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有幾種錯誤的帶娃方式,媽媽快點改正

2020-09-14 煜寶寶媽咪

對於很多新手爸媽來說,寶寶的出生讓他們既歡喜又緊張,面對這個小生命,他們沒有任何的經驗,雖然在帶娃的時候,寶媽們總是想給寶寶最好的,這樣的確是愛孩子,但是有時候可能會適得其反。

下面這四種錯誤的帶娃方式,請一定要及時改正了。

1、總是將寶寶抱在手裡

在寶寶出生後,有些媽媽或者長輩疼愛寶寶,總喜歡抱著寶寶,即使寶寶睡著了也抱著,還振振有詞說抱著好睡一點。這樣的做後果讓寶寶變得難帶,而且還影響骨骼發育。

而且隨著寶寶長大, 寶寶活動的範圍及自主性都有一定的增加。家長們要捨得放手,讓寶寶接觸和學會更多東西,所以家長要懂得理性愛孩子。

2、把屎把尿過早

有的寶媽為了寶寶能夠快點學會自己上廁所,往往會過早的給寶寶把屎把尿。其實寶寶的成長是有規律的,太早給寶寶把屎把尿的話,會給寶寶的泌尿系統造成很大影響,導致寶寶尿頻。長期下去,對寶寶生殖系統還會造成很大影響。

3、對於孩子走路急於求成

現在的家長似乎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先人一步,不管是說話還是走路,能夠比別的寶寶早一些,帶出去都覺得倍兒有面子。有些媽媽在寶寶9個月就開始練習站立,殊不知這樣做很有可能導致寶寶肢體不協調。

在寶寶學會走路之前,至少應該保證500個小時的爬行時間,那些被剝奪了爬行期的寶寶,因為缺乏鍛鍊,以後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多動等問題。所以說,凡事不能操之過急,特別是關於寶寶的成長,按部就班就好。

4、過分溺愛孩子,事事包辦

孩子是家裡的寶,尤其是現在的小孩,作為家裡唯一的孩子,至少有六個人圍著轉,即使父母有心想要鍛鍊一下孩子,也會受到不少阻攔,尤其是老人們,恨不得將孩子捧在手裡,事事操心、事事包辦,到頭來孩子沒有自理能力,等到察覺時,也許已經來不及了。

