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六個多月,歷經初賽、複賽及復活賽的層層選拔, 以及為期45天的辛勤排練,11月24日,20名樂寧教育小學員從2000多名參賽學員中脫穎而出,在上海商城劇院上演了一場精彩絕倫的百老匯經典兒童音樂劇《Pirates Past Noon》(魔法樹屋:海盜的午後)。
經歷3年沉澱,第四屆樂寧杯和往年有許多不同,它不再是一場英語競賽,在這裡,英文只作為一種交流工具,幫助孩子們感受藝術的魅力,探索未知的新世界。
(參演音樂劇《Pirates Past Noon》的樂寧教育小學員)
倡導養成式教育,樂寧教育給孩子展現自我的舞臺
70多公裡的車程,每次1.5-3個小時的排練,都沒有影響5歲Mango對這場英語劇的熱愛。Mango的媽媽表示,熱愛唱歌的Mango,整天把音樂劇的歌曲反覆哼唱,不知不覺中,既學會了許多單詞,也漸漸的找到了語感,學習的效率也比以前高很多。
第二次參加「樂寧杯」的6歲Mini則是對音樂劇多了份期待,去年,作為年紀最小的選手,Mini克服了超長的臺詞考驗,一遍又一遍地練習發音、走位,最終在舞臺上自信從容地演出。今年,擁有豐富舞臺表演經驗的她,不僅學會鼓勵其他小朋友,還試著體會角色的情緒,為自己增加表演的難度。
在「樂寧杯」的排練過程中,很多小學員同Mango、Mini一樣,因為對音樂劇感興趣,而投入巨大的熱情。正如此次音樂劇導演Konnor所說,這是製作一場壯觀音樂劇表演的必要條件;在他看來,音樂劇表演不僅加強了孩子的語言學習能力,也幫助他們建立個人價值觀和信心。
在樂寧教育,興趣一直是「養成式」教育的核心,樂寧教育希望在尊重語言學習規律的基礎上,激發並保持孩子主動學習英語的濃厚興趣,以能力素養培養為目標,讓孩子能夠用英文展現自己,認識世界。「樂寧杯」作為最好的實踐平臺,給予孩子充分展示自我的機會,讓孩子進步不止於英語。
構建真實語言環境,「樂寧杯」是樂寧課堂的延展
樂寧教育的課堂,採用的是全球領先的CLIL教學法(內容與語言整合學習法),將藝術、自然科學、世界文化等跨學科內容,和創新、跨文化交流、獨立思考、解決問題、項目協作、數位化學習等21世紀技能融入英語學習中,豐富知識和語言的同時,引發學生對於社會的理解和思考,聯合自身的學習和生活,增加學生的社會交往和自我表達能力。
而在課堂之外,「樂寧杯」從分角色、討論劇本、到背臺詞、練習走位,每一個環節的互動,都發生在真實的語言環境中,這要求樂寧教育的學員將課堂上所學習的技能,如跨文化意識、協作能力和溝通能力,結合英文進行實際的應用,從而鞏固提升所掌握的知識和能力。
在這過程中,「樂寧杯」既成為樂寧教學體系中的重要一環,也成為了樂寧教學課堂的延展。通過這樣的方式,樂寧教育協同家長、學校一起,鼓勵孩子進行藝術表達,提高孩子的藝術審美和社會交往能力;通過體驗不同情緒的變化,多元文化的魅力,讓每個孩子在參與過程中展示出個性和才能。
用英語看世界,樂寧教育賦予孩子擁抱世界的能力
樂寧教育希望「樂寧杯」能夠成為孩子們勇敢展現自我,立足世界舞臺的第一步。而今年這場融合了友情、冒險與成長的英語舞臺劇中,孩子們也用實際表現,向老師和家長展示了他們,具有擁抱未來的勇氣和潛力。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過去19年,樂寧堅守初心,一步一個腳印,走的很踏實,也很堅定。」樂寧教育CEO何向穎表示,在20周年即將來臨之際,樂寧教育希望用「 I Care」的年度主題,向學員、家長傳達樂寧教育對他們的在乎,同時,提醒自己,對教育本質的追求,才是樂寧教育最在乎的品牌價值。
責任編輯: WY-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