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日本鳥居的常識

2020-12-19 卓樂翔

日本福岡第一站,一路上,聽導遊給我們講一些關於日本的事,挺有趣的。福岡是日本九州市下轄縣,位於日本列島西部、九州北部,是九州島上最大的縣,也是九州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這個縣的建築都是老建築,從港口到太宰府天滿宮,一路上都是田野風光,車程差不多1個小時左右吧。

太宰府天滿宮是日本的天滿宮總社,供奉的是菅原道真,出身名門,5歲便會作詞吟詩,被認為是天才神童,30歲就獲得了文章博士的名稱(日本學者最高榮譽),55歲成為日本右大臣(即宰相),如此出眾的才華天賦便被日本人認定為學問和書法之神靈。因此,天滿宮也成為了各路考生們求學業順利,能夠躍入龍門的聖地。

6000多株李樹將天滿宮分為多個區域,有許多觀光名勝,如桃山時代風格的本殿,該殿也是菅原道真公的墓地,名為飛梅的神樹,收藏國家級文物的寶物殿等,四季鮮花盛開。每年還有許多祭祀活動,如正月的鶯替節,鬼術節,春季的曲水之宴,秋季的神幸式大祭等。

去的時候還碰上了日本中小學生的集體冬遊活動,感嘆日本爹媽真狠心,大冬天的7,8歲的孩子只穿短褲,西裝襯衫,也是練出來的筋骨了,想想我家弟弟,恨不得把棉襖都給他裹上怕他著涼,然穿的那麼多還是三天兩頭感冒。

來日本不看鳥居算是白去的,鳥居是類似牌坊的日本神社附屬建築,代表神域的入口,用於區分神棲息的神域和人類居住的世俗界。鳥居的存在提醒來訪者,踏入鳥居即意味著進入神域,之後所有的行為舉止都應特別注意。

鳥居的主要結構由兩根柱、柱上的笠木和島木、插入兩柱間的貫三部分組成。有的鳥居具有附屬結構,常見的有額束、楔、臺石等。額束是固定在貫和笠木之間的矩形結構,用於記載神社名;楔是設置在貫與兩柱穿透處的結構,起固定作用;臺石是設置在兩柱底端的石質結構,起固定作用。

有的鳥居上設有注連繩,目的是生成結界以阻止災厄通過。很多日本動漫都有關於結界,神社這樣的字眼以及故事,看過不少日本動漫的我還是挺熟悉的

日本的抹茶冰淇淋挺有名的,抹茶味道的確不錯,30元一杯,也是蠻貴的了,在這,哈根達斯單球冰淇淋也不過10幾元的價,相當便宜,不過哈根達斯的確沒日本抹茶冰淇淋好吃。

