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有間大學公眾號(ID:youjian-university)
「去銀行啦……還有九分鐘下課……」
「我告老師,你上課玩手機。」
「哈哈哈,聽不懂,所以我就開著錄音筆,下課晚上回去慢慢聽。哈哈哈。」
這是一名自稱「英國留學生」的海外代購者小陳,和上海的大學生阿芳的微信對話,說罷小陳還附上一張課堂的照片。
小陳的文字加圖片共同表達出的語境、口吻、道具、畫面感乃至具體數字,無不使人代入其創設的情境,而從阿芳打趣的回答中也不難看出,她此時對小陳深信不疑。
許多海外購,都是國內郵寄到國外遊了一輪的「洋種子」。圖/新華網
由於小陳的朋友圈經常發出帶貨視頻,也不時向阿芳提供專業的購買意見,二人在「買買買」的事情上無所不談,聊最近什麼店有折扣、什麼品牌好用、怎麼買最划算……阿芳似乎產生了一種跟閨蜜或知己聊天的錯覺,於是她跟同學一道,向對方前後匯去十幾萬元,委託小陳海外代購。
和小時候看《警訊》「膠膠哋」的惡俗劇情一樣,收款後的騙徒一時沉默,一時以缺貨或被海關扣貨為由推搪發貨之事。
後來受害人報了警,警方發現騙徒藏身之處並非英國,只是混跡於「給親包郵」的江浙滬一帶,而騙徒也從來沒留過學。
這是今年上海警方偵破的一宗海外代購詐騙案,代購陷阱防不勝防。
代購的水有多深?
近日,我國表決通過了《電子商務法》。昔日那種「無需租門面,低門檻,只要動動手指發發消息,產品質量也難保證」的微商代購,確實早該管管了。
講真,平時做代購賺外快的同學,別再以為自己在朋友圈裡打打廣告賣賣貨,都不是什麼事兒了。
朋友圈裡有同學做代購的,也許常常不免會被琳琅滿目的商品,以及各種各樣「自用款推薦」、「免稅超值」等等清奇文案和圖片刷屏。
有時,帶貨的朋友們在結尾還不忘畫蛇添足地來一句「打擾了大家見諒哈!不過有需要的,也請多多幫轉發呀!」
朋友圈的代購們各種具有真實感的信息讓人「不得不信」。圖/新浪新聞
但代購的水遠不止這麼淺。這些視覺騷擾,至少還可以用拉黑來避免,最讓人難以忍受的,就是被推銷一些質量沒法保證、真假也難分辨的商品。
比如,由於韓國化妝品備受追捧,就有商家在中國生產低質量、低成本的「黑心化妝品」,運到韓國再輾轉經代購回流中國,形成了「黑色產業鏈」。
韓國明洞步行街。圖/互動百科
曾有韓國留學生回憶,在韓國梨花女子大學和韓國明洞的巷子裡,有個名字樸素的化妝品店叫做「韓國化妝品」,產品以驚人的低價出售,甚至有的產品比專櫃便宜一半,巷子賣的就是假貨。
不過,在買家和賣家的法律意識都不強的情況下,朋友圈的代購缺乏監管,時常遊走於灰色地帶。可能連幫你帶貨的同學,都不知道自己帶的是假貨。
高薪「搬運工」
線上即可操作、利潤不算低、門檻不算高……做代購似乎也成了不少大學生賺外快的熱門選擇——如果你不生產海外產品,至少可以做海外產品的搬運工。
中國留學生做代購是聞名於世的,去年還上了《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的報導,成千上萬在澳洲的中國留學生或剛畢業的中國年輕人,紛紛做起採購代理的生意。
留澳學生張媛本來只想幫親戚買點東西,誰知生意越做越紅火,畢業前每年月入就超過30萬美元。
如今畢業後更成立了小公司,手下有兩名專門購物者、兩名包裝工和兩名客服人員。
代購如今已成了中國留學生賺錢最受歡迎的方式之一。圖/網易新聞
有留學生透露,身邊每十個中國留學生,就有八個在做代購。
國內的大學生也不甘落後。據揚子晚報報導,2012年離家到外地、就讀中國礦業大學會計專業的女生谷同學,想憑自己努力養活自己、給家裡減輕負擔,開始了「半工讀」的兼職生活。
後來,在偶然機遇下當了賣護膚品的微商,短短兩年即憑代購業務變成月入過萬的「谷老闆」,閒來還能給家裡打錢反哺父母。
這樣一來,靠著代購起家的谷同學,成了別人眼中「懂事」的孩子,似乎名利雙收。
做代購的大學生大都渴望著早日經濟獨立。圖/截自愛奇藝視頻
除了身在海外的留學生,甚至連「出省留學生」也在不同的城市享受代購帶來的回報。
因此才有人說「高考是一場很重要的考試,他將決定你在哪座城市做代購」。
「多少能賺一點,為啥不試試?」
許多人初涉代購,都只想賺點零花錢,沒想過把它當作正經的事業發展,可是當收益變得越來越可觀,就有越來越多人將所有時間和精力都放在上面。
「在xx免稅店,需要代購的私戳呀!不求多,就賺個路費而已……」旅遊還看什麼景點呢?看一處景點就浪費一分掃貨的時間。
「朋友出國啦,要買便宜貨來找我……」上學還讀什麼書呢?上一堂課就浪費一次招商的良機。
到自然景點打卡哪有到大城市中代購「划算」。圖/pexels
中國越來越多遊客加入代購行列。他們對豐富自己的閱歷沒有多大興趣,豐富閱歷哪有打卡引人點讚實在?再進一步,打卡又哪有微信錢包的存款上漲實在?
總之,旅遊就是不斷將「實在」最大化。高昂的旅遊消費讓人心疼了?沒關係,代購代購,心理也就平衡了。
中國越來越多大學生加入代購行列。他們都是被「知識改變命運」口號忽悠的人,目的很明確,就是趕緊經濟獨立,不放過任何一個機會趕緊「改變命運」。
說白了,就是錢。圖/pexels
不難理解,這樣的思維,即是長期以來人們「養家餬口」的傳統DNA和「出人頭地」的成功學共同孕育而出的。
因此,大學生沉湎於代購事業不能自拔,仿佛是教育商業化的必然命運。
代購這事情聽起來這麼刺激,冒著微信被朋友拉黑的危險,也要試試吧?
作者丨廢青阿燒
編輯 | 秋褲
排版 | 阿梓
封面圖 | Pexels
2018年全國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千校千項」成果遴選活動
投票火熱進行中
300位強國一代新青年,200組匠心傳播好作品,2018年全國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千校千項」成果遴選活動投票火熱進行中,期待你的參與~
投票方式:
採用編碼投票的方式,關注「團中央學校部」微信公號(tzyxxb)和「青年觀察家」(shouduxiaomei),在對話框分別回復作品編碼進行投票。投票期間,每人可在兩個平臺上同時為候選人投票,票數累加計算,但每個微信號在一個平臺只能投一次。
作品編碼查詢方式:
1.進入作品展示頁面:
http://iqingyun.cyol.com/mobile/san_2018/vote.html;
2.選擇省份、項目;
3.在搜索框中輸入或粘貼你的團隊名稱(可以是關鍵詞,如情暖醫大、流螢、蒲公英等團隊名稱包含的詞);
4.點擊圖片,可查看作品信息,點擊「投票」記住下方的作品編碼,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可直接進入投票公號。
(點擊圖片,獲取編碼)
(點擊圖片,獲取編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