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農學家很著名一首蓮花詩,短短20字清新自然,結尾卻充滿遺憾

2020-12-09 沉醉古詩文

文/顧無

【引觴漫談】

寫蓮花的詩詞文章,大家記得哪幾首最著名的呢?

最近也是過了立秋,南方還是蓮子上市的季節。在街邊時不時的能看見賣蓮子的小車,超市裡也一直都有新鮮的蓮子賣。

關於蓮花的詩詞,最早的應該是就是民間流行起來的採蓮曲了吧。自從歷史動亂,北方文人南遷,南方的文化就慢慢的發展起來,在發展的過程中,最開始就是以民歌的形式呈現的。

民間所歌唱的採蓮曲,後來也是在南北朝時期,被蕭朝的兩任皇帝發展成了文人的歌曲,以此為題材寫了許多樂府詩,比如著名的「魚戲蓮葉間」。

後來到了唐宋年間,蓮花這種事物逐漸也帶上了一種特殊的文化符號,「蓮,花之君子者也」,許多文人開始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蓮花來代指自己的高尚氣節情操,表示一種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傲然。

宋代,因為理學的興盛,詩詞走入民間和日常生活,蓮花以其美麗的身姿吸引了眾多文人,著名的如楊萬裡的接天蓮葉無窮碧。

除了這些之外,大家還能想到哪些以不同角度寫蓮花的詩詞呢?

【臨其詩境】

今天要欣賞的,就是唐代文學家陸龜蒙的一首蓮花詩。

陸龜蒙作為一個文學家,可能並不為大眾所熟知,他出生官宦世家,卻一生以隱士自居,除了喜歡詩詞文章之外,更多的精力都投注在了農業上。

如果有研究中國古代農業發展的,那麼陸龜蒙一定是一個繞不開的名字。他的影響主要在農具的使用和總結上,尤其是對於江東犁的總結,研究農業歷史的人幾乎都要讀他的《耒耜經》。

作為一個關心社會民生的隱士,其心中一定是藏著許多不平之氣的,懷才不遇的憤懣,當朝的不作為導致百姓的水深火熱,同時,又矜持於自己高潔的聲譽。

這樣一個人設,與蓮花所代表的文化符號是有著許多相似之處的,同樣都是君子,同樣都有美好的追求。

只是下面的這首詩,詩人卻並沒有關於蓮花的正面描寫,選取的角度偏僻而刁鑽,一起來看看吧。

【經典原文】

白蓮唐代:陸龜蒙素蘤多蒙別豔欺,此花真合在瑤池。無情有恨何人覺?月曉風清欲墮時。

【條分縷析】

上面所引用的《愛蓮說》,雖然主要是講蓮花的高尚品節,但是也穿插了對蓮花外形的完成鋪陳,並且以外形作為其品格的襯託和鋪墊,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不過這首詩中,雖然以白蓮為題目,以白蓮為吟詠的對象,正文中卻沒有一句是正面提到白蓮花的外形,顏色的。

反而,是抓住了蓮花的幾個特點,輕輕幾筆就將一個世間白蓮的形象勾勒了出來。借著這個被詩人賦予的形象,來抒發自己胸中的情緒和感受。

從這一首詩中就能看出唐代與宋代詠物詩的不同,宋代的詠物詩往往是真的,單純的詠物,可是唐代的人往往賦予客觀事物以主觀感情,以含蓄蘊藉為宗旨,一切景語,都是以詩人為中心來描繪的。

第一句中,詩人抓到的特點是顏色,素淡的白色,往往在盛開時候被別的庸脂俗粉搶了風頭,縱然有著絕世好風華,也只好遺世獨立,在池塘之中靜靜的綻放,等待著知音人來欣賞自己的美。

可是她的美,又是那樣的純粹,那樣的讓人心折,索性就把她移植到瑤臺去吧,人世間的花朵,就她最配得上了。

第二句,詩人則是抓住了白蓮在一片清幽中將要凋落的這一個鏡頭,抒發一種美好的事物靜靜逝去,沒有引起俗世間一絲一毫珍惜的遺憾。

白蓮心中有遺憾,可是茫茫紅塵中,沒有人察覺得到,月亮高掛天空,夜風和暢,靜靜地,目送一朵花的凋零。

詩到這裡,已經分不清作者是在寫蓮花還是在寫自己了,我們走進的,究竟是白蓮的內心,還是詩人的內心?

