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訊)「歐盟將呼籲美國抓住『千載難逢的機會』,組建新的全球聯盟以掩蓋川普時代的緊張氣氛,並應對中國帶來的『戰略挑戰』。」
當地時間11月29日,英國《金融時報》在一篇報導的開篇如是說道。
該媒體稱,其看到歐盟委員會準備的一份計劃草案,提出了從數字監管到應對新冠疫情大流行,再到打擊森林砍伐等所有領域的新合作,旨在振興「跨大西洋夥伴關係」。
草案宣稱,如果「民主世界」要在「威權國家」和「大佔我們開放性便宜的封閉經濟體」前維護自己的利益,那麼歐美夥伴關係就需要「維護和更新」。
報導截圖
「新的美歐全球變革議程」,歐委會呼籲實現與美國和解
報導說,這份草案由歐盟委員會和歐盟外交政策高級代表共同撰寫,預計將在12月10日至11日的會議上提交給各國領導人批准。它建議在2021年上半年舉行一次歐盟—美國峰會,以啟動新的跨大西洋議程。
草案內容長達11頁,題為「新的美歐全球變革議程」,涵蓋多方面的政策建議,包括呼籲歐盟和美國在持續緊張的局勢根源上實現和解,例如歐洲要求加大對美國科技巨頭的徵稅。
「科技巨頭仍然是歐盟和美國關係中的一個爆發點。」《金融時報》寫道,隨著行業競爭的加劇以及對稅收的改革,布魯塞爾方面有關數據保護權的願景,將要求對主導該行業的大型美國公司採取行動。
上述草案建議,歐盟和美國攜手塑造數字監管環境,包括採取反託拉斯執法和數據保護的通用方法,合作篩選敏感的外國投資,並共同應對網絡黑客等威脅。
該草案的其他內容則要求在研發新冠疫苗方面進行合作,並為改革世衛組織合作。
此外,草案中的某些建議還將要求美國的政策需發生明顯轉變。例如,布魯塞爾方面敦促共同努力,恢復世界貿易組織的爭端解決系統全面運轉,這將要求華盛頓方面停止阻礙新法官的任命。
川普時代「地緣政治的主動權交給了北京」
《金融時報》認為,上述草案描繪的藍圖反映出布魯塞爾對與即將上任的美國政府之間的合作前景感到樂觀和寬慰,但同時也擔心,多年來並不順利(scratchy)的跨大西洋關係把地緣政治的主動權交給了北京方面。
川普執政時期,布魯塞爾方面嚴重的挫敗之一就是美國政府一直不願針對中國協調兩個大國的反應,白宮選擇了不僅對北京方面,而且也對歐盟採取單方面的貿易限制措施。
而上述草案支持了美國當選總統拜登有關民主國家首腦會議的構想,並聲稱新的跨大西洋議程應該是「志同道合夥伴組成的新全球聯盟的關鍵所在」。
「作為開放的民主社會和市場經濟體,歐盟和美國均認可中國在國際上日益自信所帶來的『戰略挑戰』,即使雙方並不總能就解決這一問題的最佳方法達成共識。」草案寫道。
歐盟內部尚存分歧
在《金融時報》看來,雙方提出更多的共同點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歐美)兩大經濟體彌合現有政策分歧的能力,而這恰是本次草案的主要重點之一。
「布魯塞爾方面看到了共同解決各種問題的合作前景,從中國對歐盟和美國創新企業的投資,到對歐盟在5G技術方面的優勢所構成的潛在威脅。」上述草案聲稱,「利用我們的綜合影響力,跨大西洋技術空間應成為志趣相投的『民主國家』更廣泛聯盟的骨幹。」
而上述草案還強調了跨大西洋大國之間以及歐盟內部之間的分歧給歐盟與美國之間緊密合作帶來的潛在阻礙。
例如:科技巨頭除了是歐盟和美國關係中的爆發點,也是其對北京採取任何聯合立場時的複雜因素所在。
《金融時報》評論道,「歐盟和美國在如何與中國打交道上『並非總是達成共識』(的這一情況)本身說明了歐洲對華合作、競爭、對抗三管齊下戰略不如華盛頓兩黨(主導)的政策更強硬。」
文章宣稱,儘管歐盟機構和成員國「普遍」對中國持懷疑態度,特別是在新冠疫情期間,北京「戰狼式」外交風格更加激進,但歐盟方面仍不願與北京展開全面對抗。其中一些成員國,例如匈牙利,與北京之間有著牢固的聯繫;而與中國開展「17+1」合作的中東歐國家裡有12個歐盟成員國。
對於一些外媒針對中國大使積極發聲、並用「戰狼」來形容中國外交的輿論戰,我駐義大利大使和英國大使今年5月均對此予以回應。
在駐義大利大使李軍華看來,「我個人不認為『戰狼』是合適的標籤,『功夫熊貓』的比喻或許更貼切。」
5月20日,他在接受義大利《晚郵報》採訪時回應道,中國人的基因是崇尚以和為貴,講求「人敬一尺,我還一丈」。因此,中國外交始終倡導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合作共贏。遺憾的是,總有一些國家少數政客、團體對中國抱有偏見和敵意,近來更是藉助疫情反覆對華造謠抹黑,極盡汙名化之能事。
「且不說中國人民為防控疫情作出的巨大犧牲,僅今年3至4月,中國共出口口罩278億隻、防護服1.3億套、檢測試劑盒7341萬人份、呼吸機4.91萬臺,這為國際抗疫作出了重要貢獻。請問這些造謠抹黑,對中國公平嗎?道德嗎?為此,中國外交官當然要把真相介紹給駐在國民眾和媒體,還原事實、講明道理。這既是為中國捍衛公平正義,也是為各方維護國際道義。相信任何國家的外交官面臨同樣的情況都會做出同樣的反應。」
4天後,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表示,新時代外交,講好中國故事,就是要講真相的故事。應對謊言最有力的武器就是說明真相,使之不攻自破。外交官要用事實和數字來戳穿謊言。這是我們責無旁貸的義務。
他指出,有人稱中國外交官是「戰狼」,是因為世界上有狼。有狼,必須有戰狼進行鬥爭。劉曉明鼓勵各級外交官主動應戰。哪裡有狼,哪裡就要主動出擊應戰,捍衛國家尊嚴,捍衛國家利益,這一點對於外交人員非常重要。
劉曉明強調,中國是愛好和平的國家,不是一個好鬥的國家。中國主張合作,不是對抗;中國講友誼,而不是到處散布謊言、到處挑撥離間;中國講真相,而不是謊言。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