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教師的退休感言
勝境街道中心小學退休教師 代建國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仁、各位退休的老朋友們:
大家好!
歲月如歌飄然過,光陰似水不再來,人生幾十年,彈指一揮間。今天,我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參加全縣首場幹部榮退儀式,親身感受縣委政府及各級各部門對退休幹部的關懷和牽掛。2020年,我們花甲滿滿,光榮退休,離開了我們為之奮鬥、為之感動、為之自豪的三尺講臺。此時此刻,思緒萬千,心潮起伏,也不乏幾分感傷與惆悵。雖然離開校園,心卻仍系講臺,我們捨不得那群可愛的學生,捨不得兄弟姐妹般的那些同事,捨不得那可愛的校園,捨不得學校的一草一木,捨不得粉筆紛紛飄似雪、孩童樂樂笑如歌的教學生活。
今天,我們退休了,幾十年的教學生涯,給我們留下了很多難忘而美好的記憶,回想過去,一股辛酸苦辣的滋味油然而生:當年我們都是初出茅廬的毛頭小生,沒有經驗,遇到過不少問題和挫折,在領導、同行的幫助下,憑著自己的努力拼搏渡過了一道道難關,攻克了一道道難題,也取得了一個又一個成績。一年又一年的含辛茹苦,一載又一載的風風雨雨,春去秋來,有苦有樂,有付出也有回報。學校這個大舞臺鍛鍊了我,培養了我,也成就了我,憑著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業務素質,贏得了孩子們的愛戴、家長的信任、社會的尊重。為此,我感到無比欣慰、自豪。
我們這代知識分子,服從分工,是我們的天性;不辭艱辛,是我們的美德。那曾經遙遠的山村,那曾經的一師一校,那破舊的山村冷堂,那潮溼的村隊倉房……曾經是我們的校園,曾經是我們教學的場地,還有那蓬頭垢面、赤腳上學的孩子曾經是我們的學生。冬天,我們曾經升起柴火,等待衣衫單薄的學童溫暖了手腳才上課;夏天,我們曾經趟過洪水送孩童過河;期末,我們曾經購過書筆,鼓勵孩子勤奮學習;閒暇時刻,曾為學童理髮整衣。至於講臺上課、作業批改、輔導後進、啟智開蒙、日光加燈光、時間加汗水更是家常便飯,愛心使然。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們無怨無悔,堅守著教育的老巢,送走一批批學子,迎來一批批學童,桃李滿園,弟子三千,匯成了建設祖國的風流人物、棟梁之才,我們雖苦猶榮,樂在其中,平凡中蘊偉大,細微處顯精神,我們的事業無愧於學生,無愧於黨,無愧於人民。
我們又想起了工作過的同事們:那些滿頭銀髮的老前輩,精力充沛的中年人,朝氣蓬勃的少壯派,大家從不同的地方走來,為了一個共同目標,教書育人、振興教育。在那個教育資源十分匱乏的年代,憑著一根粉筆、一塊黑板書寫著教育的奇蹟。白天,曾在一起吃大鍋飯,一起燒過洋芋,一起走過家訪,一起發動學生;傍晚,點著油燈、汽燈一起上掃盲課,一起上晚自習,一起研討教學,一起度過了青春年華,我們大家朝夕相處、互相學習、互相幫助,令人難忘的一幕幕歷歷在目,記憶猶新。人生最無常,歲月催人老,幾十年來我們篳路藍縷、櫛風沐雨,揮灑著汗水,耕耘著教學。我們的青春在這裡出彩,我們的青絲在這裡變成了白髮,我們臉上的皺紋變成了溝壑。辛苦操勞一輩子,許多老師犯上了頸椎炎、腰椎炎、肩周炎、風溼等職業疾病,我們由朝氣蓬勃的青年人,逐漸變成了垂暮老頭,有的疾病纏身,臥病床頭,有的甚至離我們而去了,有的仍然在崗位上默默耕耘……。道不完的同行感情,說不完的經歷滄桑,往事依依只能在夢中索繞、回味。
幸甚至哉,今天,我們偉大祖國太平盛世,各行各業突飛猛進,我們離崗退休,平安著陸,老有所養,過上了兒孫繞膝、叨陪鯉對、待遇不菲的晚年生活,雖然退休在家,但仍然心系教育,關注國家發展。特別是今天,黨和政府沒有忘記我們退休教師。組織慰問我們,讓我們交流暢談,給予關心、尊重。至此,我們十分感謝黨和政府,感謝所有關心教育事業的領導。
雖然我們退休了,但我們將發揮好餘熱,為祖國的繁榮盡綿薄之力,為教育的發展打鼓助威、搖旗吶喊。東隅已逝,桑榆非晚,六十華誕,不敢說懂得人生,但也有些夕陽感悟,人生大計劃雖已落幕收場,但今後餘生也要活得個從容瀟灑。
回顧昨天,我們經歷了祖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反思自己,我們的成長進步得益於黨的關懷和組織的培養;展望明天,我們將始終退休不褪色,永遠跟黨走。
下面,以一段打油詩,表白心志,與大家共勉:
不忘初心太痴迷,一生從教無他癖。
退休仍做強國夢,離崗常憶課堂時。
伏驥不輸雄心志,老牛夕陽自奮蹄。
奉獻餘熱是吾願,蠟炬成灰志不移。
最後,衷心祝願各位領導,工作順利,事業通達;祝願各位退休的老朋友們身體健康,多活50年。
謝謝大家!
供稿|勝境街道中心小學退休教師 代建國
編輯|富源縣教育體育局辦公室
講好富源教育故事 傳播富源教育聲音
塑造富源教育形象
溫 馨 提 示
富源縣教育體育局誠邀各位老師、學生
及所有熱心、關心教育事業的
有識之士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