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孩子是一天一個樣的,我作為一個新手寶媽對這句話的感觸真的很深。每天我都會有一個固定的行為,在我寶寶睡著之後我會靜靜看著他十幾二十分鐘,總覺得好像和昨天那個寶寶不一樣。
寶寶變化如此重大,其實是因為寶寶在滿一周歲之前經歷著人生中的第一個猛漲期,寶寶身上的所有的變化都是寶寶發育良好的表現。
寶寶在一周歲之前,生長的速度是最快的,第二個人才是青春期,把握好這個階段有利於身高的發育。
有研究表明在巴伯一歲內可以增長25釐米左右,2-3歲平均每年長6-7釐米。
青春期孩子的身體各項發育都是很明顯的,通常家長都是很重視,但是在嬰兒時期的猛漲期,恐怕是很少人知道了。確實,這個時候的新手爸媽剛剛適應新角色,所有的東西都是匆匆忙忙的,處於懵懂的摸索階段,沒有及時了解搭到嬰兒時期的猛漲期也是很正常的,但是這個時期錯過了很可能會影響孩子以後的身高。
一周歲內的寶寶,身高會有分段式的增高。
可以分為出生後的7-10天,2-3星期,4-6星期,3個月,4個月,6個月和第9個月。
在寶寶6個月的時候就會有餵養方式的轉變了,身體發育的增長主要就幾種在6個月前,6發個月之後就會保持平穩的發展,一周歲之後就會逐漸放慢長勢。
這個時期的寶寶沒辦法像青春期的寶寶一樣給父母表達身體的不適,讓父母知道寶寶的身體處於什麼的發育階段,所以,只能通過我們的主動觀察才可以把握好一周歲的猛漲期,促進寶寶的身體發育。
當寶寶出現這三種折騰人的表現,證明寶寶在偷偷長高。
1、經常餵不飽
猛漲期通常會維持4-5天。這個時期的寶寶對營養的需求會極其旺盛,每一次的吃奶量都會很多,總感覺餵不飽,而且吃奶的次數也會增多。
這個時候作為寶媽的我們不用給寶寶額外增加奶粉,當你平時的奶水是足夠供給給寶寶的,在猛漲期的時候多餵幾次可以有效的促進奶水的分泌,滿足寶寶的喝奶量。
2、睡眠時間延長
新生兒剛剛出生的時候睡眠時間可以達20-22小時之久,隨著寶寶月齡的增長,睡眠的時間才會慢慢的縮短。
很多的寶媽在帶了寶寶幾個月之後就可以觀察到寶寶的睡眠規律了。當寶寶的睡眠時間突然延長,容易犯困,就會擔心寶寶是不是身體不適了,其實不是的。睡眠倒退是寶寶為了適應生長的發育需求,是一種自然的現象,只要寶寶沒有出現其他的不適,就不需要過多的擔心。
3、頻繁哭鬧
青春期孩子的生長有時候是很快的,骨骼的發育跟不上激素的分泌步伐。膝蓋等長骨關節就會出現生長痛。小嬰兒如果生長的速度過快,身體可能出現一些不適症狀。
應對方法:寶寶莫名哭了,首先看看寶寶是不是尿了,熱了,如果這些都沒異常就要考慮寶寶是不是腸絞痛,生長痛,可以用飛機抱等方式去緩解,生長痛通常寶寶是可以自行恢復的。
「我是橘子媽媽,一個成長型的媽媽,有關的育兒問題我們可以一起學習和探討,共同進步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