所以還在過分溺愛孩子的家長們,就放寬心讓孩子適當做做家務吧,不會累著他們的。

相關焦點

  • 老人帶娃容易出現的幾種錯誤方式
    有孩子以後最難的就是沒人幫你帶孩子。其實,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即使有老人幫忙,可如果老人的育兒理念和方法跟自己差異很大的話,也許會更難! 老人帶孩子有很多好處,但若你家老人屬於以下類型,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務必慎重,要多多與老人交流溝通。
  • 幾種錯誤的餵養方式,正在侵害孩子身體健康,家長要及時改正
    導讀:幾種錯誤的餵養方式,正在侵害孩子身體健康,家長要及時改正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幾種錯誤的餵養方式,正在侵害孩子身體健康,家長要及時改正!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新手媽媽坑娃十種錯誤帶娃方式,對寶寶的影響有多大,你中幾招?
    很多新手媽媽,在育兒上會有一些各種各樣的問題。今天呢跟大家一起看一下,十種錯誤的養娃方式,看看你的娃有沒有被坑過。第一、擠乳頭:有人說寶寶在剛出生的時候,男孩的乳頭擠一擠,以後就不會像女孩的胸一樣大,女孩子的胸擠一擠就不會讓她的乳頭凹陷,影響以後的餵奶,這是不是真的呢?
  • 用對這幾種方法,孩子不再犯同樣的錯誤
    家有「熊孩子」各種頑皮,確是令人很頭疼的事,衝孩子發脾氣是爸爸媽媽常有的事,稍微教訓一下,也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殊不知這會對孩子造成心理陰影,成為孩子心裡永遠的傷痛。我們應該端正心態,冷靜下來想辦法解決,引導孩子改變錯誤才是我們最想看到的結果,不是嗎?
  • 媽媽帶娃和奶奶帶娃,娃從「露西」變「翠花」,網友:這是親奶奶
    這不僅能夠培養和諧的祖孫關係,也能夠保證孩子能夠有更好的照顧。對於奶奶帶娃和媽媽帶娃方式的不同,很多人都十分有共鳴。看到孩子前後的表現,網友紛紛感嘆:這是親奶奶。媽媽帶娃和奶奶帶娃,方式大不相同章子怡曾在微博曬出女兒被姥姥帶的趣事
  • 幾種錯誤的哄娃方式,很多父母還在用
    幾種錯誤的哄娃方式,很多父母還在用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你是在哄孩子還是在毀孩子?幾種錯誤的哄娃方式,很多父母還在用!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哄孩子是父母必須做的事情。
  • 是新手媽媽還是經驗老手,從這兩種帶娃方式就能看出來
    文|秘籍君帶孩子這件事,既沒學校教,有時候又沒人帶的,這件事對於每位媽媽來說全憑悟性和經驗的積累,別看現在帶娃上街的媽媽那麼多,其實是新手媽媽還是經驗老手,從這幾種帶娃方式就能看出來。對孩子的態度上:「佛系」帶娃與「如臨大敵」就拿我這個正在帶二寶的人和剛生了她人生中一個寶寶的表妹來說,在對待自己小孩的態度上面,就有著明顯的差別,因為有了帶大寶的經驗,所以在帶二寶的過程中我就顯得放鬆了很多,平時帶娃上街的時候,把孩子放在嬰兒車裡,對孩子不會過分關注
  • 爸爸在家帶娃,媽媽不放心臨時查崗,看到這個畫面氣到倒仰
    當初我家寶寶剛出生的時候,喜歡趴在人身上睡覺,出生後頭一個月是媽媽幫忙帶娃,一個月之後媽媽走了,老公才有機會上手帶娃,也才敢讓他帶娃。寶寶趴在他身上幾分鐘,還當新鮮,時間長了就各種抱怨,這一天洗澡之後回到臥室他正在悠然自得玩手機,寶寶竟然趴在玩偶大象上,睡得怡然自得,這個畫面讓我笑了好久。
  • 娃跟著媽媽不長個,奶奶帶卻猛長,醫生:這錯誤很多家長都在犯
    小麗也是農村出身,不覺得農村老人帶娃有什麼不好,而且自己去看寶寶時,發現娃狀態很好小孩子的作息習慣大多會跟著身邊人變化,回到城市孩子逐漸與媽媽一樣養成了晚睡的習慣。醫生表示:這樣的錯誤很多家長都在犯,要儘早改正。
  • 家有新生兒,寶媽要避開這幾種錯誤餵奶方式,易致寶寶吐奶不舒服
    初為人母的年輕媽媽,在照顧小寶貝問題上容易特別的慌亂。看著眼前這弱小的寶寶,不知道怎麼樣去照顧他們,也不知道養育他們的過程中要注意哪些育兒問題。而寶媽要度過的第一關育兒難點就是如何給寶寶餵奶。餵奶關係到寶寶的成長發育,同樣,餵奶中不恰當的方式也會導致寶寶生命危險。
  • 「最懶小舅」沉迷玩遊戲,湊近一看,這帶娃方式讓媽媽哭笑不得
