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個人所得稅新政策已經實施,個稅所得稅改革措施完善了「基本扣除+專項扣除」的稅前扣除制度。在新的一年中,將執行5000元個稅起徵點和新個稅稅率表, 同時新政策也增加了子女教育、贍養老人等專項附加扣除,進一步增進稅收公平。新政策下個稅應該怎麼計算呢?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個人所得稅起徵點是個人所得稅工薪所得減除費用標準或免徵額,個稅起徵點與個人稅負高低的關係最為直接,因此成為廣大工薪階層關注的焦點。根據國家稅務局最新政策,綜合考慮人民群眾消費支出水平增長等各方面因素,從2019年1月日起,個稅起徵點提高至5000元。
與此同時,個稅的部分稅率級距進一步優化調整,擴大3%、10%、20%三檔低稅率的級距,縮小25%稅率的級距,30%、35%、45%三檔較高稅率級距不變。使廣大納稅人都能夠不同程度的享受到減稅的紅利。
免徵額是個人所得稅的稅制要素之一。相比往次個人所得稅改革僅注重免徵額調整,為了更好的發揮個人所得稅的收入再分配功能,本次稅收新政還新增了子女教育、大病醫療等六項專項費用扣除,這有利於增進不同負擔家庭之間的稅收公平。
1.子女教育
扣除的標準為每月1000元,這1000元可以是夫妻雙方一方進行扣除,可以是雙方扣除,雙方各500元。
在子女教育支出的扣除中,包含的範圍為學前教育還是學歷教育,學前教育為三歲到小學期間,學歷教育為小學到博士,如果是留學需要憑海外大學的入學憑證。
如果納稅人有兩個孩子,且接受上述教育,子女的教育專項附加扣除可以翻倍。
2.繼續教育
國家支持個人進行繼續教育,納稅人接受學歷繼續教育的支出,學歷期間按每年4800元定額扣除。接手技能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支出,在取得相關證書的年度,按照每年3600元定額扣除。
3.大病醫療
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與基本醫保相關的醫藥費用,扣除醫保報銷後個人負擔累計超過15000元的部分,在不超過8萬元的限額內,可以據實扣除。這種扣除可以是本人或配偶扣除,未成年的由父母一方扣除。
4.住房貸款利息
房貸成為很多青年人群的負擔之一。在房貸利息中其扣除的標準為每月1000元定額扣除。需要注意的是,房貸利息的扣除方法為夫妻中的一方,一年之內不變。納稅人只能享受一套首套住房貸款利息扣除。
5.住房租金
扣除標準分為三檔,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省會等情況的,為1500元每月,當市人口大於100萬的,以1100元每月計算,小於100萬人口的,扣除額為800元每月。
同時,扣除的要求是夫妻在其工作市沒有住房,當夫妻在同一個城市工作的,扣除一方,不可以重複扣除,如果不同,則各自進行扣除。
6.贍養老人
贍養老人的扣除標準為兩種,納稅人為獨生子女的,則每月可扣除2000元。納稅人非獨生子女的,與兄弟姐妹分攤,決定之後一年不變,每人每月不得不超過1000元。
增加了6大專項附加扣除後,個稅應該怎麼算呢?下面我們來看兩個案例:
個人所得稅採用速算扣除數法計算超額累進稅率的所得稅時的計稅公式是: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一對夫妻、有孩子、有房貸、需贍養老人。夫妻雙方商定,子女教育與房貸利息由男方扣除。
男方:月薪15000(減除險金等扣除項)
專項附加扣除:2000(贍養老人)+1000(子女教育)+1000(房貸利息)=4000元
繳納個稅:(15000-5000-4000)*10%-210=390元
女方:月薪1000(減除險金等扣除項)
專項附加費扣除:2000元(贍養老人)
繳納個稅:(10000-5000-2000)*3%=90元
單身、在北京租房、需贍養老人。
月薪:8000元
專項附加費扣除:2000元(贍養老人)+1500(住房租金)=3500元
8000-3500<5000元。無需繳納個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