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預告 | 油畫系第三工作室創作課程匯報展之「改造名畫」

2021-02-15 第三工作室by廣州美院油畫系

創作課匯報展

 ——名畫改造

        本次創作課的主題是改造名畫。這次課程實際上是油畫語言課的延伸,在自己已掌握和熟悉的語言基礎上,來再讀名畫。題為改造,是想讓學生轉換一下角色不要站在歷史的既定評判上被動學習,而是可以站在自己的角度和出發點上來對名畫進行重新認識和學習。每位同學通過已知的、翻閱查詢到的和網絡搜索到的資料來確定一幅名畫,要求先帶有批評的眼光來提出改造的方案,這幅名畫鎖定為並不符合自己的固有審美標準或價值取向,又值得自己去挑刺的作品。在這裡,就包括了兩條學習的線索,一條是這幅名畫的史學價值,一條是學生自己的語言深入推敲。根據不同的切入點來進行思考和挖掘,呈現出手作和思想的多元性。通過對名畫的步步分析,通過對其提出的各種假想和改造方案,來梳理和推敲自身語言的可能性。換一種方式,學習美術史的同時鞏固油畫語言。最後展覽的展現方式從筆記本裡的文字分析和記錄,再到改造的方案、手稿和草圖,到最後的改造成果,邏輯和形式都比較清晰和多樣。


                                                                                                                              ——  指導老師:陳子君

展覽名稱:改造名畫

開幕時間:2018年10月22日    15:00

展覽時間:2018年10月22日至2018年11月5日

展覽地址:廣州市番禺區廣州美術學院大學城校區E棟704油畫系第三工作室展廳

指導老師:陳子君

策展人:彭詩怡

主辦: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


    

      心理學家西格蒙特·弗洛伊德認為,以「唯我原則」為核心的欲望與衝動等生物本能,是人類的原動力之一。

       對19世紀貧窮的農民來說,秋收的時候不放過田地裡任何一粒遺漏的的糧食,是一種基於對生活物質需求的欲望;對21世紀衣食不愁的人們來說,哄搶側翻貨車的貨物,同樣是為了滿足某種物質需求上的欲望。

       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兩者都是作為生物對食物的需求、作為人對財富的佔有的欲望表現;從社會學的角度出發,前者是在生產力低下的落後社會環境中,平民階級對滿足自身生活基本物質需求的表現,後者是在生產力發達的現代社會環境中,在滿足了基本物質需求之外,人們對更多財富的佔有欲望的表現。

       兩者之間,不止有不同時代生產力的差異所造成的行為的相異,更提出了一個當下在生產力發達、人們物質生活豐富之後,社會整體在非物質層面的建設缺失的問題。而基於以上思考過程,我以法國藝術家讓·弗朗索瓦·米勒於1857年創作的《拾穗》為原型,畫了這幅同名為《拾穗》的畫。

——梁啟康

梁啟康  《改造名畫——拾穗》 100x70cm   布面油畫

    

       我選擇的名畫是畢卡索的《格爾尼卡》,因為它極具情節性和戲劇性,也是我一直在尋找和追求的。在《格爾尼卡》中,數條直線將畫面分割成幾大塊,也活生生切割在物體身上,加上人物造型通常是不完整的,相互疊加,相互衝突地構成著整個畫面。這張灰黑色的畫給我一種很強的壓迫感,與絕望,讓我喘不過氣來。

       於是我做出了改造方案,我打算強化它的畫面氛圍,打破原有的畫面分割與空間的局限性,在人物造型的處理上相對更自由,通過強烈的肌理感和對比關係來突出那種割裂,憤怒的情緒。跟原畫劇情不一樣的是,我的《格爾尼卡》不是受害者聯盟,而是更鮮活,更直接的憤怒的力量。

——彭詩怡

 彭詩怡 《改造名畫——格爾尼卡》 80x120cm   布面油畫

     

