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生前最害怕的竟是一隻石頭刻的壁虎?

2020-12-19 木子觀歷史

 眾所周知,慈禧太后可謂是帝制期間為數不多持久當政的女性。1861年11月,慈禧太后與恭親王奕訢聯合發動辛酉政變,此後三度垂簾聽政,直至1908年去世,統治中國長達47年之久。你們知道她生前最害怕的是什麼嗎?她竟然最怕一條石頭刻的壁虎!

說慈禧懼怕壁虎,主要是由慈禧生前為自己打造的陵寢內的丹陛石上得出的。清朝祖制,皇帝后妃的丹陛石上有一幅「龍鳳戲珠」的石雕圖案。圖案中龍在上,鳳在下,象徵皇帝為天,皇后為地,陰陽結合。

然而,慈禧卻冒天下之大不韙地將鳳高高展翅在上為主體,而龍在鳳之下的附屬位置。最為奇怪的是,這塊按照慈禧自己的意思打造的丹陛石的右下角還缺了一小塊。原來是工匠在打造的時候按照習俗在丹陛石下方龍爪一側鑿了一隻惟妙惟肖的小壁虎,慈禧見了就命人把這隻壁虎給撬走。

但慈禧卻對此不斷耿耿於懷,念念不忘。由於內行人曉得,這隻壁虎雖小,其暗含的寓意卻甚大。唯鑑於其暗含的嚴重寓意,清宮才作為一種祖制堅持、傳播下來。這個隱意的來源於壁虎自身。

相傳,在清以前的皇宮內曾飼養著許多壁虎,其食物以餵砂為主,3年可養成七八斤重。養成的壁虎被逮殺後,放在陰瓦上烤乾,然後磨成細粉,用此粉在皇后、妃嬪臉額處點一點,其色鮮豔而不退。更為巧妙的是,若宮中後、妃有亂宮的男女之事,紅點自然消逝。

慈禧本是鹹豐帝的妃子,鹹豐帝死時她才28歲,那是女人生理欲望比較旺盛的年齡。難耐宮廷寂寞的慈禧曾與太監們走得很近,後又與榮祿、恭親王,甚至英國畫師等許多男人有染。到後來,慈禧越發地不可收拾,貼身太監李連英還在宮外給慈禧物色男寵,甚至有一個琉璃商人還在宮裡住了一個月之久。

清文廷式《聞塵偶記》記載,慈禧因為與這位琉璃商人有染,還因此懷孕,慈安太后得知以後急召禮部大臣,商量要廢掉慈禧。廢后之事被慈禧得知後,就在當晚下毒毒死了慈安皇太后。

因為壁虎特殊的功能,所以天不怕地不怕的慈禧也會懼怕一隻小小的壁虎,真是應了那句俗話「偷人的心驚」。不論怎樣解釋,慈禧對丹陛石上那隻小小的壁虎產生了恐懼是肯定的。正由於如此,決議要重修定東陵的慈禧,才下令首先將隆恩殿前的那塊丹陛石換掉,重新安設沒有壁虎的石雕。

