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溺水被救一周內,突然昏迷,是因為……

2020-12-19 騰訊網

「不要讓孩子有溺水的危險,我喜歡他讀書時微笑的樣子......」近期一段防溺水版Mojito 走紅,簡單的歌詞,再次引人深思,因為水裡的悲劇已經有太多。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的5月16日到7月23日,至少發生7起兒童溺亡事故,孩子們的年齡集中在7到13歲之間,23條花季生命就此停留。

新聞連結:

7月7日,西安市高陵區3名孩子在渭河河道遊泳不慎溺水失蹤。事發後,救援人員已找到2具孩子的遺體。據了解,孩子們都是13歲左右。

6月30日,鄭州3名男孩到湖中玩耍,其中一名12歲男孩不慎溺水。消防員表示,該水域水深大概1米7左右,水下有暗流。最終經過拉網式搜救,男孩被打撈上岸,但已無生命體徵。

2020年6月21日15時30分左右,重慶潼南區米心鎮報告:該鎮童家村涪江河壩水域發現有人落水,當地政府立即組織力量進行搜救。截止6月22日7時10分,經全力搜救打撈,潼南區8名落水學生全部打撈出水,均已無生命體徵。

其實發生溺水情況,挽救生命的過程是很困難的。河南省兒童醫院急診科主治醫師王孝勇表示,從溺水初期到不可逆轉的過程,很短暫,幾十秒人可能就會陷入昏迷,如果在黃金3分鐘之內能夠實施科學的心肺復甦等急救措施,搶救生命的成功率要高一些。如果溺水超過5分鐘,搶救成功的機率幾乎為零。

在溺水的短短幾分鐘內,我們的身體會經歷以下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屏氣期

溺水的過程其實很安靜,不會像影視劇裡那樣大聲呼救。此時溺水者的鼻子嘴巴時浮時沉,呼吸都來不及,更不可能大聲呼救。一般發生溺水後的20秒到30秒,孩子呈現出站在水裡、趴在水裡或者是躺在水裡上下浮沉的狀態。而前20秒,身體會自主產生屏氣反應,就是憋住氣不呼吸。這個過程如果不會遊泳、沒有人施救,30秒之內人的意識基本上還是清醒的。

第二階段:無意識地呼吸、喉痙攣期

人不可能無限制屏氣,當長時間無法呼吸或是突然間落入水中,會下意識的進行呼吸,這個時候,水嗆入氣管中,引起喉部痙攣。另外基於人體的應激反應,大量液體進入口腔導致喉部周邊肌群的痙攣,氣管道閉鎖,空氣無法到達胸腔,肺部不能進行正常的換氣,然後出現低氧血症,俗稱缺氧,持續30秒到幾分鐘不等。

第三階段:液體進入氣道期

人的胸腔在低氧血症的狀態下會產生大量的負壓,這個向內的壓力非常大,會自然的對抗喉部的痙攣,打開痙攣的喉部肌群,大量液體隨之進入氣道,再進入肺內,引起肺部水腫。

第四階段:心臟驟停期

可能同時發生在第二、三階段,人體在應激反應的時候,胸腔產生負壓,加上缺氧,引起心臟驟停。

心臟驟停一旦出現,超過10到30秒以後,就會引起昏厥和大腦意識的喪失,從而造成不可逆轉的反應。

說到溺水的嚴重性,很多人都知道,可是最容易被忽略的,是成功救援後的72小時。因為溺水損傷最嚴重的部位,除了肺部進入大量液體導致水腫外,缺氧後造成的腦部水腫,引發人體抽搐,這個情況可能會持續三天,甚至一周後仍然會出現損傷。

不少溺水者救援上來,當時看著沒有問題,但72小時內發生昏迷,這就是二次溺水現象。因為有少量的液體殘留在肺部,大約一口水幾毫升的量,就會誘發二次肺水腫和急性過敏反應。淡水的二次溺水的過程比較緩慢,主要是肺損傷和肺泡塌陷,這是一個逐漸的過程,不會立馬出現,而且在家觀察不到,可能會和感冒混淆,等到孩子昏迷再送往醫院,搶救成功的率幾乎為零,越小的孩子搶救成功率最低。小於3歲的孩子也是溺水的高危人群,一般發生在遊泳和洗澡中,一點點水嗆入肺部,就會引起溺水反應。如果是鹽水(海水)會引起急性的肺損傷,海水中有大量的電解質,高鈉高鉀高氯會讓肺泡迅速塌陷,從而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一旦出現溺水情況,即便是已經搶救過來,建議72小時內住院觀察。

根據河南省兒童醫院急診科的接診大數據可以發現,夏季溺水是造成孩子意外傷害的主要原因,提醒大家看護好自己的孩子,請謹記十個字:家長多上心,才能少傷心!