       杜尚的《下樓梯的裸女》這幅作品中運用的語言是一種重疊的、破碎的人形疊加。這對於我最近一直描繪的主題在語言上可以相互呼應。在我最初的語言探索中對於如何能把人物一層一層的疊加在一起,相互覆蓋又相互滲透的手法存在疑惑,後來我找到了一定的手法。杜尚的這幅作品可以給我更多的啟發,也希望通過對這幅作品的「再改造」可以對我目前的語言有進一步探索。

——駱惠琴


駱惠琴  《改造名畫——下樓梯的裸女1》50x100cm   布面油畫

駱惠琴  《改造名畫——下樓梯的裸女》 30x70cm   布面丙烯


賴崇鋮 《改造名畫——無題》

50cmx40cm ,布面油畫, 2018

喬櫟仙 《改造名畫——The Red Madras Headdress》

50cmx60cm,布面油畫,2018

易嘉誠 《改造名畫——農民之舞》

40x60cm ,布面油畫 ,2018

 

陳思鈿 《改造名畫——女人》

50cmx60cm,布面油畫,2018

李懿《改造名畫——構成第4號》

 60cmx80cm, 布面油畫, 2018

張文靜《改造名畫——大宮女》

 45cmx80cm, 布面油畫, 2018

彭國逸《改造名畫——同情》

 40cmx50cm, 布面油畫, 2018



THE END

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第三工作室展覽動態以及各類藝術資訊,交流學習,共同進步,藝術求知之路的意識載體與理想集結地。了解更多,長按關注↓↓↓  