    導讀:「最懶小舅」沉迷玩遊戲,湊近一看,這帶娃方式讓媽媽哭笑不得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最懶小舅」沉迷玩遊戲,湊近一看,這帶娃方式讓媽媽哭笑不得!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老人幫帶娃父母要感恩,但是有些壞習慣,為了孩子還得勸老人改正
    現在的年輕人背負著巨大的生活壓力,不僅要掙錢養家,還要管教家中年幼的孩子,很多時候無法同時兼顧好家庭和事業,因此帶娃的事情不得不尋求老一輩人的幫助,父輩退休閒在家,含飴弄孫也是件幸福的事情,因此老人幫帶娃也就順理成章了。
  • 爸爸花式帶娃,腦洞有多大,帶娃方式就有多少種,媽媽看了氣笑
    導讀:爸爸花式帶娃,腦洞有多大,帶娃方式就有多少種,媽媽看了氣笑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爸爸花式帶娃,腦洞有多大,帶娃方式就有多少種,媽媽看了氣笑!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7個月孩子被爺爺哄出「腦癱」,這幾種錯誤哄睡法,你還在亂用嗎
    讓老人幫忙帶孩子,似乎已經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了,不少在大城市奮鬥的父母,為了不讓養育孩子影響自己的工作,多半會選擇把孩子留在老家,或者是請自己的父母幫忙帶孩子。然而,一些老人帶娃的方式很落後且缺乏科學性,有可能會傷害到孩子。
  • 讓姥姥帶娃,你後悔了嗎?有一種無可奈何叫做"媽媽的媽媽"
    "文 | 開心果媽媽(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老人帶娃,並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就算在過去那個窮苦年代,也有不少老人幫著帶娃。但是隨著後來獨生子女的增多,女性地位的提高,很多家庭對女兒,也多了許多的重視與心疼。因此,在如今,姥姥帶娃,也是非常常見的。只是,讓姥姥帶娃,你後悔了嗎?
  • 讓姥姥帶娃,你後悔了嗎?有一種無可奈何叫做「媽媽的媽媽」
    只因,她是孩子媽媽的媽媽,孩子是她女兒的女兒。 讓姥姥帶娃,你後悔了嗎?有一種無可奈何叫做"媽媽的媽媽" 姥姥帶娃,似乎已經是一件非常常見的事情了。而姥姥帶娃,其實出於的還是母愛。因為愛自己的女兒,所以不願女兒吃苦受累,想要多替女兒承擔些。
  • 秋季帶娃出行拍照,這幾種「搭配神器」可提升顏值,稱霸朋友圈
    帶娃出遊,拍照必不可少,其優勢做父母的都該知道1、為孩子的成長,留下紀念孩子成長的軌跡,除了在父母們的腦海中,也需要讓孩子自己記住。而記住的方式之一,便是「拍照」。帶孩子出遊時進行拍照,也是在記錄孩子的成長,為他留下紀念。2、出行過程,帶孩子長見識每帶孩子去一個地方,其實,也是在給孩子增長見識。開心果媽媽建議,家長們可以經常帶孩子去不同的地方遊玩,對孩子的「長見識」更為有用。
  • 異性父母帶娃外出,面對如廁問題,這幾種睿智處置很有必要
    導讀:異性父母帶娃外出,面對如廁問題,這幾種睿智處置很有必要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異性父母帶娃外出,面對如廁問題,這幾種睿智處置很有必要!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爸爸帶娃和媽媽帶娃有啥區別?哪種方式對孩子好?差距不止一點點
    「我後悔了,早知道讓媽媽帶我出來了。」這就讓許多父母犯了難,在帶娃的過程中究竟是爸爸帶娃好還是媽媽帶娃好?他們之間又有什麼明顯的區別呢?02媽媽帶娃VS爸爸帶娃,哪種方式對孩子成長好?各有利弊1)媽媽帶娃在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觀念中,都是媽媽帶孩子佔了絕大多數,甚至很多女性因為養育孩子而辭掉工作,在家做起了全職媽媽。
  • 奶奶帶娃3個月,卻致1歲寶寶變「腦癱」,醫生:這種錯誤別再犯了
    尤其是有一些家長,因為工作繁忙,只能把孩子交給老一輩去帶,而對於老一輩人來說,他們秉承著「經驗式帶娃」的方式,更容易出現問題。而有些問題,一旦出現,可能就會造成不可逆的後果,影響孩子的一生!奶奶帶娃3個月,卻致1歲寶寶變「腦癱」,醫生:這種錯誤別再犯了笑笑今年快要1歲了,因為爸爸媽媽長期忙工作,奔波在外,所以笑笑只能交給奶奶帶。但是沒成想,奶奶帶娃3個月之後,卻給笑笑帶來了一場巨大的「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