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抑鬱共生的我們,要怎樣面對和克服抑鬱症?

2020-11-27 瀟湘名醫

>

南方網訊(記者/郭昊奇)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精神衛生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球抑鬱症患病人群累計超過3.5億人,中國是抑鬱症疾病負擔較為嚴重的國家之一,約有5400多萬人患有抑鬱症。孤獨、焦慮、抑鬱正成為現代人的常態,但抑鬱症卻絕不是一個現代疾病,相反,它其實有著悠久的歷史,並且深入參與並改變了人類的社會進程。

日前,國內引進的第一本關於抑鬱症歷史的圖書《從犯愁到解愁:抑鬱症的歷史》由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深入介紹了從古典時期到現代,人們對抑鬱症的認知歷程以及抑鬱症治療方法的發展。11月21日下午,廣東人民出版社聯合《新周刊》硬核讀書會,在扶光書店舉辦了一場氣氛熱烈的新書分享會。

分享會請到了《最強大腦》中國戰隊聯合領隊、華南師範大學心理學攸佳寧教授,和廣東人民出版社編輯鄭薇一起,和讀者分享關於抑鬱症的一切。

鄭薇編輯結合《從犯愁到解愁》一書,向讀者介紹了人類歷史上不同時期對於抑鬱症的認識,以及抑鬱症治療方法在歷史上的不斷進步。攸佳寧教授則把眼光從歷史拉回現實,從專業角度向現場讀者介紹了抑鬱症的診斷標準,以及我們為什麼會得抑鬱症的原因。而對於如何應對和治療抑鬱症,攸佳寧教授敏銳地指出,除了求助專業醫生,接受心理和藥物的治療之外,抑鬱症患者自助的重要性。兩位嘉賓也討論了抑鬱症和性別的關係、抑鬱症和社會發展之間的關係等話題。嘉賓們的精彩觀點,讓現場讀者都大受啟發,加深了對如何應對抑鬱症的了解。

分享會現場的讀者以關注抑鬱症的年輕人為主,甚至有讀者在知道分享會訊息之後,坐飛機遠道而來,參加這場新書分享會。在對談結束後,現場讀者也踴躍提問,對於如何減輕自己的抑鬱症狀,以及如何幫助身邊抑鬱的人,攸佳寧教授都從專業的角度給出了中肯的建議,讓希望走出抑鬱的讀者都得到了滿意的回答。

《從犯愁到解愁》這本書和此次新書分享會,都讓我們看到,抑鬱症並不是人們想像的那樣可怕可憎,令人心生恐懼。在時間的長河裡,無數人在承受著同樣的痛苦,人類和它的鬥爭也從來沒有停止過。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醫學的不斷發展,以及對抑鬱症了解的不斷深入,人類一定可以更好地控制它、戰勝它,擁抱生活裡的更多美好。