相關焦點

  • 【視頻】解讀「師嚴道尊——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第三工作室教學研究展」(六位教師訪談)
    各系工作室的系列教學展,其實是在梳理中央美術學院的教學史。「師嚴道尊——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第三工作室教學研究展」從藝術思想到教學方法再到作品圖像,儘可能貼近史實,用史料追尋其產生的緣由,發現背後的矛盾和衝突,並以「民族風格、中國氣派」「建構油畫藝術的中國學派」「立足傳統、面對當代」三個單元作為敘事結構,脈絡清晰地呈現出第三工作室教學的歷時展開和創作的廣泛維度。
  • 「師嚴道尊」和「意義的回歸」同展——中央美院油畫系梳理建校百年教學和創作成果
    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作為建校以來歷史最長的專業教學單位之一,其教學發展及教師的創作、科研都得到了學校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在經歷了逾一年半的策劃、籌備工作後,由中央美術學院主辦、央美造型學院和美術館承辦的「師嚴道尊: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第三工作室教學研究展」及油畫系和美術館承辦的「意義的回歸: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教師進行時」雙展於10月12日下午同時啟幕。
  • 中國美院油畫系學姐為你講述不一樣的國美讀研生活
    很幸運,我應屆考上了國美的造型專業並選擇了油畫系第二工作室,三年後又如願考上了本工作室的研究生。油畫系是以研究油畫媒材作為主要繪畫創作手段的專業,追求中西融合、兼容互補,藝理並重、多元並舉、融匯創新的學術思想。
  • 在線展覽 | 惠州地方文化採風創作實踐課程匯報展
    惠州地方文化採風創作實踐課程是美術學(師範)專業的實踐教學課程,也是基礎課程之一。
  • FINE ART工作室作品匯報展
    以下為FINE ART工作室部分學員兩個課程的作品展示。 曾先後畢業於河北師大美術學院油畫專業獲文學學士學位、中央美院壁畫系碩士研究生課程助教班、中央美院第九屆油畫創作研究班,中央美院材料藝術工作室訪問學者。
  • 【線上展覽】廣西藝術學院美術學院油畫系2020工作室年展系列:油畫第四工作室年展
    複課後大部分的同學們比平時更珍惜油畫賦予的快樂,課餘時間在教室的時間多了,探求更好的繪畫語言,修正自我的研習方向更主動,但少部分同學似乎還沒有走出「疫情」期間遺留下的消極情緒,希望通過工作室年展調動起積極向上的心態,尤其是17級即將畢業的小夥伴而言,出色完成畢業創作給社會和自己一個滿意的答卷,是你們必須要做好的事情。
  • 展覽| 戴卓群,站在藝術家創作的立場上看待策展
    原創 裴剛 雅昌藝術網 收錄於話題#人物19#藝術133#展覽51「我是靠直覺、感性先導來策展的。我對混雜的狀態很感興趣,不喜歡歸類和框定。我希望藝術家的創作保持著不清晰的,混雜的鮮活狀態。」在戴卓群看來,他的的策展方式,不是理論先行的,而是尊重直覺的感受。
  • 「展訊」詩畫浙江丨浙江省群星美術寫生匯報展
    策展人:李雲雷展覽預告:浙江省群星美術寫生匯報展近年來,浙江省文化館在省文化和旅遊廳的關心支持下,充分發揮全省各地歷史人文和生態資源的特色優勢,推出「詩畫浙江」浙江省群文美術寫生創作系列活動,以文化為靈魂、旅遊為載體,促進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助力「詩畫浙江」建設。
  • 陳桂香教授工作室學術邀請展開展 99幅作品亮相
    來參展的市民認真欣賞油畫(南海網記者陳望攝)  南海網海口6月19日消息(南海網記者陳望)6月19日,「傳承·發展」——陳桂香教授工作室學術邀請展在海南省博物館舉行,共展出了陳桂香教授和  陳桂香教授在接受南海網記者採訪時說,把這個展覽冠以傳承•發展,是因為美術教育是傳承和發展的詮釋。美術學不能不講傳承,這還不夠,最終還必須在傳承的基礎上化為自己的樣式,這就是發展。她的許多畢業出去的學生都能以一技之長為社會服務並有所作為,這是令她個人寬慰的。
  • 海水正藍—閆平油畫作品展精彩開幕
    由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中共威海市委宣傳部、中共環翠區委宣傳部主辦,環翠區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環翠區文學藝術聯合會、環翠區孫家疃街道辦事處、威海伴月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半島美術館、方圓美術館協辦的《海水正藍》—閆平油畫作品展暨工作室啟用儀式於
