唯品會、網易考拉均給出了類似「非常抱歉,沒有相關的寶貝」的提示,對「藥妝」一詞進行了屏蔽。

雖然多數電商平臺對「藥妝」搜索進行了技術處理,但仍有部分平臺可以搜索到。記者登錄手機天貓,鍵入「藥妝」後搜索發現,除顯示註冊商標為「森田藥妝」的商品外,還有部分商品在標題上出現了「藥妝」字樣。例如天貓國際一家店鋪銷售的「日本松本清Curel珂潤藥妝敏感肌卸妝啫喱」商品,在其產品介紹中出現了「無添加藥妝」的內容。

記者還注意到,曾被宣傳為藥妝的國外品牌「理膚泉」,已經將官網的「理膚泉醫學護膚俱樂部」更名為「理膚泉泉粉俱樂部」,其官網中也找不到「藥妝」字樣。至於另一國外知名藥妝品牌「薇姿」,在其官網上也無「藥妝」字樣。

實體店「藥妝」大招牌變小字體

記者隨後走訪北京多個商圈的護膚品店、超市、藥店發現,原本喜歡突出「藥妝」字樣的化妝品店,最近幾乎都對「藥妝」的宣傳進行了低調處理。

1月27日傍晚,記者在位於東城區國瑞城的一家屈臣氏門店看到,進門左手處靠牆是一排進口護膚品陳列架,幾種常見的以「藥妝」著稱的產品均在貨架上,但產品周圍並沒有出現以往隨處可見的醒目「藥妝」招牌。

雖然實體店的「藥妝」標識少了,但當記者問起這些化妝品是否為藥妝時,銷售人員給出了肯定的答覆。銷售人員解釋稱,只有無添加、無刺激、全植物提取的物質才能叫藥妝,並強調藥妝的生產流程參照藥品,工序更加嚴格。聽了這樣一番講解,不少消費者都會覺得在藥店購買的藥妝更有保障。

當然,也有一部分促銷員對「藥妝」的提法噤若寒蟬。記者想在西單商場一層的化妝品專櫃尋找部分藥妝品牌,導購人員聽到後明確表示,現在已經沒有藥妝這種說法了,並稱藥妝的提法並不規範。

概念不清晰難辨「藥」和「妝」

在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看來,藥妝長期以來被人們認定為是醫生所研發的,而被人們打上了「安全可靠」的旗號,也正是基於此,企業為了搶佔化妝品市場,也開始不斷追捧「藥妝」概念。

實際上,對於「藥妝」概念,國家藥監局此次發布公告時也指出,世界大多數的國家在法規層面均不存在「藥妝品」的概念。部分國家的藥品或醫藥部外品類別中,有些產品同時具有化妝品的使用目的,但這類產品應符合藥品或醫藥部外品的監管法規要求,不存在單純依照化妝品管理的「藥妝品」的特殊標識方式。

這在記者日前的走訪中也得到了印證。在一款名為「理膚泉清痘淨膚爽膚水」的產品試用裝上,貼有「本產品不能代替藥品使用」的字樣。

對此,上海衡孚律師事務所律師李紅俊也指出,我國目前對於「藥品」和「化妝品」有明確清晰的概念,「藥妝品」這種看似介於兩者之間的概念,實際上只能歸屬於二者之一,應當對二者本質進行分析分類,進而確定相關法律法規和執法部門。

「目前,在我國所謂存在的『藥妝品』實際就是化妝品,原則上應當由衛生行政部門依據藥品的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規制管理。未來,應根據實際市場發展情況,對市面上出售的產品進行確定鑑別,幫助消費者對藥品和化妝品進行進一步區分。」上海衡孚律師事務所律師張潤東指出。

全球市場規模龐大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調查數據顯示,上世紀90年代,全球藥妝市場年銷售額只有幾億美元,而2004年已達27億美元。2015年全球藥妝市場規模為302億美元,到2020年全球藥妝市場規模將達到610億美元左右。