PS:太宰府天滿宮開門:6:30 關門:6月1日至8月31日20:00;9月1日至5月31日19:00

門票價格:無需門票,祈願另付費。

相關焦點

  • 日本文化-鳥居
    鳥居(日語:鳥居/とりい Torii)是日本神社的建築之一,傳說是連接神明居住的神域與人類居住的俗世之通道,屬「結界」的一種。鳥居有多種形狀,但大多均以兩根支柱與一至二根橫梁構成,部分鳥居在橫梁中央有牌匾。關於鳥居的起源眾說紛紜。據神道教的天巖戶傳說,一次天照大神因為討厭她的弟弟,找了一個山洞躲起來,用石頭將洞口堵上,人間因此沒有了太陽。
  • 日本風物:水上鳥居
    去過日本旅遊的人,一定會發現日本境內有大大小小各式神社,而矗立在神社外的「鳥居」,被看作是「通往神域的入口」,以朱紅色居多。說到鳥居,很多人首先會想到京都伏見稻荷神社的千本鳥居。一座座鳥居並排而上,沿著山勢綿延數公裡,莊嚴、神秘、華麗……還有一些鳥居設置在海面或湖面上,伴隨潮漲潮落,日落月升,吸引著無數遊客和攝影愛好者前來。日本最有名的水上鳥居,恐怕當屬廣島縣嚴島神社大鳥居。
  • 日本神社的「鳥居」為什麼是紅色的?
    還記得我們第一次看到鳥居是什麼時候嗎?是在動漫裡?還是去日本旅行的時候?還是在網絡上?當我們看到「鳥居」這兩個字的時候,會不會懷疑它和鳥有關呢?是放鳥的地方嗎?鳥居為什麼都是紅色的呢?有沒有見過黑色的,或者白色的鳥居呢?
  • 日本風物:水上鳥居--日本頻道--人民網
    去過日本旅遊的人,一定會發現日本境內有大大小小各式神社,而矗立在神社外的「鳥居」,被看作是「通往神域的入口」,以朱紅色居多。 說到鳥居,很多人首先會想到京都伏見稻荷神社的千本鳥居。一座座鳥居並排而上,沿著山勢綿延數公裡,莊嚴、神秘、華麗…… 還有一些鳥居設置在海面或湖面上,伴隨潮漲潮落,日落月升,吸引著無數遊客和攝影愛好者前來。日本最有名的水上鳥居,恐怕當屬廣島縣嚴島神社大鳥居。
  • 鳥居——日本信仰的象徵,也是日本獨特的標誌
    鳥居顧名思義指的就是鳥的居所,日本人認為鳥類是人類靈魂的化身,但是人也分善惡,導致人的靈魂也有的善良有邪惡的,而日本的神社是神聖的,為了避免邪惡的鳥飛進神社,因此在神社前修建了鳥居,讓鳥兒們只停留在神社前。
  • 《千與千尋》隱世之門 日本「鳥居」:日本的神社文化!
    一、前言明亮的朱紅色,類似牌坊的建築,因為在日本很多影視作品中出現了很多次,讓人不由得注意到這種形態奇特的建築,日本「鳥居」。 在日本傳說中,人想要進入神域,必須通過一個類似大門的建築,日本人稱其為「鳥居」,是神域和人界之間的界限。
  • 「通往神域的入口」——日本特色「鳥居」,簡直美翻了!
    今天,西諾君就給大家講講日本最具代表性的建築景觀之一——鳥居。鳥居是日本神社建築物,是日本文化的代表性符號之一,傳說是用以區分神域與人類所居住的世俗界,算是一種結界,代表神域的入口。日本人認為鳥類是人類靈魂的化身,為了避免邪惡的鳥飛進神聖的神社,因此在神社前修建了鳥居,讓鳥兒們只停留在神社前。
  • 日本與中國牌坊相似的鳥居到底什麼用途?有些鳥居竟然建在水中
    而在日本見到最多的就是神社,而且日本的神社不僅受中年人、老年人的歡迎,很多年輕人也喜歡去參拜。一些年輕的情侶或者小姑娘也會去參拜,希望自己能終身幸福,遇到一個如意郎君。說起神社就會想到另一種建築,它就是鳥居。很多人都分不清「鳥居」和「神社」,有些人以為「鳥居」才是神社的主要建築,而「神社」則充當鳥居的作用。鳥居其實就是位於神社的大門口,屬於神社的附屬建築。
  • 神社鳥居——日本的標誌性文化特色
    今天的文章開始前,很有必要和大家科普一下兩個名詞:「千本」和「鳥居」。首先,說說千本。在中國一樣,量詞的分類有很多,比如:一把,兩個,三張,四副等等,在日本也有相應的量詞。而「本」就是其中之一,它表示細長條的東西,如果類比的話,「本」其實就相當於中國的「根」、「條」、「支」等。
  • 水田,鳥居,狐狸——日本動漫中的「稻荷神」信仰
    在日本,很多從事農事的人們都信奉稻荷神,據不完全統計,在日本,光是神社就高達8萬多個,而關於稻荷神的神灶就有3.2萬個。其中最有名氣的要數日本京都市的伏鑑稻荷神社,在這座神社中,可以看見各種各樣的狐狸雕塑,在每一年都會舉行稻荷祭和歲旦祭等多種祭祀活動。
  • 日本國內最大水上「鳥居」正式竣工
    圖中紅色建築物為「鹿島神宮鳥居」【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產經新聞》6月2日報導,位於日本茨城縣鹿島市北浦湖上的日本國內最大水上鳥居(鳥居:一種類似於中國牌坊的日式建築,常設於通向神社的大道上或神社周圍的木柵欄處),鹿島神宮鳥居於1日正式竣工,對外開放。
