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常務副會長鄭立忠(右五)、福建省副省長鄭曉松(左四)等領導按動啟航按鈕。 吳隆重 攝
人民網連江12月23日電(吳隆重)23日,閩臺第八條海上客運航線正式通航。當天上午10:45,福建福州連江黃岐對臺客運碼頭,「安麒2號」客輪推波起航,駛向臺灣馬祖北竿白沙港。
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常務副會長鄭立忠、福建省副省長鄭曉松出席通航儀式,並來到客運碼頭為首航旅客揮手送行。
全程25分鐘 票價省一半
福州連江黃岐是大陸距離臺灣馬祖最近的地方,相距僅4.8海裡。即日起,這條航線實行雙方對開,航行時間25分鐘,比兩馬航線縮短一個多小時;票價為135元人民幣,比兩馬航線省錢一半。據了解,初期每天開行4個航班、雙方各往返1次,以後將酌情增加航班,黃岐碼頭和馬祖北竿碼頭均有售票。
當天,90名旅客乘坐黃岐出發的航班體驗這次歷史旅行。七旬黃岐居民吳先生搭上當日首航興奮不已,他回憶起1979年馬祖朋友到黃岐來,要輾轉到日本等地,到達福州義序機場,再轉車到連江黃岐,耗時五天五夜。
8路航線促進閩臺形成「一日生活圈」
此前閩臺海上航線已有廈門—臺中、廈門—基隆和平潭—臺中、平潭—臺北4條客滾航線,加上現在的兩馬航線、廈金航線、泉金航線、黃馬(黃岐至臺灣馬祖北竿)航線4條「小三通」航線,形成4條「小三通」航線、4條到達臺灣本島航線的八路通達格局,可謂「四通八達」。
據了解,黃岐港口1992年起先後獲批「臺輪停泊點」、「對臺小額貿易點」和「漁工勞務輸出點」,成為福州連江縣對臺開放的窗口。2015年這條航線的相關軟硬體設施建設提速。福州港黃岐對臺客運站浮碼頭工程於2015年4月15日通過交工驗收,碼頭長48米,可靠泊100噸級客船的浮碼頭,年設計旅客通過能力為24.5萬人次。今年12月16日,臺灣方面核准了福州程泰船務有限公司的高速客船「安麒2號」(97個客位),從事福州黃岐至臺灣馬祖北竿白沙港的海上客運經營;臺灣馬祖方面由臺灣大和航業股份有限公司的「閩珠8號」、臺灣南北海運股份有限公司的「吉順8號」參加這條航線客營運,相關手續亦相應辦妥。
蒞臨通航現場的臺灣民意代表陳雪生認為,不久的未來將有超過8萬臺灣旅客通過這條航線到黃岐旅遊。來自福建省旅遊有限公司的相關負責人林女士樂觀估計,這條航線年接送旅客將突破10萬人次,她表示,旅遊業界期待兩岸以新航線開通為契機,積極打造環馬祖澳旅遊區(指馬祖列島與福建連江之間的海域及周邊地區),促進福建與臺灣地區構築「一日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