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疫情的原因,今年的蘋果新品選擇在線上發布。3月18號蘋果官網上公布了2020款11英寸和12.9英寸的iPad Pro,最低為128G容量的11英寸版本,最低起價6229元人民幣。今天我們要談的是,這款iPad Pro值得你購買嗎?或者是它為什麼值得你購買?讓我們先談談為什麼。
回想起2018版iPad Pro的發布,最低起價為6499,對比這新一代的Pro,突然有種加量不加價的感覺,它比上一代多了一顆一千萬像素的超廣角鏡頭,還有一顆雷射雷達,晶片上從A12X變成了A12Z,多了一個GPU核心,其餘的硬體沒什麼變化或者變化不大,那麼問題來了,這些硬體上的升級對於我們消費者來說有什麼關係呢?
答案是,沒有關係。聽上去我們知道它是升級了,相機升級了,但是我們經常會用iPad去拍照嗎,這並不符合我們的使用習慣;晶片升級了,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看出它的實際區別嗎,顯然不會,更何況A12Z本來就和上一代的A12X是同一顆晶片,只不過上一代晶片屏蔽了一顆GPU核心,到現在新款解放了出來;至於雷射雷達,這個暫時還沒有很大的用途,可以期待一下。
我想說的是這一次的硬體升級,基本上進步不大。因此我們需要把眼光投向產品的用途本身,來分析和感受它值不值得讓你掏錢入手。以下是筆者對於這款產品總結的幾個問題和特色。
問題一:目標定位群體混亂
iPad Pro說實話在iPad家族裡是一個極端的例子,它性能強大,作為平板電腦沒有短板。2020款iPad Pro的宣傳語是「你的下一臺電腦,何必是電腦。」意思就是,它想代替電腦,讓消費者將專業性的工作放到這部性能怪獸上去做。
伴隨著新款Pro發售的還有價值2199元起的秒控鍵盤,還有最新更新的iPadOs 13.4.1完美支持觸控版和藍牙滑鼠,這些都告訴了我們,它想成為一部筆記本電腦的替代品。但是實際使用上,專業性比較強的工具軟體,例如:Photoshop、Lightroom cc這類修圖軟體等,不多不少的都遭到了閹割,功能不全,使用體驗不完善。再將目光轉移到輕辦公區域,做PPT,打word文檔,這部平板可以駕馭這些輕辦公軟體,但是總有一些小難受,在屏幕上打字不舒服,做幻燈片操作不舒服,一些較為細節的操作在iPad上難以實現,在電腦卻是輕鬆解決。
唯一一個較為優秀的iPad使用場景,就是大學生用來看PDF文獻,上課做筆記。但是這些事情,便宜三千多的2019iPad基礎款和兩者之間那部起價3701的iPad Air也能做啊,我為什麼還要花六千多去入手一部Pro。專業性的事情做不好,輕度性的工作不必要,似乎找不到一個需要iPad Pro的用戶群體,你的下一步電腦,沒準兒還是電腦。
問題二:產品本身溢價過高,組合套餐難以接受
iPad Pro它很昂貴,要想獲得最好的體驗,你最好得把配件買全。秒控鍵盤2199起,二代的Apple Pencil 895元,智能雙面夾599元起,算上機子本身的價格,最低一套就要9872元!如果你還想要個滑鼠,要個Airpods,那還要再花更多的錢。蘋果的產品一直都是買得越多,體驗越好,你想完整體驗下來,最好買個蘋果全家桶。單個產品本身的價格就已經可以令人感受到溢價過高了,再配上相應的物件,每一件配件自身也有溢價,一套操作下來,只會讓消費者打退堂鼓。
說完問題,那我們說說產品本身特點吧!
特點一:驚豔而富有「創造性」
當我拿到新款iPad Pro的時候(對,沒錯!我買了!),從拆開到完成整個激活流程,蘋果一直保持著他那簡潔又明了教育風格。從客觀上看,這部機器是這個時代的傑作,優秀的屏幕顯示搭上iPadOs的體驗,操作起來十分流暢。這部機器的確擁有著過高的溢價,但是產品本身它優秀啊,令消費者覺得,這六千多花的不虧!
蘋果就是有這種魔力。那什麼叫做富有創造性呢?上面提到過蘋果想要讓iPad Pro成為電腦的替代品,賦予了它極大的性能,但是實際使用起來並不能夠完全取代電腦。我們重新思考了iPad的定義,當年賈伯斯把它定位在iPhone和Macbook之間,是要讓它去做一些手機和電腦都不能做的東西。iPad Pro,它便攜,而又專業,我們可以隨處拿著它,做設計。不需要在家對著筆記本,你只需要帶上你的iPad Pro就可以做一些簡單的剪輯創作、編一首曲子、畫一幅畫等等。
它幾乎沒有什麼是不能做的,它的確不能做很專業很深究的東西,但是它可以很簡單的記錄你的idea,釋放你的idea,甚至實現你的idea。就像我說的那樣,它富有創造性。
特點二:頂級的生產力工具
可能到這裡就會有疑問,上面才說過它不夠專業,不能很好的運用到生產當中,那為什麼還要說它是頂級的生產力呢。生產力這個東西取決於怎麼去定義,而如何把工具利用起來轉換成生產力,也是取決於個人。iPad Pro就是勝在於強悍的能力,可以在關鍵時刻不掉鏈子。
我們可以舉個例子,在某天假期,你發現你還有工作沒有完成,準備在筆記本電腦前奮戰的時候,突然母親大人叫你出去搞家庭聚會,你可能早上出去晚上才能回到家,再開始工作直到完成可能已經到深夜了,聚會有很多碎片時間,但是你又不可能拿手機把你的表格打完。這時候請你把文件發到你的iPad Pro,貼上你的秒控鍵盤,拿起來,在車上,在聚會地,你都可以放心工作。因為這部機器,你有了在別處完成工作的可能。
都說「買前生產力,買後愛奇藝」,iPad Pro很適合娛樂,但是更適合當智慧型手機和筆記本電腦的工作中間站,取決於個人使用的習慣,你可以拿它娛樂也可以用來工作。生產力的體現不在於這部機器本身能為你帶來多大的產出,而在於它在你的生產過程中充當一個什麼樣的角色。
結語
iPad Pro某種意義上是一個奇葩角色,它完美無短板,但價格昂貴;它富有創造性,卻不專業;它可以完成所有輕度工作,但它不會成為你生產的主力軍。所以它值得購買嗎?假如你喜歡把它作為你的第二生產工具,在上面盡情實現你的創意,利用它的便捷來學習,它就值得。假如你想大屏娛樂看劇打遊戲,那它似乎有些許浪費且多餘,不值得。當然,我們總是生產與娛樂混合使用,如何把控好兩者之間的平衡來展現這部機器的價值,這個問題需要你自己來回答,畢竟你才是那個決定要不要購買它的消費者。
-End-
本文由南一原創,未經本人同意私自轉載或搬運,將追究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