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年年擴招,大學生的增加導致本科學歷的貶值,很多人是家中唯一的大學生,一直被寄予了很高的希望,但是對於目前的大學生的就業狀況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不甚樂觀,就業市場認可本科學歷,但是側重985、211院校的學歷,普通雙非院校的畢業生在這場就業的競爭中處於不利的地位,想要未來有好的發展機會,你要做的就是不斷地嘗試,去不斷試錯才能突圍!
就業困境仍在,學歷不可成鎖鏈
從大學擴招以來,二本三本的就業困難就在不斷地凸顯,很多人都有機會上大學接受高等教育,但是對於很多普通的二本三本院校都是從前的專科院校升格而來,未來的就業前景不能說樂觀,但是對於很多人而言能夠進入一所本科院校已是非常不錯,但是從目前的就業狀況就是如此,處於這樣二本三本的院校更應該明白未來的就業不易,原因在於學歷的劣勢,但是也不應將難就業歸結於學歷,從個人角度而言,不應讓學歷成為你自身就業的鎖鏈,更應該積極地走出錯誤的認知!
多做嘗試,慎重選擇
有人大學是用來賺錢的,有人的大學是用來學習的,有人的大學就是單純的玩,這是不同人的大學生活,這也是我從前的一位學長告訴我的,其實對於那些高考不理想進入二本三本的學生,開學的迷茫期是很長的,找不到未來的方向,擔心未來的就業狀況,這些都是正常的現象,因為落差過大,加上自己的並不願進入自己所在的學校,自然就會對未來充滿迷茫,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應該多進行嘗試,未來是多樣和不確定的,有人熱衷於賺錢,在大學就積攢了創業的經驗,大學畢業後就成為了一個小老闆,有人喜歡安安靜靜的學習,通過考研進入了一所自己夢想的院校,這都是不同的選擇,在人生的各個階段都要多去嘗試。
就業還是考研,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
對於我國大多數二本畢業的學生在人才市場上都不具有很強的競爭力,有些學生即使能力很強,但是因為學歷的緣故得不到施展的空間一樣是無濟於事,臨近畢業就要面臨就業還是考研的選擇,考研要從自身的實際出發,不要人云亦云,盲目式的考研是不可取的,不僅要根據自身的學習情況,而且也要結合自己的家庭狀況,要考慮父母的不易。
命定的局限盡可永在,不屈的挑戰卻不可須臾或缺,史鐵生在《我的夢想》中這樣寫道,起點低不可怕,多嘗試不放棄才是最重要的!
——END——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