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學生初中畢業後如果沒有考上重點高中或者普通高中,還有一條出路就是上職業高中。
對於孩子上職業高中, 許多家長朋友是有牴觸情緒的,當孩子上的是職業高中的時候,他會認為是很無奈的事,甚至對孩子都放棄了,也不去怎麼管教孩子了。但也有部分學生家長會比較關心孩子的發展,會向老師了解職業學校的一些情況,比如專業設置的情況、學生畢業後的去向、班級設置和教學的情況等等。當老師向他介紹說,職業學校的學生同樣也可以考大學時,他會一臉茫然,顯得很不相信。其實,在社會上,這樣的學生家長還有很多,對職業學校的辦學情況不了解,對職業學校學生,能夠考大學,可以考大學的問題更是毫不知情。
職業教育,在我國經過近四十年的發展,已經越來越成熟了,對社會的貢獻也是越來越大。尤其是近幾年,隨著國家對職業教育的投入增大,優先發展職業教育的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國家不僅對職業學校的學生免收學費,同時還從招生計劃中給出一部分計劃來,讓職業學校的學生有了進一步提高深造的機會。
在高考之前,時間一般都是三四月份,各省都會組織部分普高學生以及職業學校的學生參加分類高考。也就是針對職高學生和普高學生中的成績不理想的學生,提前組織實施的一次考試機會。各省都有類似的考試。以安徽省為例,這個考試的主要特點有:
在安徽省,這個考試叫分類招生考試。招生的院校全都是本省的高職高專院校。也就是說選擇面相對較窄,一是招生有地域限制,不是對全國的高職高專院校,僅針對本省的高職高專院校。二是分類考試招生僅是專科高職院校,也就是學歷層次的專科。

所謂的對口,也就是說,在職業學校學的是什麼專業,報考的時候還要選擇相同或相近的專業,在大學還是學這個專業,這就保證了被錄取的學生上大學之前有一定的專業基礎,學習起來相對輕鬆。
分類招生考試考什麼呢?主要是文化理論課考試。以安徽省為例,全省統一命題,語數英合卷考試,其中語文數學各120分,英語60分,總分300分。並且規定所有的考試題都以選擇題的形式呈現,考生只要上交答題卡即可。所以,不管是考試的深度還是廣度都較普通高考容易多了。

文化課測試結束後,省考試院會根據考生數和招生計劃數劃定文化課的分數線,然後考生還要參加所報考院校組織的技能測試。最後個招生院校會根據各考生的文化課分數和技能測試的分數排序,根據錄取計劃,從高分到低分優先錄取。
到了大學以後,職高的學生會單獨組織編班,有的高校會對文化課進行補缺補差。但在校期間和畢業後所享受的各種待遇,和普高錄取到學校的學生是一模一樣的,沒有任何的區別。

職業學校的學生除了能參加分類考試外,還可以參加各本科院校的對口招生考試。這種考試的主要特點是:
和專科院校的分類招生考試一樣,對口招生的本科院校多是本省的院校,並且以二本院校為主,也有部分的一本院校從職高畢業生中招生,並且這些院校也多是本省院校。
在職業學校中,能夠參加對口招生考試的學生多是中考成績比較好的,學習自覺性比較高的學生。通常情況下,各中職學校為了他們能夠考取本科院校,也都會為他們組建對口升學班,專門的為他們組織複習,強化訓練,考取學校做充分的準備。

有人問,那本科院校的對口招生考試和分類招生考試是不是有聯繫呢?還真有聯繫。以安徽省為例,參加對口招生考試的學生,其文化課的成績就按照分類招生考試的語數英成績計算。所以,二者不但有聯繫,而且關聯性還很大。
對口招生的文化課考試成績是按照分類考試的語數英成績計入總分,那麼專業課成績必須參加所報考院校組織的理論和技能的考試。安徽省的各專業的理論課成績總分是200分,專業技能考試的總分是250分,加上文化課成績總分300分,一起是750分,和普通高考的文理科總分是一樣的。
因為本科院校的對口招生考試必須要用到分類招生考試的語數英成績,所以各本科院校的對口招生考試多是在分類招生考試之後進行。比如安徽省通常就是每年的三月份的第三個星期舉行分類招生考試,然後第四個星期各本科院校就組織專業理論和專業技能的考試。

所以,家長朋友們,當你們的孩子進到了職業學校的時候,你們沒有必要抱怨或者責怪,一定要了解職業學校的辦學目標以及辦學形式,然後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幫助孩子選擇一個他感興趣的專業進行學習,同時還要讓他明白一個問題,就是進了職業學校以後,是選擇繼續升學還是就業,如果還想繼續深造,就讓孩子選擇對口高考班;如果孩子比較猶豫,家長一定要鼓勵和支持孩子,繼續學習,不放棄不拋棄,讓職業學校的這個平臺成為孩子實現逆襲的最後一次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