來源:河南交通廣播記者 | 朱浩、張睿

本文為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編輯丨付琳 監製丨宋士超 執行總監丨姚享

相關焦點

  • 13歲少年因溺水昏迷3周 母親用體香劑令兒子甦醒
    中新網5月29日電 據外媒27日報導,英國一名13歲少年卡茨珀·克勞澤在與朋友划船時不慎溺水,雖然之後被醫護人員救回性命,但卻陷入昏迷整整3周,並直到有一天他的母親給他噴最喜歡的體香劑時,他才睜開了雙眼。
  • 8歲女童遊泳館溺水深度昏迷
    對於8歲女孩樂樂(化名)來說,在遊泳館學習遊泳是暑假期間一件快樂的事情,但一場意外讓她躺在了醫院的病床上。7月20日傍晚,肥東縣一家遊泳館發生一起溺水事件,樂樂被發現沉入泳池水底,目前仍然深度昏迷,性命堪憂。
  • 上奇蹟健身私教遊泳課竟進了ICU:溺水3分鐘無人救援,還推卸責任
    - 01 -深水區遊泳女子不慎溺水昏迷送醫診斷「吸入性肺炎」 家屬質疑安全員失責女子溺水持續約3分鐘11月2號晚,周女士在「奇蹟健身長沙締壹城店」遊泳,私教教練授意去深水區練習遊泳,不料突然溺水並導致昏迷,經醫院重症監護室搶救後,現雖已脫離危險,但仍需要接受吸氧、藥物治療。
  • 英國小學生溺水昏迷整整3周,其母在病房噴除臭劑誤將其燻醒
    據《太陽報》5月27日報導,英國一名小學生昏迷了三周,當她媽媽噴灑了他最喜歡的山貓除臭劑後,他聞到味道便醒來了。今年2月,13歲的Kacper Krauze在坎布裡亞郡與朋友們划船時掉入了冰冷的伊甸河裡。急救人員將毫無生氣的他從水中救了出來,在去醫院的路上,他的心臟恢復跳動。
  • 61歲奶奶勇救落水兒童 上岸摔倒昏迷一周離世(圖)
    61歲奶奶勇救落水兒童 上岸摔倒昏迷一周離世(圖) 2016-04-29 08:48:31  南京市六合區馬鞍街道黃趙村61歲老人龔福琴,為救一名落水的3歲兒童,跳下2米多深的水塘,奮力將孩子救上岸。老太太上岸回家換衣服時,因體力不支昏倒在洗澡間,後被鄰居發現送往醫院搶救。由於老人在水下時間太長,嗆水過多,在重症病房昏迷一個星期後,27日晚上停止了呼吸。昨天上午,揚子晚報記者趕往六合,民警告訴記者,他們正在整理龔福琴老人勇救落水兒童的材料,準備為她申報見義勇為基金。
  • 1歲娃扎進水桶溺水 奶奶這個動作救了她一命
    事發:1歲女娃洗手間溺水昨晚6時37分,解放軍廣州總醫院157分院接到120急救調度信息:梅花園某小區一名女嬰溺水。6時45分許,醫護人員趕到事發小區單元。急救人員現場了解到,事發時寶寶家裡只有奶奶一個人帶著,奶奶正在忙,年僅1歲仍在蹣跚學步的寶寶偷偷地溜進了洗手間。正好裡面有一個裝著水的水桶,好奇寶寶不知怎麼一頭扎了進去。
  • 香港一名七旬老人首次浮潛溺水昏迷 送醫搶救不治
    原標題:香港一名七旬老人首次浮潛溺水昏迷 送醫搶救不治  中新網7月9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8日,香港一名七旬老人卓某於荃灣汀九近水灣附近海面,首次浮潛時疑似溺水昏迷,其他泳友合力將他救起送醫,搶救後不治。
  • 男孩溺水被救後痛哭
    幸好岸邊一個快遞小哥路過,他把孩子救了上來,回頭準備救媽媽,卻發現媽媽已經沉沒水裡……另外,即使是去室內的遊泳館,也不要掉以輕心,要隨時關注孩子的狀況,尤其是發現孩子突然安靜的時候。人在落水後,掙扎時間只有短短的20-60秒,一旦下沉到水裡,落水者就很難被發現,打撈就很困難。
  • 這些防溺水知識,你必須要知道
    那麼如何防範溺水?對溺水者,又該如何急救呢?8月19日,市兒童醫院PICU科主任雷曄飛為大家進行了解答。據雷曄飛介紹,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溺水是我國1—14歲的兒童及青年致死原因之一,其中1—4歲兒童的溺水死亡率最高,而無效看護是造成兒童溺水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旦兒童溺水,可能發生窒息,4—6分鐘就可能發生溺死。「如果少年兒童要遊泳,一定要有家長或老師陪同。」