相關焦點

  • 揭秘慈禧太后最怕讓別人知道的一件事!竟對一隻壁虎耿耿於懷?
    慈禧太后是中國歷史上女人登上政治巔峰的一大典範,她雖然位居高位,卻不斷的對西方列強求和,諂媚求榮,最終親手葬送了大清王朝,被後世徹底的冠上了賣國賊的名號。政治上的慈禧雖然昏庸獨裁,但是她的生平卻也發生了很多趣事,有些更是讓慈禧極為避諱,不準別人談起的。那麼究竟慈禧太后最怕讓別人知道的一件事是什麼?這件事和守宮砂又有怎樣的關係?男人世界的小編為你揭開謎底。
  • 晚清中國最具權威的慈禧為何怕壁虎
    但是,中國歷史也有幾位巾幗不讓鬚眉的女人,例如武則天、慈禧。武則天奪了李氏家族的天下,建立大周王朝,雖然時間短暫,但卻改變了整個大唐的命數。慈禧是晚清中國最具權威的人,她雖不是皇帝,卻勝似皇帝,甚至比皇帝更有權力。慈禧是鹹豐皇帝的妃子,鹹豐皇帝駕崩後,慈禧的兒子6歲的載淳繼位,即同治皇帝。慈安皇后與慈禧並稱為東西太后,兩宮太后共同臨朝稱制。
  • 慈禧太后生前的生活太奢華了,看完這些老照片,你有什麼感想
    這張照片中所拍攝的人就是慈禧太后。慈禧太后當時正站在鏡頭前擺著pose拍照。大家可以看到在慈禧太后座位的兩旁是兩疊被排列得非常高的蘋果。慈禧太后當時規定必須要在屋子裡放上很多新鮮的水果,目的就是聞果香,所以慈禧太后一年會浪費15萬個蘋果。
  • 慈禧太后平常不喝水,那平時都喝什麼?還是貧窮限制了想像力
    我們如果要說到晚清的統治者,大家想到的就是慈禧太后了。成為了晚清的統治者以後,慈禧的生活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每頓飯簡直就是滿漢全席,一頓飯就將近有上百道菜,而有些人會問到這些菜她能夠吃完嗎?這些菜只吃一口也都不現實,一百多個菜想想擺在我們面前,感到就非常的害怕。
  • 故宮藏璽—慈禧太后的寶璽
    慈禧太后在鹹豐年間被封為蘭貴人和懿嬪時,不可能頒發給她印章,而後來晉封為懿妃和懿貴妃時都要頒給她相應的金寶印。該印銀鍍金質,龜紐,印面11.8釐米見方,滿漢文篆書「懿妃之印」四字,鹹豐六年頒發。「懿妃之印」是慈禧太后獲得的最早的一枚「身份證」性質的印章(「懿妃之印」寶璽 銀制鍍金龜紐印面11.8釐米見方 故宮博物院藏)慈禧皇太后的諡寶現藏於故宮博物院,這方交龍鈕的青玉寶璽是慈禧皇太后死後不久用宮中留存的乾隆時期的「喜」字號玉寶刻制的,供奉在太廟中以為祭祀的對象,也是慈禧皇太后的最後一枚寶璽。
  • 慈禧太后上廁所,為何要準備烤焦的紅棗?別跟我說是拿來吃的
    據說當年慈禧太后上廁所的時候,就用棗。當然,別想歪了。慈禧太后用棗的那個方法,和老郭相聲裡說的,還是不太一樣的。去過故宮的朋友,可能會發現這樣一個有趣的事情:故宮裡面,從前面舉行朝會的太和殿,再到後面的後宮,你找不到任何一間廁所。這裡說的廁所,是指明清兩朝600年間修建留下來的廁所,不是指現在為了方便遊客建的那種廁所。
  • 慈禧太后在臨終前,曾說了三個遺囑,這些決定對歷史起什麼作用?
    在外國的軍力侵犯我國的時候,慈禧太后出賣國家,不但不發起反抗,反而不斷的退步,並且籤訂許多喪權辱國的被侵略的不平等條約,在她看來,國家的安危顯得不是很重要,人民的安危看像螻蟻一般,置之不理,但唯有一樣是她最看重的,就是權力,權力比一切都重要。
  • 慈禧太后的墓地為什麼寸草不生?清朝大臣說:慈禧生前交代的
    慈禧太后,我們都知道清朝的覆滅與她脫不了關係,她貪戀權力,生活極盡奢華,做了很多禍國殃民的事情。在歷史上,她也是算是一位重要人物了,一般這種有權有位的人都會十分看重自己的後事。慈禧也不例外,她還在世的時候就開始為自己準備後事了。她在世的時候還曾經下過這樣的一條死命令,就是要求大臣們想各種辦法讓自己墳頭不會長出草。
  • 洋人睡了慈禧的床,還刻上一行字,無人敢翻譯
    洋人睡了慈禧的床,還刻上一行字,無人敢翻譯中國近代是一個充滿了屈辱的時代,尤其是外國的侵略者對我國造成的傷害可以說是讓人難以忘記,尤其是在晚清時期,那些喪權辱國的條約更是讓人感到憤怒。既為了侵略者的蠻橫,也為了滿清的退縮軟弱。
  • 慈禧太后的玉雕海螺中藏有大秘密,謎底揭開讓所有人都愣住!
    1894年陰曆十月初十,這一天絕對不平常,因為慈禧太后要過60大壽了。慈禧太后作為大清最高權力的持有者,平日裡作威作福,掛在嘴邊,無比瘮人的一句話是:誰讓我一時不痛快,我就讓誰一世不痛快。這時候,不論京官還是各地的封疆大吏,他們一邊發了瘋似的撈錢,準備滿足慈禧太后無邊的奢侈,另外一方面,他們又挖空心思地準備壽禮,生怕被別的官員將自己比下去。
  • 慈禧太后真實老照片,張張經典,保證一半都是你沒有見過的