一位資深日化專家告訴記者,「藥妝」在日本是指介於藥品和化妝品之間的「醫藥部外品」,是合法的存在。不過我國藥品監管部門對「藥妝」並不認可。此前藥監部門已多次強調,不應在化妝品中宣傳治療功效。2010年,原國家食藥監辦公室發布《關於加強化妝品標識和宣稱日常監管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將把標識和宣稱「藥妝」「醫學護膚品」等誇大宣傳、使用醫療術語的違規行為作為日常監督檢查的重點之一。2011年,《關於進一步加強化妝品違規標識監督檢查的通知》中再次指出,重點檢查「是否存在小包裝或者說明書上標識和宣稱『藥妝』『醫學護膚品』等誇大宣傳的違法違規行為」。

目前缺乏管理辦法

在看到「化妝品宣稱『藥妝』『醫學護膚品』等概念屬於違法行為」的消息後,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皮膚性病科副主任醫師趙作濤表示:「是應該好好整頓一下了,每天都有很多因為化妝品導致過敏的患者來到醫院。」那麼,這一「緊箍咒」是否會影響到醫院研發使用的皮膚科產品呢?趙作濤認為不會,「醫院研發的主要是藥品,與市面上以『藥妝』為噱頭的化妝品不同」。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此次監管部門突然加緊「畫紅線」,「其實並不是『藥妝』產品出現了違法問題,而是從藥監局的角度出發不太支持這種叫法。國內沒有專門針對藥妝品的管理辦法,市面上的所謂『藥妝品』又越來越多,對監管者來說這的確是一個難題。」綜合《北京青年報》《北京商報》

