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9 13: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新生辦理報到手續
校黨委書記別榮海察看新生報到情況
校長許二平察看新生報到情況
志願者迎接新生
護理學院設置新生「希望樹」
藥學院向新生發放迎新禮包
外語學院「漢服」志願者親切幫助新生
信息技術學院為新生精心準備迎新大禮包
國際教育學院首次安排從國外回來的高年級學生迎接新生
本網訊(文/趙會傑 圖/秦東仁 譚晟吾等)今日杏林新學子,明朝國家之棟梁。碩果飄香的河南中醫藥大學校園裡,彩旗招展,條幅高掛,色彩鮮豔的迎新帳篷一字排開,處處洋溢著迎新的喜悅與期待。2020年9月23日早上6點鐘,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已經準備就緒,滿懷欣喜迎接最後一批新河中醫人的到來。
河南中醫藥大學校黨委書記別榮海,校長許二平,校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張小平,校黨委委員、副校長徐江雁、田力帶領相關部門及單位負責人來到報到現場,走訪各個迎新站點,詳細了解學生報到情況,看望慰問堅守在場的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同志們辛苦了,謝謝大家」,迎新現場,河南中醫藥大學校領導向在場工作人員和志願者表達親切慰問和由衷感謝。校領導表示,在為期三天的迎新工作中,同志們堅守崗位、默默付出、無私奉獻,保證迎新工作的順利有序進行,希望同志們科學規劃、勞逸結合,繼續以飽滿的熱情、旺盛的幹勁做好新生服務等各方面的工作,全力確保迎新工作圓滿完成。
河南中醫藥大學校領導與遠道而來的新生和家長親切交談。在各學院報到點,校領導詳細詢問新生報到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入校後的學習生活、大學規劃等。「希望我可以在新的學期,新的起點,擁有新的旅程,期待我的美好大學生活」,來自藥學院的劉梓涵興奮的說。國際教育學院的張賀飛同學也動情的表示「我希望自己能學好專業知識,掌握以後工作的一些技能,早日回報父母和社會」。校領導聽到同學們的心聲感到很高興,很欣慰,並希望2020級新生能夠在大學裡盡情地綻放自己的青春風採。河南中醫藥大學校長許二平深情勉勵並寄語廣大新生,「在2020年這個特殊的年份,學校迎來了4000多名本科新生,同學們的到來給學校增添了無限的生機和活力,希望新同學入學以後可以倍加珍惜在校時光,好好學習、鍛鍊身體,為自己的成長、為學校的發展、為振興發展中醫藥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希望同學們能夠秉承學校校訓、刻苦學習、奮發向上、不負青春、不負韶華、不負時代、不負我們偉大的祖國!」
為增強校園活力,突出學院特色,更好服務新生,各學院紛紛採取創意十足的迎新方式,讓河中醫的校園煥發勃勃生機。為了迎接新一屆藥苑學子的到來,藥學院為每一位同學準備了具有中藥特色的新生入學禮包,迎新帳篷周邊還懸掛著顏色亮麗的各色中藥香包,帳外擺放著「走進校園、辨識百草」的宣傳展板,帳內擺放著中藥飲片,各類中草藥標本等,讓新生踏入校門便感受到中醫藥文化的博大精深。藥學院還舉辦了「與輔導員首次之約」和「時光寄語」活動,展示了「2020屆考研學生龍虎榜」,真誠祝願新生們在未來四年求學奮鬥中譜寫自己的青春華章。
在護理學院迎新現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獨具特色的「希望之樹」和「南丁格爾服務站」,同學們在這裡寫下大學願望,寄託大學夢想,收穫學校領導、老師和學長學姐們的關心、關愛。「祝新同學揚起理想之帆,乘風破浪,勇往直前」「祝福同學們學習進步、心情愉快」「2020更加美麗多彩」……校領導張小平、田力,護理學院黨委書記尹麗等分別通過「希望之樹」向新生們傳遞了最真摯的祝福和期待。報到現場,2020級新生李楠手工製作了「愛心急救箱」和「河南中醫藥大學小禮包」送給助班老師,通過獨特的方式表達了自己對學校,對輔導員老師、助班和志願者的感恩和感謝。
信息技術學院「一對一」精準志願服務,確保每名新生報到前後都有兩名志願者對接服務,讓「小耳鈴」感受滿滿的熱度和溫度;為每位新生發放一個印有「追求成長、走向輝煌」的專屬禮包,激勵「小耳鈴」努力開啟大學新生活;用拍立得為每位新生留下走進大學校園的第一張照片,留下難忘的瞬間,贏得了新生的一致好評。在外語學院報到現場,身穿漢服「漢風show」社團的兩位同學格外引人矚目,她們是邀請新生參與學院「寄語箱」活動的志願者。迎新現場負責人表示,志願者身穿漢服,是希望能夠時刻提醒廣大新生同學在學好外語知識的同時,不忘堅持和弘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堅持傳承精華、守正創新,做好新時代的「接班人」。國際教育教育學院第一次正式安排從國外回來的高年級學生迎接新生,為新生了解在國外就讀期間的學習生活提供了幫助。
迎新現場人潮湧動、氣氛熱烈,迎新工作在工作人員和志願者的有序配合、熱情服務中高效、有序進行。
隨著最後一批新河中醫人的到來,預示著我校2020本科新生「分批錯峰」迎新工作的圓滿完成。來自全國各地莘莘學子越過千山萬水,跨越天南海北相聚河中醫,同學們朝氣蓬勃、整裝待發,即將在這裡開啟了屬於他們的新生活、新徵程。
今日杏林新學子,明朝國家之棟梁!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