>

【來源:南方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正確知道抑鬱症和焦慮症,每個人都可以克服抑鬱和焦慮心境
    每自個都可以克服抑鬱和焦慮心境,正招知道抑鬱症和焦慮症心境是人類關於各種認知目標的一種心裡感觸或情緒,是我們對作業、學習、日子環境以及別人行為的一種情感領會。心境分為活潑心境和低沉心境。活潑心境又稱正面心境,首要體現為愛、愉悅、滿足、驕傲等,使人感到有決心、有期望、充溢活力;低沉心境又稱負面心境,首要體現為憂慮、哀痛、苦楚、驚駭、嚴峻、焦慮等,過度的低沉心境會對人的身心構成不良影響,嚴峻時可以打開為抑鬱症和焦慮症等。
  • 抑鬱和抑鬱症
    她很想快速回到昨天平靜的狀態,但壞情緒的再一次襲來,讓她更加的焦慮不安和無助。昨晚的一切如常,昨晚的曙光乍現,很快的又被打回了原形。也讓我開始了解抑鬱和抑鬱症的區別:抑鬱是心情不好,是一種心境障礙;抑鬱症是對生活中的一切喪失了興趣和基本欲望,是一種精神障礙。
  • 面對抑鬱,我們該怎麼辦?
    隨著近來「網抑雲」的火爆,抑鬱這個名詞也隨之走進了公眾的視野之中。那什麼是抑鬱症呢?這個名詞為什麼變得如此火爆?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抑鬱情緒並不少見,我們每個人在遇見一些事情之後,特別是對自己有打擊的一些事,就會產生低落,悲觀的情緒,對未來有種無助的感覺。這對我們來說其實正常的。
  • 抑鬱症首選藥物 抑鬱症是聰明病 面對抑鬱症我們要如何做
    抑鬱症形成原因 過度的壓力是導致抑鬱的原因:工作壓力、過度的生活壓力會導致抑鬱、抑鬱、無助、出現自責和其他負面情緒,這是導致抑鬱的常見原因
  • 抑鬱和抑鬱症是一回事嗎?
    可工作帶來的成就感依然抵擋不住抑鬱的侵襲。我們總能不時看到有人因抑鬱而離世的消息。今年2月24日,韓國年僅23歲的藝人素真疑因抑鬱症跳樓自殺;去年8月,美國喜劇演員羅賓·威廉士在寓所因抑鬱症自殺;4月1日就要到了,這一天,很多人還會懷念因抑鬱症而跳樓自殺的張國榮。抑鬱症的魔爪不僅僅伸向明星們。世界衛生組織研究顯示,全球抑鬱症年患病率約為11%。
  • 怎樣克服抑鬱情緒?(要活得開心點哦!)
    前幾天小七寫了一篇關於抑鬱症和抑鬱情緒的文章,俗話說「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百」!所以,今天小七為大家搜集了一些關於克服抑鬱情緒的小技巧,一起來看看吧!適當的哭一場。在悲痛欲絕時大哭一場,可使情緒平靜。哭是解除緊張、煩惱、痛苦的好方法。眼淚能把有機體在應激反應過程中產生的某種毒素排出去。
  • 抑鬱症和抑鬱情緒
    抑鬱症,是一種病,是一種精神疾病。病因還在研究當中,但是人們遇到挫折或者經歷重大變故,也可能會導致抑鬱。尤其是女性和精神疾病家族史的人,曾遭受過虐待或忽視的人群,易得抑鬱症。(當然這並不絕對)抑鬱情緒,顧名思義,他只是一種情緒。正常的抑鬱情緒不是抑鬱症,正常的抑鬱情緒不是抑鬱症,抑鬱情緒≠抑鬱症,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 抑鬱和抑鬱症的區別
    什麼是抑鬱?抑鬱是一種情緒。抑鬱加狂躁,時間久了會怎麼樣? 答:時間長了,可能會變成雙向情感障礙。有時候會對任何事物沒有任何的興趣,有時候會特別的亢奮,情緒的高漲和低潮配合的不是很穩定 心理學常用3低(抑鬱情緒)3無(抑鬱症) 來區別抑鬱狀態和抑鬱症。1.情緒低落 ,喪失了對一個東西的興趣,開心不起來。
  • 暢銷書作家、抑鬱康復者馬特·海格:走出抑鬱,先學會面對
    他在自己書中序言寫道:13年前的我絕對想不到會有今天沒錯,每個走出抑鬱症的朋友都不知道自己可以如此勇敢,只有走出痛苦,我們才知道原來自己可以這樣勵志。書中詳細介紹了馬特·海格對抑鬱的見解以及自己如何走出抑鬱的過程。
  • 抑鬱症和抑鬱情緒的區別,其中抑鬱情緒每個人都有
    這位重度抑鬱症患者勸大家得了抑鬱症不要怕,他稱抑鬱症為「精神感冒」,和我們平時身體感冒一樣,這只是你的精神感冒,呼籲大家一定要去看專業醫生和專業心理諮詢師,只有經過專業的幹預和治療才能控制以及治癒這個惱人的「精神感冒」。目前我國抑鬱症人口達到9000萬人,平均十個人裡面就有一個人被抑鬱症所困擾。
  • 面對抑鬱,我們該怎麼做?
