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惠靈頓10月25日電題:進博會助力紐西蘭奶企深耕中國市場
新華社記者盧懷謙 張曉青
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於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舉辦。紐西蘭知名奶製品企業人士認為,進博會將為紐西蘭奶企深耕中國市場提供機遇和動力。
紐西蘭和中國分別是奶製品出口大國和進口大國,中國連續多年保持紐西蘭奶製品最重要出口市場地位,奶製品企業在進博會的紐西蘭參展企業中比重也較大。
在2018年首屆進博會上,紐西蘭知名奶製品企業紐仕蘭公司的參展場館面積是紐西蘭企業中最大的,而且籤約數量最多。作為第一屆進博會的最大受益者和今年首批籤約參加第二屆進博會的企業,紐仕蘭不僅將繼續擴大展位面積,還計劃在進博會上推出鮮羊奶粉等新品。
紐仕蘭公司高管李濤介紹說,紐西蘭是「一帶一路」向南太平洋延伸的一個重要節點,鑑於中國消費者對紐西蘭優質、安全、純淨奶製品的需求,以及紐西蘭希望能分享中國消費升級和改革開放的紅利,雙方擁有巨大的合作空間。
不同於原木、凍肉、奶粉這些保質期長的產品,鮮奶的保質期只有15天左右。之前,進口到中國的乳製品檢驗檢疫需要約一周時間,再加上運輸等環節,產品上架時,保質期只剩下一半不到的時間。這導致優質產品失去競爭力,影響消費者的消費體驗,更對企業銷售造成影響。
為了幫助進口商解決難題,紐仕蘭藉助中新雙重驗證,探索鮮奶進口的「快檢快放+外檢內放」模式,通過精準監管和創新的制度縮短通關時間。
中檢集團紐西蘭公司負責人袁建成介紹,現在消費者通過掃碼就可以了解鮮奶從牧場到餐桌的全過程,可透視這批鮮奶在海外從生產到進口的過程和質量監測情況,了解進口訂單、紐西蘭牧場、加工、檢驗、航空運輸、機場運輸和口岸查驗等所有環節,通過中檢的海外質檢、動態冷鏈監測和全球商品溯源系統確保鮮奶全程透明可視,質量合規,安全可溯。
在這種創新監管模式下,奶製品企業營商環境發生根本性優化,紐仕蘭實現了清關「零等待」,鮮奶從紐仕蘭在紐西蘭的29個自有牧場直達中國消費者餐桌,用時縮短到3天,紐仕蘭鮮奶對中國市場的供應量也因此增加了10倍。
紐仕蘭公司產品負責人羅伊認為,紐仕蘭在中國市場日益進步,得益於中國貿易便利化的制度創新和營商環境優化,讓企業大幅提升效率,銷售節節攀升。
一瓶飛越半個地球的鮮奶,實質上越過的是營商環境的重重考驗。世界銀行23日發布的《2020營商環境報告》顯示,中國營商環境在全球190個經濟體中排名第31位,較去年的第46位大幅提升。中國連續第二年位列營商環境改善幅度全球排名前十。
李濤介紹說,現在該公司的產品在中國4000多家超市裡可以看到,鮮奶和奶粉不僅在一二線城市隨處可見,而且成功拓展到更多城市和縣鎮,沒有進博會和通關便利,這些是不可想像的。
進博會和通關便利的受益者不僅包括企業和消費者,數以千計的紐西蘭奶農也收穫頗豐。來自紐西蘭北島的牧場經理馬特說,上海進博會帶來的市場機遇使紐西蘭奶農的牛奶有了更多更好的銷售機會,他們承諾將在上遊奶源端嚴格把控質量,為中國消費者帶來更多更好的新鮮牛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