  • 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與廣西藝術學院美術學院共建紅色1+1活動
    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直屬黨支部在中國紅軍第八軍軍部舊址考察油畫系直屬黨支部《紅色1+1》黨建活動,是推動建設具有鮮明中央美院特色黨建體系的一次成功實踐。黨員教師用藝術創作和現場教學致敬前輩先烈謳歌新時代,既秉承油畫系優秀學術傳統又創新紅色主題創作模式,開啟了油畫系直屬黨支部特色黨建新篇章。
  • 招生丨浙江當代油畫院名家工作室——耿鑫風景油畫研修班招生啦
    為提高國內油畫專業人員和愛好者風景寫生與創作能力,浙江當代油畫院特推出——名家工作室之"耿鑫油畫風景研修班教學理念:1、工作室強調繪畫基礎技法和主體審美意識提高相結合的訓練,注重寫生與創作關聯關係之探索。2、針對學員個性稟賦因材施教,注重在寫生中對個人個性語言的挖掘與培養。3、強調寫生創作的現場感,寬展學生思路,訓練學員如何將自然色彩轉化為畫面色彩,培養學生具象或抽象繪畫語言的提純能力和畫面構成能力。
  • 展覽預告|泰安市美術館館藏精品展
    泰安市美術館利用自身資源,採取多種渠道,通過舉辦展覽、寫生活動、社會捐贈等多種形式拓展藏品資源。為進一步活化泰安市美術館典藏作品,深入挖掘和傳播藏品的文化藝術價值,用名家名作來梳理和呈現地域文脈的風採,特推出此次館藏精品展。
  • 藝術遇見科技 四川音樂學院實驗藝術學院成果匯報展「出山」
    1月5日,「出山·四川音樂學院實驗藝術學院2020成果匯報展」(以下簡稱「匯報展」)正在四川音樂學院本部南校區開展。展覽由四川音樂學院實驗藝術學院主辦,周思源擔任藝術總監,王文、田野、白小墨、林印吉擔任學術支持,鍾舒擔任策展人,黃佼擔任策展執行。參展藝術家包括周思源、田野、白小墨、林印吉、夏凡、鍾舒、陳意、魏盛傑、王妍力、張晉、徐靜平、易加義(持有者)、徐寶(設計)、張唯義(製作)、熊周藝。
  • 【展覽】世紀歸鴻——天津美術學院辦學110周年教師作品展
    2016 年 《新加坡雙年展》——新加坡國家美術館,2016 年 夏季達沃斯新領軍者年會主會場,獨立藝術展出項目——天津梅江會展中心,2016 年個人展覽《湖畔·花園——鄧國源西太湖水墨、裝置作品展》——常州西太湖美術館、劉海粟夏伊喬藝術館,2016 年個人展覽《在花園——鄧國源當代藝術巡展》廣州 53 美術館——大型裝置藝術展,2015-2016 年個人展覽《在花園——鄧國源當代藝術巡展》東莞 嶺南美術館
  • 唐小雪 中國美術學院繪畫藝術學院油畫系
    唐小雪1993年生於湖北武漢2011~2015年 中國美術學院油畫系第一工作室 本科2015~2018年 中國美術學院油畫系第一工作室 碩士3.2013年油畫作品《花語》參加世紀之星展覽並出版.4. 2014年中國美術學院」國美英文微電影大賽」獲二等獎.5.2014年油畫作品《回望》參加」九月 人文—浙江省油畫作品展.」
  • ...封治國作品「新學院主義|全國70後油畫學術邀請展」推薦藝術家-1
    年 事實之禁地:白蒂作品展/柏林邁克舒爾茨畫廊2018年 白蒂與彭克跨越半個世紀的對話/德勒斯登美術館2017年 內觀之境:白蒂作品展/維也納藝術論壇美術館2016年 不止於此——白蒂作品個展/今日美術館2015年 白蒂作品個展/迪克宮博物館獲得榮譽2019年 獲得中國文聯青年文藝創作扶持計劃資助項目
  • 任志忠、唐偉民、王劍鋒作品 「新學院主義|全國70後油畫學術邀請...
    1991年從中國美術學院附中保送進入中國美術學院油畫系學習,2008年獲教育部首屆藝術碩士學位,2015年進入全山石油畫高級創研班深造,2017年進入文化部國家主題性美術創作研究班,參與國家重大題材美術創作的學習和實踐。現為中國美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油畫系第二工作室主任。
  • 遠洋樂堤港空中美術館舉辦「綻放」展覽,解讀當代藝術的全新語境
    2014年進入雕塑系金屬方向工作室2017年考入天津美術學院綜合藝術系 自由藝術研究方向碩士部分展覽2019傾巢計劃,零藝術空間,北京2018西部實驗藝術大展,《渡口雕塑展》,天津「邏格斯」三人群展,今日美術館,北京第三屆牆報藝術家展,獲優秀作品獎,北京2017《你好,憂愁》系列作品參加《天津市濱海杯》榮獲雕塑銀獎,現為天津市濱海文苑美術館館藏作品。
  • 藝術賞析:王玉華是王玉萍老師油畫二工作室研究生
    王玉華,藝名:麗然,1986年生於煙臺海陽,2006年考入山東藝術學院,師從毛岱宗老師油畫三工作室。2010年應屆考入王玉萍老師油畫二工作室研究生。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2014年油畫作品《女青年》入選第十二屆全國美展優秀作品省展,並在山東省美術館展出。作品連續三次入選齊魯風情展,並獲優秀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