    慈禧太后真實老照片,張張經典,保證一半都是你沒有見過的慈禧太后,即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鹹豐帝的妃嬪,同治帝的生母,在她垂簾聽政期間,她實際上成了清朝真正的一把手,皇帝只不過是個擺設,晚清的大清帝國實際上是慈禧說了算
  • 鹹豐帝死後慈禧太后害死麗妃?其實她待遇很好,僅次於兩宮太后
    在許多野史、小說和影視劇中,鹹豐帝最寵愛的就是麗妃他他拉氏,而麗妃也倚仗生育大公主和鹹豐帝的寵愛,對懿貴妃多有不敬,二人在爭奪鹹豐帝的寵愛和後宮的權勢鬥爭中打得不可開交,但是鹹豐帝死後,懿貴妃母以子貴成為了聖母皇太后,麗妃失去了鹹豐帝的庇護,自然要遭受到慈禧太后的反撲和報復。可是歷史上的麗妃真的如此悲慘嗎?
  • 慈禧太后是怎麼害死珍妃的?一位老宮女記錄了真相!
    慈禧太后是怎麼害死珍妃的?一位老宮女記錄了真相!提起珍妃來,她並不是塊美玉,更不是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物。她也弄過權,賣過爵,只是在老太后的嚴威下哪能容她放肆。倒是光緒非常值得同情的。這裡不談他的政績,只談他的生活,尤其是愛情。
  • 古心生篆刻——慈禧太后書畫上的閒章
    古心生篆刻——慈禧太后書畫上的閒章正文世界文化遺產、國家5A景區清東陵內的普陀峪定東陵(慈禧陵),舉辦「翰墨留香」慈禧太后精品文物展,其中展出了慈禧的兩幅繪畫精品瓷器上的鈐印"大雅齋"是慈禧的私人堂款。因此,大雅齋瓷器被看做燒造的慈禧太后專用瓷。清吳士鑑《清官詞》有詞云:「大雅齋中寫折枝,丹青鉤勒仿箏熙。江南供奉雖承旨,不及滇南女畫師」。其後有注云:「內廷如意館畫工,皆蘇州人。光緒間,昆明繆素筠女史嘉惠,丁畫花卉,承直二十餘年。每當拈豪染翰,孝欽並坐指示之,眷遇始終不衰。大雅齋,孝欽自署齋名也」。孝欽即指慈禧太后。
  • 風流太后的放縱一生,縱慾成癮,看慈禧是如何懷孕墮胎的
    慈禧太后,這個掌控晚清幾十年的女人想必大家都不陌生,這個女人將垂簾聽政發揮的淋淋盡致,生前百姓抗議不斷,死後盡遭戳骨唾罵。光緒初年,慈禧太后正值虎狼之年,手中掌握天下大權的她,又怎會忍受守活寡的日子。某一天,慈禧太后突然感覺腹中一陣絞痛,伴隨著乾嘔、食欲不振等狀況,光緒帝連忙喊來宮中最好的御醫為慈禧治療,御用太醫都有著頂尖的醫術,一把脈就知道慈禧幹了什麼,但慈禧懷了孕這種事他怎麼敢說出來,恐怕說出來後,慈禧為了自己的名聲會誅他九族了,所以太醫就對慈禧說她身體沒有什麼問題,好好調養就好。慈禧一聽這話就怒了,這太醫說這話不就是說我沒病裝病嗎?
  • 慈禧太后「英倫情人」的真面目
    老年時的巴恪思爵士  關於慈禧太后有個英倫情人的故事一直在網絡上流傳,前幾年,一本名為《太后與我》的書出版。巴恪思爵士以自傳的口吻,敘述與慈禧太后的情感故事。那麼這位「英倫情人」究竟是誰,與慈禧的「一段情」又是真是假呢?闖蕩東方  所謂巴恪思爵士,即埃德蒙·巴克斯,1873年出生於英國,其父是銀行家。巴克斯自小性格暴躁,行為出格。但他很有才華,有著極強的語言天賦。
  • 紙糊的母老虎——真實的慈禧太后治國能力遠不如呂后和武則天
    不過最近網絡上流傳了一種說法,那就是慈禧皇太后虛有其名,其實真實的治國能力遠不如武則天和呂后,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這個問題,到底慈禧太后對於大清這個病入膏肓的封建王朝帝國的治理能力如何,如果她把權力轉交給光緒皇帝會不會好一些呢?
  • 慈禧床上刻有一行英文,軍機大臣看懂卻不敢說實話!
    此時作為滿清皇太后和大清當家人的慈禧驚恐不已 於是決定採取「暫避之計」,倉皇出逃。由於出逃太過匆忙,當時的慈禧啊,那是什麼金銀細軟都沒帶,甚至是連最基本的乾糧也沒有準備。不過,她倒也不急,作為大清朝的當家人,她自認為再怎麼不濟,作為貴族也是不會餓肚子的。但現實與理想是有差距的。
  • 墓被盜,慈禧太后的屍體被怎樣處理了?真相難以想像!
    慈禧的陵墓位於河北省遵化市菩陀峪清東陵,諡號簡稱為「孝欽顯皇后」。北京到清東陵有75英裡的路程,這75英裡,早在慈禧在世時就開始了修建,到慈禧去世,這條路雖然已比較平整,但給慈禧太后送葬的隊伍在這條道路上,還是要走整整五天。
  • 慈禧太后御筆「真如自在」
    「真如自在」石刻,系慈禧太后書賜南山寺普濟和尚的一塊御匾,現如今仍在南山寺保存。慈禧太后為什麼贈送普濟和尚這四個字呢?流傳三種說法:一、慈禧太后聽說五臺南山寺的普濟和尚學識淵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甚至可預知未來,便詔他入京,親自考試,果然名不虛傳,因而親書「真如自在」四個字賞賜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