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
動
光
榮
高爾基說,勞動是世界上
一切歡樂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
今天是五一國際勞動節
這個屬於全世界勞動人民共同的節日
▲建築工地上,工人頂著烈日施工( 圖/記者 蘇盛宇)
在津城的各個角落
勞動者無處不在
他們用雙手詮釋職責
用肩膀撐起責任
用汗水描繪人生
▲輕軌建設工地上,工人正在綑紮鋼筋( 圖/記者 蘇盛宇)
他們是津城起得最早的人
他們出發於黎明之前
走街串巷、無懼髒臭
只為還你一個清潔家園
▲凌晨3點30分,垃圾清運工王化龍開始工作。他將和同事按照既定線路,完成220餘個收集點,240餘桶垃圾的收集工作,直到中午13點。一路下來,行程達100公裡。( 圖/記者 張渝)
▲凌晨4點,清潔工周錫明、王霞兩口子從家中出發。7點以前,他們要完成對責任路段的第一次普掃。一個月下來要用掉6把掃把,下雨天最快2、3天就要用掉一把。( 圖/特約攝影 張樹仁)
他們起早貪黑
長期維持高強度工作
只為你的旅途更加暢通便捷
▲凌晨5點20分,江津501路公交車駕駛員魏勇從先鋒(平安街)站準時發車。從此時起,他將按照既定線路開足15個單邊,直到下午18點多。一天下來,累計行程近200公裡。( 圖/記者 張渝)
他們兢兢業業、勤勞本分
相信通過自己的雙手
能夠為自己和家人換來美好的生活
▲凌晨5點的通泰門臨時便民菜市場燈火通明、喧鬧異常。菜農、果農們陸續趕來,期待辛勤種下的糧食、蔬菜和瓜果能賣個好價錢。( 圖/記者 張渝)
▲每天凌晨3點,鼎山大道的老七包子店就亮起了燈。和面、擀麵、盛餡、包包子……店主說:「每天要做上百籠小籠包和蒸餃,上百杯豆漿,上百根油條,不早起根本來不及。」( 圖/記者 張渝)
他們是津城睡得最晚的人
你熬夜再晚也熬不過他們
他們當中
有的為了我們的未來殫精竭慮
▲當學生已進入甜美的夢鄉,老師們還在燈光下批改作業。江津中學高一班主任老師付豪經常在深夜工作,他笑稱:「每晚批改的作業和我的發跡線一樣高。」( 圖/記者 張渝)
有的為了我們的健康隨時候命
▲江津區中心醫院晝夜無休,急診科24小時值班,夜間值班醫生護士們隨時都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做好搶救的準備。( 圖/記者 吳剛)
脫下白衣、放下手術刀後
他們只是一個個普普通通的人
但只要有需要他們的地方
他們就會挺身而出
化身超級英雄、救死扶傷
▲2017年9月27日,江津客運中心轉盤天橋下,區中心醫院護士張嫡在路邊為傷者進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復甦搶救。現場市民用手機拍下了這感人的一幕。
▲2018年7月29日,半島明珠小區內一女童溺水昏迷,一女孩挺身而出,跪地對其進行心肺復甦搶救,救護車到來後卻悄然離開。後女孩被找到,名叫程思妍,當時剛剛畢業,曾在區中心醫院多個科室實習。
還有一些可愛的人
為我們的出行安全保駕護航
▲津城交巡警夜間嚴查酒駕,維護良好交通環境。(圖/記者 王茜 通訊員 吳翼)
他們時常笑稱:
「宇宙不重啟,我們不休息
風裡雨裡,我們都在路上等你!」
我們的一路平安
是他們內心最真的期盼
為了更好地執法
他們學會了賣萌,學會了尬聊
甚至學會了碎碎念
▲查酒駕時,一司機耍賴不配合,白沙大隊民警肖灑開啟「碎碎念」攻勢,反覆介紹酒精測試儀的用法,最終該司機敗下陣來……
雖然工作任務繁重
時常遭遇他人的不解
但也總能收穫這座城市的溫暖與善意
▲2018年12月20日,民警鄭文富在濱江路糾違巡邏執勤時收到一封感謝信。上面寫著:「 警察同志,感謝你們對津源居周邊的交通整治,為我們出行營造了良好環境……「
他們是津城最耐熱的人
也是最抗凍的人
▲田地裡,農民頭頂烈陽辛勤勞作( 圖/特約攝影 吳文高)
▲產業工人頂著高溫堅持生產( 圖/記者 謝洪均)
▲無論嚴寒酷暑,外賣小哥在城市中穿行,為市民送去新鮮可口的食物。( 圖/記者 張渝)
路遙在《平凡的世界》寫到:
只有勞動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強大
不論什麼人
最終還是要崇尚那些能用
雙手創造生活的勞動者
勞動者很美
職業不分高低貴賤
我們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
在平凡的崗位上練就不平凡的人生
向所有勞動者致敬!
在江津,還有一些老手藝人
他們從事著逐漸消失的老行當
值班副總編輯 胡小龍 曹成
編審 吳剛 責任編輯 徐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