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不服跑個分」到「不服比個屏佔比」,手機全面屏大戰逐漸進入縱深階段。如何才能在手機大戰中脫穎而出?手機廠商們開始將全面屏的創新探索之路指向了「滑屏」模式。在經過「劉海屏」、「水滴屏」的大PK後,10月最後一周,小米、榮耀、聯想又開始在「滑屏」上「撞臉」。人們不僅要問:曾在2G時代大行其道的「滑蓋手機」,為何在變身「滑屏手機」後成了時髦貨?
滑屏手機熱了 三個品牌同周打擂臺
昨日,聯想推出旗艦手機Z5 Pro,這是全球首款邊界突破95%的手機,是聯想的一個「劃時代」產品。這款滑屏手機正面只有一塊屏幕,是6.39英寸19.5:9比例的三星頂級AMOLED屏幕,屏佔比高達95.06%。據介紹,聯想Z5 Pro滑軌採用六位制導結構,首創雙螺旋動力系統,滑動壽命高達30萬次以上。「該手機內置囧囧有力的神獸滑軌,經過數十萬次的測試調教,搭配全新的交互方式。」聯想集團副總裁、移動業務中國區負責人常程稱,「可能是世界上最有技術含量的解壓神器。」
在前一天,榮耀也推出了旗下首款滑屏手機Magic 2。這款手機配置麒麟980、五軌滑屏結構、AI六攝、屏下指紋……榮耀總裁趙明稱,「Magic2有九大絕招。」其中,它採用獨創的蝶式五軌滑屏設計,將緊密的五段滑軌結構集成在內部緊湊的空間中,其中四段滑軌分成上下兩組互相嵌套,構成雙驅動的動力結構,既確保整機的高強度,又能使整機結構的耦合更加緊密;同時在頭部器件區域設置微型輔助滑軌,與雙驅動的動力結構相輔相成,進一步確保整機的貼合緊密與滑動的順滑體驗。
在上一周,小米也推出了年度旗艦手機MIX3,最大亮點就是採用磁力滑蓋全面屏,實現93.4%的屏佔比。小米MIX 3的磁動力滑軌採用被稱為「磁王」的釹鐵硼永磁鐵,滑蓋壽命可達30萬次。小米董事長雷軍笑稱,這款手機有成為新一代「解壓神器」的潛力。小米還設計了一系列全新的交互方式,比如滑動接電話、滑動打開微信等。
儘管三家手機廠商的滑屏設計路徑不同,但都不約而同地在「滑屏」上卯足了拼勁兒,都想博下個好彩頭。
產品獲得熱捧 卻爆發專利口水戰
上周小米推出MIX3時曾稱,自家是手機行業第一家做滑蓋全面屏的。雷軍還曬出專利證書,稱小米在今年2月就已申請滑蓋全面屏解決方案的發明專利。然而,雷軍的「圈地」行為立刻被友商懟了回去。常程稱,聯想早在2017年5月就已獲得有關滑蓋技術的發明專利,比友商更早布局。
自2017年開始,全面屏席捲手機江湖,但因攝像頭等元器件位置所限,此前主要集中在劉海屏、三星屏和小米MIX等幾種方案。蘋果助推了「劉海屏」的盛行。今年夏天,「水滴屏」開始在國產手機中流行。為了更接近100%全面屏,手機廠商開始將目光鎖定在「升降」和「滑屏」上。
今年春天,vivo和OPPO曾分別拿出一套全面屏方案。vivo NEX的「零界全面屏」設計,採用升降式前置攝像頭。OPPO Find X則採用雙軌潛望式鏡頭,將元器件全部隱藏,在需要時可自動升起。
今年8月,榮耀將滑蓋設計的全面屏手機榮耀Magic 2露了一下臉,隨即引爆市場。隨後,小米、聯想紛紛發聲稱要做滑蓋全面屏。
目前市面上的手機外表同質化嚴重,「滑屏」手機的售價也更受市場的關注。小米MIX 3的起售價為3299元,將於11月1日10點在全國同步開售。榮耀Magic2的起售價為3799元,昨日已開啟預售。聯想Z5 Pro的起售價為1998元,顯然更具競爭力,於11月1日在全平臺開啟預約,11月11日開啟首銷。
今年夏天以來,聯想手機就像開了掛,在五個月裡舉行了三場新品秀。常程曾表示,在不久的將來,要在2000元價位段打敗小米和榮耀。
此滑屏非彼滑蓋 全面屏創新看中國
在功能機時代,滑蓋手機曾屢見不鮮。1998年初,西門子公司推出全球第一款滑蓋手機。但在進入3G時代後,滑蓋設計逐漸被直板、可觸摸的大屏手機取代。
2G時代的滑蓋手機與現在的滑屏手機有什麼區別呢?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兩化所集成電路與軟體研究部副主任黃偉指出,功能機時代的滑軌結構,通常採用以金屬軸、彈簧為主的機械結構,存在厚度大、滑軌空隙大、耐用性差等問題;現在的滑屏手機,則採用「微型電機+微型導軌」以及磁貼吸附等方式,屏幕與中控的連接更緊密,最大程度地控制了機身厚度。黃偉指出,滑屏技術打破了全面屏的設計瓶頸,可最大限度地提升屏佔比,並帶來全新的交互方式。
IHS高級分析師李澤剛指出,目前殊途同歸的滑屏設計,並沒有太多成本和供應鏈的限制,是一種有可能滲透到中低端產品的設計;但是科技感不足,超高端旗艦機不太可能採用。
趙明則認為,手機屏幕的演進從「上下有縫」逐步演變為「滿屏」,將是一個必然的趨勢。
值得肯定的是,在全球手機創新的賽道上,中國手機廠商已經成了名副其實的主力軍。(記者 焦立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