  • 「安全教育」防溺水 防溺水 防溺水,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通訊員 李雲濤)防溺水 防溺水 防溺水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尊敬的家長朋友: 您好! 假期預防溺水,安全不放假。不管說了多少遍,都要強調防溺水安全教育。 為確保孩子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家長朋友要明確監護責任,加強教育,要做到有效看護,隨時了解孩子去向,防止溺水事件發生,切不能疏忽。
  • 孩子遊泳後一周離世,診斷「溺水亡」,娃泳後有這表現家長別忽視
    昨天,幫媽聽說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一個寶寶在家裡突然離世。送到醫院檢查以後,身亡原因竟然是溺水。可是寶寶離世之前並沒有碰水啊,這是怎麼回事?醫生解釋道,這是一種叫做「乾性溺水」的症狀。乾性溺水又是什麼,還可以在無水的情況下奪了孩子生命?
  • 大梅沙海濱一泳客溺水被救
    視頻中,只見一位健碩穿紅色泳褲划槳板者在演習救完一位假扮溺水者後,突然向畫面右側更遠處划去,視頻中可以聽到有人說:「好像真的有人溺水了,這個不是演習的對白。漿板快速劃向一名疑是溺水者,劃板者嘗試了兩次翻板方式想將其拉上漿板都沒有成功,只好將被救者拉上漿板匍匐其上,劃板者跪於板上劃向岸邊,攙扶被救者上岸。同時也有兩名遊泳者快速遊向懷疑是溺水者處,試圖參與施救。」
  • 孩子遊泳回來一周後離奇死亡,「乾性溺水」孩子傷不起!
    但回家後夜裡出現腹痛嘔吐等症狀,並於一周後突然死亡,醫生給出的死因是「乾性溺水」。據報導,弗蘭基當時在及膝深的水中玩耍,被遠處一艘船打來的浪擊倒,頭部浸入水中,他隨即被救起來,並且繼續玩耍。第二天夜裡,弗蘭基開始出現腹瀉嘔吐等症狀,他的父母猜測孩子患了腸胃病,於是在家治療他,但他的症狀並沒有減輕甚至出現肩部疼痛。
  • 溺水的人其實不太會掙扎,乾性溺水也可能致命!
    我們今天來提個煞風景的事情:萬一媽媽和老婆溺水,你想先救哪一個?這時你腦海中跑出的想像畫面可能是很轟轟烈烈的,溺水者手腳不停擺動,大喊著「我溺水了」。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其實不是,要發現他人溺水很困難。
  • 中國遊客在普吉島海中溺水後昏迷 目前生命垂危
    溺水中國遊客接受心肺復甦搶救(泰媒:the thaiger)海外網9月19日電 當地時間9月19日,一名中國遊客在普吉島邁考海灘水域溺水,被救起後陷入昏迷據當地媒體the thaiger報導,一名中國男子在普吉島海浪中溺水後陷入昏迷,救援人員已於當地時間下午12點20分前往現場。
  • 男孩遊泳回家後,出現「乾性溺水」,媽媽機智的做法救了孩子一命
    導讀:男孩遊泳回家後,出現「乾性溺水」,媽媽機智的做法救了孩子一命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溺水救援的正確方法(健康關注)
    溺水後第一件事不是控水 溺水後需要控水嗎?回答是否定的。那是因為,溺水時大部分水是喝進了胃裡,對生命沒有即刻的危險,只有一定量的水進入氣管裡才會對生命構成威脅。而溺水時,氣管和肺內並沒有我們想像的有很多水,而是反射性地聲門關閉。
  • 溺水怎麼救?湖南將全面修訂《生命與健康常識》一書
    湖南將對義務教育地方教材《生命與健康常識》進行全面修訂 華聲在線9月6日訊(湖南日報記者 左丹)今晚,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官網發布了《 關於湖南省義務教育地方教材<生命與健康常識>「溺水怎麼救」相關內容的說明》,該說明表示湖南將對義務教育地方教材《生命與健康常識
  • 女孩學遊泳發生意外至今昏迷 遊泳館:起訴我們
    7月27日,黨女士來遊泳館接女兒下課回家,竟然看到女兒躺在遊泳池邊上一動不動,看上去是溺水了。黨女士驚慌失措,趕緊給女兒做人工呼吸。但孩子沒有意識,後來教練做了心肺復甦按壓,也沒有效果。十幾分鐘以後,120趕到,將12歲的妞妞送到醫院。事發至今已經近2個月,但妞妞仍在ICU病房,處於昏迷狀態。
  • 親媽只顧玩手機,1歲女兒突然溺水,黃金救援時間只有4分鐘
    但各位家長一定要注意,孩子太小,最好不要帶他們去遊泳,現在又是兒童溺水高發期,家長一定要重視要注意。前段時間,福州就有一名只有1歲的女孩出了意外。當時的情況是媽媽帶著只有1歲的二胎寶寶去嬰幼兒遊泳館,因為當時人比較多,工作人員很忙,只有媽媽照看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