相關焦點

  • 唐代才子題寫上人竹房,一首詩短短28字,卻充滿禪意
    下面介紹唐代才子題寫上人竹房,一首詩短短28字,卻充滿禪意。題道虔上人竹房唐代:李嘉祐詩思禪心共竹閒,任他流水向人間。手持如意高窗裡,斜日沿江千萬山。李嘉祐,字從一,天寶七年進士,授秘書正字。唐代禪宗盛行,很多士大夫都願意與禪宗結緣。詩人也經常遊訪名剎古寺,向那些高僧請教。有一次他應邀來到道虔上人的竹房,看見其生活簡樸、情懷淡泊,深有感觸,於是即興寫下這首作品。前兩句描寫了上人悠然的心境,「詩思禪心共竹閒,任他流水向人間。」
  • 唐代高僧5歲時寫的一首詠花詩,短短20字無一生僻字,卻充滿禪機
    本期再給大家介紹一首妙手偶得的詩作,詩名《五歲詠花》,來自唐代高僧釋知玄。知玄5歲時就能識字讀詩,祖父指著一樹花讓他寫首詩,於是他隨口念出了這首詠花詩。全詩短短20字無一生僻,但卻充滿著禪機,長大後終成一代高僧。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首詩:《五歲詠花》唐.知玄花開滿樹紅,花落萬枝空。唯餘一朵在,明日定隨風。
  • 孟浩然很有畫面感的一首詩,短短20個字,描繪出一幅初春景象
    孟浩然,字浩然,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而且孟浩然生活在盛唐的時代,因而他的詩大多都是描寫美好的山水風景,形成一幅很美的畫卷。今天帶來的這首詩也是他的一首山水詩,雖然只有短短20個字,卻把一個初春早晨的景象描繪了出來,而這首詩就是《春曉》。
  • 王維最驚豔的一首詩,小學就背過,短短20字令人拍案叫絕!
    眾所周知,王維是我國古代最著名的山水田園詩人之一。其實,王維還是我國古代著名的畫家,有「南宗山水畫之祖」之稱。所以,你會發現王維的詩歌中含有繪畫的精髓。用蘇軾的話來說,就是「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這也是王維詩歌的特色所在。
  • 唐代宰相的一首謎語詩,寫風入選小學課本,短短20字成千古名篇
    今天就給大家帶來一首以風為題目的詩,在讀詩之前,先來了解一下創作者的身份。李嶠是初唐盛唐之間的一位詩人,前與王勃、楊炯相接,又和杜審言、崔融、蘇味道並稱「文章四友」。權力的巔峰期基本也是他文學影響力的巔峰期,同時期的著名文學家都已經逝去,活到70歲的李嶠自然而然就成為了那個時代大師。又因為自己身居相位,對當時文壇的影響更大,他的詩歌對於唐代詩歌的發展方向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 王維很經典的一首詩,短短20字意味盎然,小學課本的第一首!
    大家還記得,自己在上小學語文課的時候,或者翻語文課本的時候,讀到的第一首詩是哪一首嗎?懵懵懂懂的少年時代,走進陌生的校園,見陌生的小朋友,學習世界上早已存在的陌生的知識和規則。第一次接觸到詩歌這種東西,應該是會在心中留下很深很深的印象的吧。
  • 明代丘浚的一首佳作,清新自然,卻充滿天籟自鳴機趣
    下面介紹明代丘浚的一首佳作,清新自然,卻充滿天籟自鳴機趣。詩人自幼好學,學識深博,他喜歡藏書,還精通醫術,也是嶺南著名醫家。而「新妝」二字,採用擬人手法,仿佛她們是一個個仙子,嬌柔豔麗,美不勝收。作者並沒有刻意追求語句的新奇,也沒有運用典故和傳說,只是用自然清新的話語,表達了心中真切的情感。
  • 王維最唯美的一首詩,只有短短的20個字,但是怎一個美字了得