  • 日漫追番黨必看,日本的鳥居究竟是啥?
    鳥居,簡單來說就是日本傳統宗教文化中神仙和人之間的「結界」 ,是神域和人界之間的界限。穿過這扇「門」,就意味著到了神居住的結界內。簡稱:上天。傳說中的這個支架就是第一個鳥居。3、鳥居的結構鳥居一般為原木色或朱紅色,古代日本人認為朱紅色能帶來溫暖和陽氣,還可以像僧侶的結界一樣驅散惡魔。大多數鳥居的主要結構由兩根柱、柱上的笠木和島木、插入兩柱間的貫三部分組成。
  • 作為日本文化的代表性標誌之一,鳥居到底是什麼
    作為日本的代表性標誌之一,鳥居的造型鮮明,令人印象深刻。但日本的鳥居多如牛毛,且長相相似,除顏色和材質外,很難看出其他區別,但如此引人注目的鳥居究竟有什麼含義呢,讓我們一探究竟。要說起鳥居,鳥居總伴隨著日本的神社出現,讓我們先從日本的神社文化說起吧。神社,其實是日本本土宗教,神道教所信仰的神居住的地方。神道教是一個多神論教派,他們認為世間萬物,只要是對人類有過幫助的,都能被尊為神道教的神。
  • 日本最美建築:千本鳥居,有人認為起源中國,也有說是印度
    鳥居,是日本神社的附屬建築,雖為附屬建築,但顏值非常高。它類似我國的牌坊,代表神域的入口,用於區分神棲息的神域和人類居住的世俗界。最有名氣的鳥居要屬京都伏見稻荷大社的千本鳥居(如圖)。踏入鳥居意味著進入神域,之後所有的行為舉止都應特別注意,不可世俗。關於鳥居的起源,有多種觀點,但目前都沒有得到考古學證實。有人認為它源自神話《古事記》,有人認為它源自某種建築,除了中國牌坊,還有日本本土冠木門起源說,更有甚者認為是與印度牌坊有關。但個人覺得,日本鳥居很像我國牌坊。鳥居的主要結構由兩根柱、柱上的笠木和島木、插入兩柱間的貫三部分組成,有的上面還掛有題字牌匾。
  • 日本的「鳥居」並不是鳥居住的地方,而是通往神域的入口
    在去日本旅遊前,我總聽朋友說日本有很多鳥居,非常值得一看。我很納悶,養鳥的地方有啥好看的!現在想想,真覺得自己好笑,居然把「鳥居」想像為鳥居住的地方,實際上鳥居是代表神域入口的一種建築。而要欣賞鳥居,最不可錯過的便是位於京都伏見稻荷大社的千本鳥居了。
  • 在日本看了那麼多神社,可還不知道「鳥居」是什麼?
    京都·「伏見稻荷大社」·千本鳥居從「伏見稻荷大社」、「東照宮」、「明治神宮」再到「八坂神社」……作為通往「神社」、「神宮」、「大社」的必經之路,我們在日本見過太多太多「鳥居」。但「鳥居」到底是什麼?「鳥居」(日語:鳥居/とりい Torii),根據「日本國會國立圖書館」提供資料顯示,「鳥居」為神社建築的一部分,屬於「門」的分支。「鳥居」也是日本文化的代表性符號之一。
  • 聽說過日本的鳥居嗎?原來是這麼回事
    鳥居的起源眾說紛紜,說法不一也沒有得到確切的結論。傳說有一種鳥為了將天照大神從天巖戶中呼喚出來,在神的面前放置了一個能使鳥停下的木頭,這一點與中國佛教中的華表、鳥竿、牌樓以及朝鮮半島的紅劍門,以色列的移動型神殿,雲南省和緬甸交界處居住的阿卡族的村門等都有異曲同工之妙。
  • 不用擠千本鳥居,日本南部這個人少景美的神社,可以隨意打卡拍照
    「鳥居」是日本的一種神社建築,代表了神域的入口,進了鳥居就代表進入了神的領域。關於日本鳥居的照片裡我們看的最多的就是日本伏見稻荷大社的千本鳥居了,不過這個地方就跟國內的故宮一樣,遊客每天人山人海,想拍攝一張單人的照片需要等很長時間呢,而在日本南部九州長崎的諏坊神社,我第一次來到這裡的鳥居的時候,基本上全天都是沒人的。
  • 日本東京最大綠地,鳥居卻曾遭雷擊,日本人去臺灣找到千年木重建
    它吸引外國遊客的另一大理由,就是在這裡能看到日本人舉辦傳統婚禮,日本新娘穿著白無垢,周邊有白衣紅裙的巫女引領,前面打折扣傘,新郎新娘緩緩而來,就像是穿越到了日劇裡。參觀明治神宮是免費的,如果你運氣好,一天甚至能看到幾場日式婚禮。那日和爸媽搭乘地鐵,搭乘地鐵前往神宮。我指著門口的鳥居大喊:「看啊,這就是明治神宮的入口了,這個鳥居非常出名呢!」
  • 日本的熱騰騰的拉麵,明治神宮的祭祀儀式,杉木建造的鳥居
    在日本拉麵算是非常普遍的大眾速食飯之一,價格基本在750-850日元之間。宵夜後回到酒店休息,第三天的行程結束。第四天一早,來到明治神宮——祭祀日本明治天皇的神社。明治天皇在位期間掀起的「明治維新」運動讓日本邁出了走向世界強國的第一步,是日本歷史上極有作為的天皇之一,同時他也是讓日本走上帝國主義和武裝侵略道路的始作俑者。明治神宮初建時園內有365種樹木,多達十數萬株,在50年內就形成了自然林。林蔭掩映,鬱鬱蔥蔥,甚是好看;天然氧吧,空氣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