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月18日電(吳濤)2017年春運如火如荼進行中,如果用一個字來形容今年的春運,那就是「潮」。與往年春運相比,今年春運一個特點是,部分火車站可「刷臉」進站,有的車站還配備了機器人、VR導航等,科技感十足。
多地火車站可「刷臉」進站
2017年春運已在13日啟動,一種新的進火車站方式引起大家關注,這就是「刷臉」進站。據了解,「刷臉」進站時,自動檢票閘機上都安裝了攝像頭,旅客走近機器時,它會抓取旅客臉部信息,與身份證晶片裡的照片進行比對,票證信息相符、人臉與證件照比對通過,閘機自動放行。
「刷臉」進站速度很快,一般情況下,3至6秒便能成功通行,解放了人力,也方便了旅客。中新網(微信公眾號:cns2012)梳理發現,北京、上海、廣州、鄭州、太原、武漢、南昌、西安、長沙等地部分火車站已經使用上了「刷臉」進站。
1月13日,廣州南站,旅客通過人臉識別進站驗證後進入候車大廳。中新社記者陳驥(微博)旻攝
據了解,「刷臉」進站所用的是人臉識別技術,這是基於人的臉部特徵信息進行身份識別的一種生物識別技術。用攝像機或攝像頭採集含有人臉的圖像或視頻流,並自動在圖像中檢測和跟蹤人臉,進而對檢測到的人臉進行識別的一系列相關技術,通常也叫做人像識別、面部識別。
注意了!這些旅客不能「刷臉」進站
為了避免尷尬,都有哪些情況無法「刷臉」進站呢?早之前,北京西站相關負責人接受中新網採訪時表示,「『刷臉』進站不是所有旅客都能用,持有紅色車票的不能使用;持有學生票、殘疾人票等減價車票的需要人工核驗減價的證件,只能走人工通道。」
另外,為了保證旅客快速「刷臉」進站,有火車站工作人員提醒旅客,身份證和車票的放置方式一定要正確,車票上的二維碼要朝前,同時,口罩、帽子、眼鏡等遮擋物要摘掉。
「目前『刷臉』失敗的情況還比較少。」北京西站客運車間相關負責人說,但一些人的二代身份證使用時間長,旅客外貌發生較大變化,這樣會識別不出來。
北京西站春運推出便民舉措,無處不在的自助取票機、快速進站、升級後的036母嬰候車室等,這些新舉措也為帶孩子和老人同行的旅客出行提供了很大便利。中新網記者金碩攝
整容、突然剃光頭等情況或無法識別
「刷臉」進站雖然新潮,但也會出現一些意外情況。據華商報14日報導,有旅客最近突然剃了光頭,和身份證照片不符,無法「刷臉」通過,最後人工驗證進站。
「而化妝一般情況下沒問題,可以識別出來。至於整容的人能否通過,還沒遇到過這個問題,但人臉識別系統主要是採集人臉信息跟身份證核對,兩者一致就沒問題。」上述北京西站相關負責人說。
中新網採訪的一些科技企業人士表示,對人臉識別機器的影響上,化妝看程度;一般年齡變化在10年內對識別率影響不大;重度整容確會影響識別。
華商報援引相關人員介紹稱,「人臉識別驗證,儀器將掃描到的人臉和身份證照片進行比對,主要是看臉部輪廓、眉骨、嘴唇兩邊,和胖瘦沒有關係,如果『刷臉』進站時比對相似度不到75%就需要人工驗證。」
擁有先進人臉識別技術的企業NEC相關工作人員接受中新網採訪時表示,人臉識別時,會受一些環境,設備,人為等因素的影響。例如,光線過強或過暗,遮擋、攝像機解析度過低或運動模糊都會對人臉識別產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