    王維是盛唐最著名的詩人之一,也是唯一一位可以比肩李杜的大文豪,他的詩意境唯美,往往可能只是寥寥數語,但是字裡行間充滿詩情畫意,讀來也是朗朗上口,譬如《相思》、《終南別業》、《竹裡館》、《鳥鳴澗》、《鹿柴》等等,那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每一首都很唯美,寫得也是生動有趣,從而成為了唐詩裡流傳最廣的經典之作
  • 元好問的一首詩,短短20字,描繪了8種景物,更深蘊哲理
    雜詩是記錄各種觀感的詩歌,唐代詩人王維幽居於終南山時,經常與朋友在此飲酒賦詩,他就寫了很多雜詩,表達自己閒適心情、以及對朋友離去後的依依不捨。另一位唐代山水田園詩人孟浩然也善於抒寫雜詩,走在從長安回家的路上,看見曠野無垠、蒼茫遼闊的場景,詩人便滿懷羈旅愁思,心情迷離。而詩人生性淡泊,更愛青山綠水,所以當他離開喧鬧的都市,再次聞到鄉村中荷風送香、聽到露滴清響之時,頓時就將煩惱和惆悵拋到了九霄雲外。
  • 唐代詩人在夏天寫的一首詩,短短四句,清新自然,寧靜悠閒
    今天我們就來讀一首最適合夏天的詩,光看題目你就能感到夏天的陣陣清幽。《山亭夏日》高駢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看了這首詩,你一定想不到詩人高駢竟然是一名武將,雖然他是唐末將領,卻也是一個有文採的詩人。
  • 白居易很著名的一首詩,短短20字如今家喻戶曉,值得一讀!
    問劉十九唐代:白居易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家裡有新釀的酒,還有一個暖和的小火爐,外邊天色已晚,看著還快要下雪了,要不要來我這寒舍喝一杯呀?雖然如此,白居易在這首僅僅20字的短詩上,下的功夫也並不少。最明顯的是詩中意象的運用。主要意象一共有三個,酒,火爐還有屋外的雪。這三個意象之間,有著屋內和屋外的對比,在酒和火爐之間也存在著鮮明的對比。
  • 韓愈很浪漫的一首詩,開篇就想像奇特,最後14字更令人動容
    一首詩有一個令人驚異的開篇,又有一個耐人尋味的結尾,必然會讓無數人感到驚豔。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寫作也是如此,好的開篇可以統領全文、提綱契領,但如果虎頭蛇尾,也會令人遺憾。比如白居易的《憶江南》,開篇「江南好,風景舊曾諳」,強調自己的親身感受,令人信服;結尾「能不憶江南?」以反詰作結,作者無疑問而提問,卻加強了所肯定的意思。雖然全文只有短短的27字,作者卻非常用心地處理好了這些細節。下面介紹韓愈很浪漫的一首詩,開篇就想像奇特,最後14字更令人動容。
  • 《唐詩三百首》裡最下裡巴人的一首,短短20個字,婆媳小姑全都有
    《三百首》共選了77位詩人的311首作品,數量上以杜甫的最多,達到38首,其次是王維的29首,李白的27首,這些名家之作自然不用說,都是經典之作。但也有不少是普通詩人妙手偶得的代表作,比如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新嫁娘》。這首詩來自唐代詩人王建,王建一生潦倒,對民間百姓生活十分了解,正因如此,他的詩多數相當接地氣。
  • 李白的一首小詩,短短40個字,卻美到令人念念不忘
    李白是盛唐傑出的詩人,他的詩作風格豪邁,清新飄逸,自比大鵬鳥,世人更尊稱其為詩仙。太白詩才名列大唐第一,劍術也是第二,可謂文武全才,堪為大用。不過唐玄宗卻並不信任這位曠世奇才,只是把他當成填詞的工具和娛樂的玩偶。
  • 王維最美的一首詩,短短20個字卻充滿禪意,很多人讀過卻不懂
    在此期間,王維寫下了一首充滿禪意的好詩,它便是《畫》:這是一首五言絕句,非常短,全文僅20字,乍看一眼,詩人描寫的是美妙的山水風光,然而細細品味過後,卻發現根本不是那麼簡單,且聽筆者慢慢道來。這第一句「遠看山有色」,寫的是直觀的「靜景」,即遠遠看去,是美妙的山川景色,其中這個「色」字,