相關焦點

  • 國家藥監局一紙禁令 「藥妝」應聲下架
    原標題:「藥妝」應聲下架 「同名」企業尷尬 此態度一出,引發藥妝市場不小的震動。近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對線上線下藥妝市場進行探訪,也發現了一些監管背後的尷尬與困惑。   調查·線上電商   「藥妝」稱謂大面積消失   1月26日,北青報記者分別登錄淘寶、手機天貓、京東、蘇寧易購、唯品會、網易考拉等電商平臺,查看藥妝銷售的情況。
  • 「藥妝」應聲下架 「同名」企業尷尬
    此態度一出,引發藥妝市場不小的震動。近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對線上線下藥妝市場進行探訪,也發現了一些監管背後的尷尬與困惑。調查·線上電商「藥妝」稱謂大面積消失1月26日,北青報記者分別登錄淘寶、手機天貓、京東、蘇寧易購、唯品會、網易考拉等電商平臺,查看藥妝銷售的情況。
  • 電商平臺掀起「藥妝」下架潮
    近一周來,一場淨化化妝品市場的戰鬥悄然打響,並取得階段性成果。  1月10日,國家藥監局發布的《化妝品監督管理常見問題解答(一)》指出,化妝品宣稱「藥妝」「含有EGF」均屬違法行為。  1月14~18日,中國食品藥品網、《中國醫藥報》曝光一些電商平臺以及化妝品涉及「藥妝」的違法行為。
  • 國家藥監局髮禁令:「藥妝」下架 「同名」企業尷尬
    當記者在搜索欄鍵入「藥妝」二字後,淘寶、蘇寧易購、唯品會、網易考拉均給出了類似「非常抱歉,沒有相關的寶貝」的提示,對「藥妝」一詞進行了屏蔽。雖然多數電商平臺對「藥妝」搜索進行了技術處理,但仍有部分平臺可以搜索到。記者登錄手機天貓,鍵入「藥妝」後搜索發現,除顯示註冊商標為「森田藥妝」的商品外,還有部分商品在標題上出現了「藥妝」字樣。
  • 「藥妝」「EGF」要涼涼!各大電商平臺掀起產品下架接力賽
    新快報記者在淘寶、小紅書、蘇寧易購等平臺搜索「藥妝」關鍵詞,得到的結果均為沒有顯示相關的產品。昨日,記者在京東APP上搜「藥妝」一詞,還有「漏網之魚」。記者搜到8項商品,均非京東自營商品,出自京東「海囤全球」板塊,產品涉及品牌包括嘉娜寶、Eau precieuse、Fancl等。
  • 國家藥監局一紙禁令帶來市場震動:「藥妝」稱謂大面積消失
    國家藥監局化妝品監管司一紙禁令帶來藥妝市場震動——  「藥妝」應聲下架 「同名」企業尷尬當記者在搜索欄鍵入「藥妝」二字後,淘寶、蘇寧易購、唯品會、網易考拉均給出了類似「非常抱歉,沒有相關的寶貝」的提示,對「藥妝」一詞進行了屏蔽。  雖然多數電商平臺對「藥妝」搜索進行了技術處理,但仍有部分平臺可以搜索到。記者登錄手機天貓,鍵入「藥妝」後搜索發現,除顯示註冊商標為「森田藥妝」的商品外,還有部分商品在標題上出現了「藥妝」字樣。
  • 熱銷600億的「藥妝」護膚品遭下架,竟是違法品?你還在用嗎?
    據悉,在上世紀90年代全球藥妝市場銷售額只有幾美元,到2017年竟然達到417億美元,而今年國內藥妝市場也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在2017年中國藥妝市場規模已經達到625億元,預計在2023年能達到811億元,這個規模讓人嘆為觀止。「藥妝」遭全面下架,屬於違法品?
  • 藥監局發藥妝禁令 「藥妝」稱謂大面積消失
    藥監局發藥妝禁令原標題:國家藥監局發布禁令:「藥妝」應聲下架「同名」企業尷尬1月10日,國家藥監局化妝品監管司發布《化妝品監督管理常見問題解答此態度一出,引發藥妝市場不小的震動。近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對線上線下藥妝市場進行探訪,也發現了一些監管背後的尷尬與困惑。
  • 媒體:拼多多下架涉黃涉暴商品,天貓京東變換關鍵詞仍能搜到
    據映象網記者了解,拼多多官方回應稱,已在內部緊急排查,關閉涉事店鋪,下架違規商品。值得注意的是,此輪被曝光的「涉黃涉暴」屬於電商行業老問題。那除了被點名的拼多多外,京東、淘寶等其他電商平臺是否已進行整改?記者逐一進行檢索發現,各大知名電商網站涉黃涉爆等色情營銷泛濫。
  • 《櫻與抱月》被B站下架,B站發文自查,可另一熱搜卻讓人如鯁在喉
    ,有些新番甚至會在連載到只剩一集的情況下突然下架。不過,在《櫻與抱月》下架的時候,B站的熱搜倒是引起了部分觀眾(包括我自己)的注意,畢竟喜歡的動畫下架時,總會去搜一下是怎麼一回事兒。我並非針對這兩部作品才將這兩部作品相提並論,可即便是這樣,也會有別有用心之人覺得我是在「踩一捧一」。但從這兩部動畫的待遇來說,就挺讓人不舒服的。
  • 2019年國家公務員考試面試熱點:國家藥監局髮禁令:「藥妝」下架
