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3日晚上10點半,距離2019年考研不到10天的時間裡,我看著圖書館書桌前密密麻麻的貼紙,忍不住發了這條朋友圈。
在考研的全過程中,我從未覺得自己能夠圓夢。報考學校的目標專業考生人數近1100人,而錄取人數不過55人。我一三本生,憑什麼成為這五十五分之一呢。
那個時候,不敢想。因為害怕。只是麻木地、日復一日地埋頭做著每天計劃中的複習內容。
最難熬的日子是暑期,但也是我最珍惜的日子,因為大把大把的時間可以被用來自由的複習。每天早上6點起床,吃完早餐後就去複習。為了圖個安靜的背書環境,我繞開了圖書館喧鬧的走廊,每天固定駐紮在教學樓的長廊裡。那個時候,教室的大門全都緊閉著,整個長廊裡,空蕩蕩的只有我一人。
為了能夠讓自己時刻保持清醒,每天的背書全過程,我都選擇站著。從廊前走到廊尾,又從廊尾走到廊前,不停的記憶一個又一個傳播學知識,每天幾乎都是近30000步。
所以後來每次學弟學妹們向我抱怨:要背的東西太多、要記憶的知識點太碎。我總笑著回答:我們每個人該走的路,誰都不會比誰少。
一個暑期結束以後,郭慶光老師的那本《傳播學教程》已經被我翻到直至泛黃破損。
其實,從輸入到輸出,是件很奇妙的事情。也許是整個暑期,我花了大把大把的時間在不停的吸收和鞏固。暑期結束後,當研友們來和我探討問題時,我腦袋裡那些花了一整個暑期、每天長達10多個小時所儲備的知識,不緊不慢地被我從口中吐露了出來。
那個時候,我感覺自己好像多了那麼點可能。
如今回憶起暑期的那段日子,即使「萬一考不上了我該怎麼辦」的這個念頭也常常會在腦袋裡一閃而過,可是都沒有阻礙過我每天兩點一線的生活。
其實到了考研後期,這個念頭被徹底地打消了,腦海裡常常更多浮現出的,是我坐在心儀學校教室裡的樣子,是我徜徉在圖書館書海裡的樣子,是我擁有了一個導師並且我能與他互相探討學術知識的樣子。
我開始想,我會不會有機會,能夠得到那張錄取通知書呢?
身邊的同學,都開始預言我一定可以考上,但是學渣這麼多年的我,也只是心裡懷揣了那麼一絲絲期待,更多的還是對自己的不認可與懷疑。
直到2018年12月18日,老爸給我發了條簡訊。這個小半年沒有見到過我、平時也總是只言少語的男人,頭一次給我發了一篇小短文。
這封被我稱為家書的簡訊,讓我一個大男人在食堂門口眼圈泛紅,心頭也彌散開來了太多的情緒,有這一年來備考的孤獨、有這一年來總是懷疑自己的痛苦、還有這一年來日日夜夜為考研努力卻依舊法預測結果的迷茫。
看完這條信息,我哽咽著吃完了早餐,又匆匆地奔向了圖書館。
直到那天起,我告訴自己。我一定能考上,我必須得考上。
2018年12月22日~23日,2019年考研大幕拉開。十分不巧的是,可能是因為考前壓力太大、又吹了不少寒風的緣故,我還得了輕微感冒。
兩天考試中,因為生病,我一邊擤著鼻涕一邊寫字。不過..這又有何妨呢。
這一年來,我所有積攢下來的知識點,都從我的筆尖緩緩地流淌了出來。我所學過的、背過的、練過的內容都被我匯集在了眼前的這張考卷裡。
2018年12月23日下午17時整,我合上了筆蓋,封存了最後一科的檔案袋。那一刻,我存下的是我一整年的青春。
在備考時,我以為這一年是一場沒有結果的虛耗。但當我結束答題時,我卻覺得它是我這一生中少有的瘋狂。
2019年3月26日,我收到了目標院校的複試通知書,我以初試17名的資格參加複試。
而2019年6月18日上午10點多,我收到了目標院校的研究生錄取通知書。
我知道,暑期已經過去了半程。焦慮是現在所有考研的同學複習備考中都容易產生的心理狀況,焦慮著每天的複習進度能不能趕上競爭對手,焦慮著今天做的閱讀理解又錯的一塌糊塗,焦慮著自己的一無是處,焦慮著考不上了該何去何從...
記不清是哪位老師曾經說過的——「越感到焦慮,就越要去做讓你感到焦慮的事」。
實際上,我們之所以會焦慮,就是因為可能目前的複習進度與自己的預期有所偏差,自己的複習效果不如人意。
但是你一定得記住,一旦感到焦慮,則要更加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迎難而上,解決這些令人頭疼的問題。
我們不能蠻幹,但是我們也更不能慌張。
我周圍的同學總說我比較努力,其實我想說的是我並不是贏在了努力。而是在我備考的全過程中,我一直試圖保持平穩的心態,只著眼於我眼前的備考。
考研期間我幾乎從未給自己打過退堂鼓,論文看不懂我就再看一遍、閱讀理解錯了我就再分析一遍、好不容易記住的知識點又忘記了那我就再背一遍。我也無數次地壓抑過,但這些都沒有能打斷過我每天早上六點鐘準時前往圖書館的步伐。
我考上研究生以後,我們系的一位老師是這樣描述我們這一屆考研生的:「其實,老師我每次去圖書館找資料的時候,都是可以看得出來哪些同學可以考上,哪些考不上。那些能夠考上的同學,必然是目光堅定、態度踏實且全身心投入複習的。」
現在想想,這確實也是我能夠上岸的根本原因——放下顧忌,埋頭努力。
我知道,很多學長學姐包括父母會安慰一些在備考中很慌張的同學,他們常常說:「別害怕,哪怕考不上,這也是一段美好的旅程。」但是我想說,這句話看似慰藉人心,卻只是變相逃避的一個藉口。
我希望大家在接下來備考的過程中,不要著眼於「沒考上怎麼辦「?而應該關注」我接下來得繼續學習什麼「?
慌張不能解決任何問題,他人的慰藉也只能起到一時的功效。
只有真的把所有的心思都撲在學習本身,你才能夠無所顧忌地一往無前。
最後,回到標題的這個問題——如果我考不上怎麼辦?
不要問怎麼辦。你只需要堅持,其他的一切交給時間足矣。
/END/
小編 | 雕雕
責編 | 北北
封面圖|Pinte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