    ,只有我自己知道,我累了」看多了這些留言,才知道,抑鬱,真的離我們很近! 01前一段時間,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故事,主人公患有抑鬱症,每天過的生不如死,但還是要微笑面對家人、朋友、同事,工作上也經常被領導罵,效率也大不如以前。
  • 幫助抑鬱無助孩子找回興趣和活力的方法
    我聽說孩子也有得抑鬱症的,我家的而孩子是不是得了抑鬱症呢?每個人都可能抑鬱抑鬱的原因非常簡單:生活沒有按照自己的意願發展。當孩子無法確認父母的愛時會抑鬱,感覺自己非常無能,對自己感到失望、挫敗會抑鬱,在和朋友相處得不融洽時會抑鬱,在即便繼續做下去也沒有任何用處、毫無意義的時候也會抑鬱。
  • 如何克服自卑和抑鬱,做一個自信和樂觀的人
    上一篇我們談到了如何應對挫折和焦慮,現在我們來看看,如何克服自卑和抑鬱,做一個自信和樂觀的人。 或者,當自己取得一定成果時,獎賞和犒勞一下自己。 過度的受挫、焦慮、自卑和憂傷,都容易引發抑鬱。抑鬱會讓你的情緒低落,精力衰退,嚴重影響你的工作和生活,更嚴重一點還可能會導致抑鬱症。
  • 抑鬱發作和抑鬱症有什麼區別?
    快感缺乏是嚴重抑鬱發作中最為典型的特徵性症狀。如果不予治療的話,每次重性抑鬱發作的平均持續時間大概是4-9個月。抑鬱症,也可以稱之為「抑鬱性障礙」,根據症狀的頻繁程度、嚴重程度以及時間的不同,抑鬱性障礙也有多種類別。大家平時口中常說的抑鬱症,普遍指的是「重性抑鬱障礙」(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 科普|抑鬱症和抑鬱情緒的區別
    預計到2022年,抑鬱症可能超過癌症,成為僅次於心腦血管病的人類第二大疾患。但是在生活中,我們很多人對抑鬱缺少基本的認識,一般抑鬱情緒和抑鬱症是有區別的,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02嚴重程度一般抑鬱程度較輕,抑鬱症的抑鬱程度嚴重, 並且影響個體的生活、學習和工作,無法適應社會,影響其社會功能的發揮,更有甚至會產生消極的自殺言行。
  • 抑鬱症低齡化 「厭學」和「抑鬱」有區別
    王任昌說道,青少年抑鬱症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他們的成長,因此對青少年抑鬱症的治療一定要及時、徹底。作為家長,在對青少年抑鬱症患者的日常照顧上要更加仔細。達州市中心醫院精神心理科主任王任昌指出,抑鬱症其實是一種疾病,有70%左右是大腦神經遞質出現異常,是生物學因素的作用,30%是外界精神壓力。
  • 因抑鬱而自殺?​面對抑鬱症自殺的陰霾,我們能做哪些哪些鬥爭?
    我們曾經接受過上百位抑鬱症患者的諮詢,也曾突然和正在溝通的患者失去聯繫。但其實,沒有人是突然自殺的。換句話說,如果你已經患上抑鬱症,即便你恢復到正常的生活,知道自己對周圍人而言是有價值的,但你卻無法感受到。因此,抑鬱症患者善於用微笑或者正常的生活偽裝自己,以免讓身邊的人為自己擔心,最後在承受不住的時候,選擇死亡。這是很多抑鬱症患者的想法。抑鬱症患者往往承受著我們不能想像的痛苦。那些「矯情」的話,可能是抑鬱症患者最後的「求救」。
  • 科學和實驗證明,這5種方法可以幫助你克服抑鬱症
    當然,這篇文章不會把易感人群的特徵羅列出來,因為抑鬱症的成因本身就很複雜,不是因為單個因素造成的。今天想要分享的,是來自一本名為《抑鬱症的治癒:不使用藥物戰勝抑鬱症的6步法》(譯名)的書。作者在書中實際列出了6種可以在克服抑鬱症上起到作用的方法,我挑選了其中5個方法,因為他們更加適合我們實際操作。
  • 心理話‖「我抑鬱了」,是抑鬱症的前兆嗎
    我本來就是一個心裡藏著事的人從小受了委屈都是自己吞,也沒人關心我我以為有了家庭,有了他,有了孩子,一切都會不一樣結果生活還是一團糟糕像冬天裡霧蒙蒙看不到路等不到陽光一樣沒有希望看不到盡頭的日子,我抑鬱了
  • 抑鬱情緒和抑鬱症的區別在哪裡?千萬別自己嚇自己了
    抑鬱情緒和抑鬱症是有區別的!千萬別搞混淆了! 今天這篇文章其實就是跟大家講解講解一下抑鬱情緒和抑鬱症的區別,以便掃除大家內心的盲目和緊張。所以,我們就不能去定義自己的抑鬱情緒就是抑鬱症,一旦去這樣認為或者定義,那麼這就會在無形之中給自己施加很多的心理包袱和壓力,得不償失,心靈也會遭受很大的創傷。抑鬱情緒是短暫的,是可以在短時間裡扭轉的,亦不會影響自己的生活與工作,那麼這種低落的心境,頂多就是一種抑鬱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