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講一點幼兒英語的學習。現在聊聊小學階段的英語學習。如果按照標題,那小學期間其實是一個階段性的豐收。的確也是,前提是在幼兒的階段有足夠語言輸入(聽說能力)。如果沒有的話,那麼要在小學的低年級階段(1-3年級)繼續進行英語聽說的訓練。再一個,小學階段的孩子自我意識越來越強烈,對「我是誰」這個問題不含糊,所以我們也看到一個個性迥異的學生,也算是萬花齊開,百花爭鳴吧。這個階段的教學要跟學生的認知發展結合起來。下面是小學階段英語學習的幾個要點:
一.Phonics自然拼讀的學習
Phonics 把音和形聯繫起來了,其目的是為了閱讀。試想一下,母語為英語的孩子,幼兒階段的有一定量的英語聽說儲存。他們上小學後,也要開始接觸閱讀(接觸字形)。自然拼讀把音和形聯繫起來了,也就是可以把孩子的聽說能力轉化能文字閱讀能力。只要運用自然拼讀規則,看到字單詞可以把單詞的音讀出來(小學階段大部分單詞可以),由於聽說能力強,就很容易對應出該單詞意思。閱讀就這樣進行下去。小學階段的孩子如果可以自主閱讀,那麼綜合能力就可以提升一個檔次。所以phonics是小學必須要學習的,是英語學習的工具。如果聽說能力比較弱,那就在小學低年級階段繼續強化。
現在自然拼讀的主要作用不是閱讀,是記憶單詞,這也無妨。只要可以為學生學習英語提高幫助。
二. 學術性
小學開始,老師會對英語的語言現象進行解釋,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語法。所以小學英語開始有點學術的感覺,或者說學術的外化。英語語法跟中文語法差別比較大,所以很多學生,特別是聽說不怎麼好的學生一下子會很蒙。而且隨著年齡越大,母語對外語學習的影響越大。如果對孩子的英語比較看重,那就要早一點去學習。見多了英語語言使用現象(習慣),對後來學習語言現象的解釋(語法)是非常有幫助的。
三. 詞彙與閱讀
小學開始,詞彙開始有記憶和書寫要求。自然拼讀學習可以很好地幫助解決這個問題。有一定詞彙量就可以進行閱讀。但是小學階段的課本詞彙量遠遠支撐不了學生的閱讀需求。所以要涉獵其他閱讀材料。起初最好是選配有音頻的閱讀材料。剛開始基本是聽和閱讀結合起來,慢慢的才是純閱讀。這需要很長的一個過程,需要成百本繪本或閱讀材料的積累。開卷有益,機會就閱讀(聽書)。根據興趣選擇閱讀教材,從「聽」---「聽和看」--「看」。閱讀也可以感受到一門語言的文學性,這也是之前有提到的「英語學習」過度到「英文學習」。在語言學習中植入文學,培養人文情懷,開闊視野,塑造優秀品格。
小學開始,英語學習涉及到聽說讀寫。很多人說英語母語人士是不學英語語法的,就我知道的來說不是這樣的。語法可以幫助學習者更好地去理解這一門語言。也有很多學生反映初中和小學英語跨度很大,那唯有閱讀可以解決這一問題
寥寥寫這幾點,拋磚引玉。大家有什麼想法,可以給小編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