    2019年國家公務員考試面試熱點:國家藥監局髮禁令:「藥妝」下架由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整理髮布,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面試熱點獨家解析   此態度一出,引發藥妝市場不小的震動。   雖然多數電商平臺對「藥妝」搜索進行了技術處理,但仍有部分平臺可以搜索到。記者登錄手機天貓,鍵入「藥妝」後搜索發現,除顯示註冊商標為「森田藥妝」的商品外,還有部分商品在標題上出現了「藥妝」字樣。例如天貓國際一家店鋪銷售的「日本松本清Curel珂潤藥妝敏感肌卸妝啫喱」商品,在其產品介紹中出現了「無添加藥妝」的內容。
  • 國藥監明確宣傳「藥妝」違法 化妝品宣傳不能蹭熱度
    從植物萃取到安瓶之風,市場上強調醫學配方、有藥物功效化妝品層出不窮,「藥妝」這一概念逐漸被消費者接受,甚至成為功效好、安全性高的產品代表,業內人士認為,此次國家監管層面重申對「藥妝」監管態度,將會打擊一批利用「藥妝」作為噱頭進行虛假宣傳的企業,淨化市場環境,對於真正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功效型化妝品反而是利好。
  • 國藥監明確宣傳「藥妝」違法,化妝品宣傳不能再蹭熱度
    從植物萃取到安瓶之風,市場上強調醫學配方、有藥物功效化妝品層出不窮,「藥妝」這一概念逐漸被消費者接受,甚至成為功效好、安全性高的產品代表,業內人士認為,此次國家監管層面重申對「藥妝」監管態度,將會打擊一批利用「藥妝」作為噱頭進行虛假宣傳的企業,淨化市場環境,對於真正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功效型化妝品反而是利好。
  • 藥妝從盛轉衰 市場規模高達625億 三無產品搖身一變成知名品牌
    對於愛美的女生來說,化妝品是必備的,但是經常化妝,也會對皮膚造成一定的損害,因此市面上出現了一種藥妝,光看名字的話,會覺得這是一種很健康的化妝品,因此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睞,這些年,藥妝市場也是蓬勃發展,成長的很快,但是近日的一則消息,則讓藥妝市場被澆了一盆冷水。
  • 國家藥監總局重拳整治「藥妝」市場
    01「藥妝」資訊1月10日,歐萊雅集團宣布旗下品牌適樂膚(CeraVe)正式登陸中國市場。在全球多個國家的市場定位為「藥妝」的適樂膚被宣稱為歐萊雅(中國)活性健康化妝品部的第四位成員。02藥妝行業市場及現狀市場: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數據顯示,近年來中國消費品市場增速下降到了個位數,但是藥妝市場每年都以20%以上的速度在增長,規模從2010年的110億元增至2017年的625億元,2010-2017年,行業年複合增長率高達28.16%,且預計到2022年其規模將達到780億元。
  • 零售商商品下架有哪些原因?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於突發事件或自身利益需要,零售商會把商品下架,通常零售商的做法是決定下馬上就下了,基本不會與供應商商量的。那供應商要怎樣做才能未雨綢繆,將不可掌控的事件從容處理呢?這就要了解零售商商品下架的原因和理由有哪些了,知道症狀才能藥到病除嘛。
  • 全方位感受森田藥妝面膜好不好
    作為森田藥妝面膜的忠實粉絲,時刻關注森田藥妝面膜的動向幾乎是家常便飯。最近,網絡上有一些關於森田藥妝面膜好不好的聲音不絕於耳。那麼森田藥妝面膜究竟好不好呢?隨我一起來看看吧~首先森田藥妝面膜的好體現在企業本身。
  • 範思哲遭中國代言人楊冪解約 涉事產品下架網友並不買帳
    ,登上熱搜。雖然範思哲8月11日在官微發出道歉信並稱「錯誤設計」涉事商品已在所有渠道下架並銷毀,但廣大網友並不買帳,部分提出「應在外網官方網站進行道歉才有誠意」,部分網友對「設計審查」不滿。(北京商報)   義大利奢侈品牌範思哲(Versace)因一款T恤產品遭中國首位代言明星公開解約,登上熱搜。
  • 日本平價藥妝品牌大國藥妝618期間入駐京東開設海外旗艦店
    6月17日,日本平價藥妝品牌大國藥妝與京東達成戰略性合作,正式入駐京東美妝,開設「大國藥妝海外旗艦店」,首批將為中國消費者引入45種商品,總數超3萬件,覆蓋美妝、護膚、防曬3大品類,後續會增加至76種、6萬件商品。
  • 「藥妝」違法 歐萊雅們怎麼辦?
    相比歐美、日韓藥妝行業滲透率達到其化妝品行業50%~60%的成熟度,中國藥妝行業的銷售額僅佔國內化妝品市場的20%,陳旻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雖然中國藥妝市場規模不大,但增速超乎想像,它還有近8倍的增長空間」。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中國藥妝市場規模已經從2010年的110億增長到2017年的625億人民幣,且年複合增長率高達2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