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腳線這種小項目,是裝修過程中容易忽略的小細節。它既有存在的功能性,也有提高整體裝飾效果的美觀性。它的做法有很多,不僅有其他方法和材料能代替,而且有一種做法甚至不用做踢腳線。
踢腳線,顧名思義,就是剛好是腳能踢到的地方,可以避免弄髒牆體,踢腳線的材質多是容易清洗的,相對於清理牆面會更方便。而且減少牆體底部收到的外力衝擊,加固牆體。
鋪地磚或者鋪踢腳線的工序完工後,整個空間的牆邊都會預留一些空隙,因為瓷磚或木地板在熱脹冷縮的過程中,是需要這些空間的。但是如果直接把伸縮縫暴露出來,不但容易積灰的,而且也沒有美觀性。踢腳線正好是可以遮蓋住這些縫隙,保證了美觀性。
有部分室內設計因為環境要求,在裝修中電管不能走地,而且沒有造型天花的時候,為了隱藏這些線管,一般是藏在踢腳線裡面的,既安全又美觀。
當然,以下幾種情況是可以不做踢腳線的。
1.自流平地面
自流平的施工手法就不需要擔心地面縫隙了。但是自流平的施工價格相對會昂貴,施工也比較麻煩。施工環境沒有達到要求,就容易出現水紋、花斑等問題。
2.飾面板
裝修中如果牆面是採用飾面板裝飾,就不用考慮做踢腳線啦,飾面板在設計上能夠凸顯出裝飾效果,設計感爆棚,小戶型可以不用考慮這種做法,因為飾面板是有厚度的,小戶型做了飾面板,整個空間會顯得更小了。
3.金屬收邊條
娛樂場所或者休閒空間這種擁有大量過道的區域,大部分都是採用了金屬收邊條充當踢腳線,施工相對簡單而且更加時尚,辦公空間則大部分是採用的鋁塑收邊條搭配隔斷玻璃。
4.瓷磚牆壓地鋪貼
「牆壓地」的瓷磚鋪貼手法是可以不需要做踢腳線的。家裡的衛生間裡面沒有踢腳線,那就是因為這種鋪貼手法。 貼牆磚的時候把靠近地面的那塊位置先預留出來,接著鋪地磚。最後再用瓷磚嵌入,壓住地磚,不留縫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