  • 杜牧很美的一首詩,從開篇一直美到結尾,寫出了令人驚豔的秋天!
    杜牧是晚唐著名的詩人,也可以說是唐詩的終結者,也正是從他之後,唐詩就結束了,後世再也沒有那些偉大的文學作品。雖然晚唐時期也有很多著名的詩人,但是杜牧的存在無疑使得唐詩更具有感染力,也更為令人震撼,特別是他的一首《清明》,可謂是膾炙人口,通篇寫得極為悽美,也很是傷感,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八個字,把骨子裡的那份悲痛之感,以一種很細膩的筆觸娓娓道來,這樣的作品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那都是會念念不忘,同時也會被那份悲傷所感動。
  • 王維一首經典五絕,短短20字卻有很高的境界,讀懂需要悟性
    其中,有一首專門寫到了一種花,詩前兩句寫道:「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木末芙蓉花,是什麼花?從詩題《辛夷塢》以及裴迪與他相和的詩中提到「況有辛夷花,色與芙蓉亂」可知,這種花是辛夷花。而後,唐代韓偓寫過「辛夷才謝小桃發,蹋青過後寒食前」,錢起寫「谷口春殘黃鳥稀,辛夷花盡杏花飛」,白居易也寫過辛夷花:「紫粉筆含尖火焰,紅胭脂染小蓮花。」辛夷每每在枝條末端抽出花苞,豎立著像毛筆一樣對著天空,所以它也叫「木筆花」;等到辛夷花開之後,又紅若胭脂,形似蓮花,很美。
  • 唐代女道士的一首哲理小詩,短短6字道出夫妻間相處智慧,精闢!
    而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一位唐代女道士一首頗具哲理的《八至詩》,相信很多人都曾有所耳聞。八至[ 唐·李冶 ]至近至遠東西,至深至淺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之所以取名《八至》,是因為全詩短短24個字,僅「至」字就有8個,且貫穿全詩,妙不可言。語言簡潔直白,細細讀上幾遍,便能領悟出詩人的智慧。總體上來看,詩的前三句都在揭示著一些簡單的物理規律,其中包含著深刻的辯證法。
  • 古代最著名的一首新婚詩,只有短短4句,卻道盡新婚夫妻旖旎風光
    對於這樣重要的時刻,文人墨客自然是不會放過的,並為我們留下了不少的優秀作品,比如唐代詩人朱慶餘便寫過一首名為《近試上張水部》的洞房詩。雖然這個作品非常直白,並且只有短短四句,但是卻道盡新婚夫妻旖旎風光。
  • 唐代一首禪詩,開頭迷茫無助,結尾豁然開朗,短短28個字啟迪人心
    如果此時的你正在迷惘尋覓,正在上下求索,不如讀讀這首唐代的禪師,短短二十八個字,啟迪人生。《悟道詩》盡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遍隴頭雲。歸來笑拈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據說這首詩偈是唐朝無盡藏比丘尼的大作,整首詩簡單明了,卻充滿禪機,語言輕快,行雲流水,更像神來之筆。「終日尋春不見春」,我們成天想看看春天的景色,尋找春天的美景,但是春天就是找不到,這是一種人性的迷茫,我們每天活著,卻找不到活著的意義,和生活的目標。於是我們將這些尋求於外界,想要用外在的一切來滿足自己的內心。然而越是尋覓越是不得,最終迷失了雙眼和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