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杭州建德大慈巖鎮裡葉村的金大姐,自家老屋是建德市重點保護歷史建築,三井兩門堂,雕梁畫棟,古色古香,甚至吸引過老外來參觀。
可自前年起,宅子裡就飛出了一種怪蟲,長得有點像天牛,顏色又是褐色的像蟑螂。到了去年,蟲子愈演愈烈,古宅的不少樓板、橫梁啃噬得千瘡百孔。
房子到底遭遇了什麼蟲害?有沒有防治的辦法?直到遇見了建德市林業局的病蟲害防治專家徐奎源,她終於鬆了一口氣——自家的老宅子有救了。
夜闌人靜時,屋裡一片「沙沙」聲
8月16日,錢報記者來到裡葉村金大姐家。在中堂的好幾根梁木上,抬眼就能望見一個個白色蟲孔,直徑有一兩釐米左右,在油漆過的木料上顯得很刺眼。
金大姐嫁到裡葉30多年了,她聽婆婆說過,這幢宅子建於清末民初,已經上百歲了。2013年,老宅漏水得厲害,進行了一次全面的翻修。為了保持古建築的風貌,她丈夫還花了大力氣,從外縣找了一批老房子上拆下來的舊木料用於替換。「換了幾根爛掉的橫梁,樓板以前因為堆雜物也壞得差不多了,老鼠都做了窩,也全部都換掉了。」改造後的二樓,還增設了衛生間和女兒的臥室。
整修後的第二年夏天,吳女士在二樓地板上發現了第一個蟲眼。她的警惕性挺高,正好娘家的村子在進行古建築保護,她向施工隊要了點治白蟻的藥水,拿棉花蘸了再用竹籤塞進蟲眼裡,希望能把蛀蟲扼殺在萌芽中。
可是過了一年,蟲眼又出現了,而且不光是樓板,梁上也開始有了。這時金大姐才見到蛀蟲的模樣:大的有近5釐米長,頭上長有一對觸角,看看象天牛,但和常見的黑色帶斑點的天牛不一樣,是褐色的。
到了前年和去年,蟲眼一年比一年多,蟲子也一年比一年猖獗。「屋裡都飛起來。晚上安靜的時候,房子裡一片『沙沙沙』吃木頭的聲音,跟蠶吃桑葉一樣,但是響得多。」金大姐說,蟲子甚至還爬到女兒的床上,把她嚇得夠嗆。
「槍手」噴掉20瓶,蟲子一年比一年多
蛀蟲泛濫,金大姐很為老宅的命運擔憂。她買來「槍手」噴霧劑,兩年用掉了快20瓶,但是並沒有什麼效果。「往洞裡噴,蟲子會爬出來,我就一個個地捉住踩死。」但沒過幾天,蟲子又多起來,擺在梁下的桌子上經常落滿木屑。
她覺得這蟲子成了精,趕不淨殺不絕,但總不能讓這百年老宅眼睜睜地餵蟲吧?要殺敵得先知敵,她在朋友圈求助,沒人認得出這種怪蟲叫什麼。帶了蟲子去了鎮政府相關科室和建德市防疫站,也沒人答得上來。「我不死心,在防疫站裡一層樓一層樓地打聽,終於問到了一個人,叫我去找林業局的專家想想辦法。」金女士說。
今年6月底,金女士趕到了市林業局森林病蟲害防治中心,找到了高級工程師徐奎源。看見女士手裡滿滿一塑膠袋足足五六十隻蟲子,徐工也吃了一驚。徐奎源將袋裡的蟲子撿出一隻,認真辨認比對,很快確定了蟲種——家扁天牛。
在徐工的指導下,金大姐買到了治天牛的特效藥「綠色威雷」,按照專家教的辦法,稀釋後噴在有蟲孔的木料表面,從6月底到8月,蟲子基本沒有再出現過。
8月7日,建德市林業局徐奎源、徐建平兩位病蟲害防治專家專程到裡葉村金女士家,對古宅進行後期的防治指導。走訪中,專家們在少數村民家中也發現了家扁天牛蛀蝕的跡象。一幢村集體所有、現在開著小店的古建築,情況尤為嚴重,橫梁上的蟲孔密密麻麻,猶如被機關槍掃射過一樣。
病蟲害防治專家:若置之不理,幾年可以吃倒一幢樓
「家扁天牛屬天牛科,是古建築房屋木材的害蟲之一。不過從資料記載來看,在浙江的案例不多,近些年建德這也是第一例。倒是十多年前,我們隔壁的龍遊縣曾經有過一次規模蠻大的爆發。」徐奎源對錢報記者說。
徐工介紹,家扁天牛並非外來物種,在蘇滬浙皖及廣東、貴州等華東華南省份都有分布。和野外常見的星天牛、雲斑天牛等不同,家扁天牛喜歡乾燥、通風的環境,適生於古舊建築房屋木材內,在高溫潮溼的自然環境中反而無法生存。這樣的特性,從它名稱中帶的「家」字也能看出端倪。因此它的遷徙也不是通過自然遷飛,而主要經由木料的運輸進行。「我們懷疑,金大姐家的蟲害,應該與幾年前的那次修葺有關。」
雖然不如白蟻常見,但徐工說,家扁天牛由於食量大、進食周期長,危害卻往往超過白蟻。家扁天牛最愛吃的是楓香、苦櫧、樺木等木材,也危害香樟、杉木。每年六月底七月初,幼蟲羽化,十多天後交尾產卵;一周左右幼蟲孵化,就開始啃食木料,直到10月底天氣轉冷越冬;三月下旬氣溫達到15℃左右,幼蟲甦醒活動,5月中旬成蛹,6月底羽化成蟲……這樣一年年周而復始,「如果不去管它,房子又恰好是它愛吃的木頭,那五年左右把房子吃倒也是有可能的。」徐工說。
不過,家扁天牛也不是沒有剋星。「『綠色威雷』是治天牛的特效藥,在山核桃等經濟林防治星天牛和雲斑天牛中,只要方法得當,效果基本可以達到100%。」徐工說,它有40-50天的藥效,關鍵是要在6月初成蟲羽化出孔前,在蟲眼外噴藥,這樣天牛爬出來的時候接觸到藥劑就會因神經被破壞而死去。
「今年金大姐找到我們的時候已經6月底了,太遲了,有些成蟲可能已經產完卵。」徐工告訴金大姐,明年五月底六月初一定要再噴一遍藥水,才能把蟲子徹底消滅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