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家庭和教育中,更多的人重視智商,往往忽略情商的培養。其實情商培養比智商培養更重要,高情商的人會比高智商的人更受歡迎,也能更好的生活。
情商又稱情緒智力,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緒、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
高情商的人都有哪些表現?
1、情緒方面:
會懂得控制和調整情緒,不會亂發脾氣,讓自己保持好心情。
2、情感交際方面:
①尊重他人,懂得與他人良好合作。
②能正確對待「玩笑話」,能化解尷尬話題,聊天讓人輕鬆。
③有良好的人際關係,與他人相處中會讓人感到舒服。
④有包容他人的心,不斤斤計較。
⑤不會以自我為中心,有傾聽他人說話的習慣,懂得理解他人。
3、耐受挫折方面:
做事認真負責,勇於面對生活挫折與困難,能理性對待與解決,不斷成長。
4、自我認識,個人素養方面:
能正確認識自己,不自卑,不自負,不過分和他人做比較。懂得自律,講禮貌,不說他人壞話,對生活樂觀,積極向上,不抱怨、不指責,多讚美。
怎樣培養高情商?
1、夫妻和諧相處,增強親子關係。
夫妻感情好,家庭才會溫暖美滿,孩子在溫馨有愛的家庭中成長,收穫滿滿的愛,孩子比較有幸福感,同理心強。日常生活中可以加強親子互動,增強親子關係,比如日常話語間的問候交流,家長與孩子一起飯後散步,一起與孩子參加遊戲活動。
2、家長要做好以身作則。
家庭教育是孩子接觸的最早的教育,也是重要的教育。孩子從小很喜歡模仿父母,父母平常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自己就應該做到那個樣子,這樣便能輕鬆地培養孩子的情商。
3、多帶孩子出去遊玩,有條件的每年一家旅行一次。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有時講得還是不錯,帶孩子多接觸大自然,旅行中多開闊眼界,眼界寬了,孩子格局會變大,心胸也會寬廣些,待人接物也大氣些。
4、多帶孩子參加集體活動,在集體活動中,孩子直接參與人際關係交際,更容易發現自己的不足。例如同事朋友的聚餐、郊遊等,並在活動後回家與孩子總結討論,活動中哪些事情該做,哪些事情不該做,使孩子儘早學會處理人際關係,在實踐中不斷成長。
5、鼓勵孩子參加家庭和學校的活動。
學校是一個小社會,鼓勵孩子多參與學校的活動,更有利於孩子融入集體,富有集體榮譽感和社交成就感。
情商高,會讓自己覺得快樂和幸福,也讓你身邊的人覺得快樂和幸福,讓我們一起努力加油成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