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LoveMatters編輯部 羔朝
圖| 網絡、Shutterstock
這幾天,知乎上有一個問題傳遍了全網。一位男子因為老婆臨產前往醫院急診,結果被男醫生內檢,越想越痛苦,現在有了輕生的想法。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汪曾祺的一篇小說《陳小手》:
陳小手是一名男婦產科醫生,因為手小,各種難產都能接生下來而得名。有一天,軍閥團長的太太生子,接生婆接生不下來,派人去請陳小手。陳小手不負所望,母子平安。收下謝禮,陳小手離開。團長卻一槍把他從馬上打下來:「我的女人,怎麼能讓他摸來摸去!她身上,除了我,任何男人都不許碰!你小子太欺負人了!日他奶奶!」
倘若這位男士,有這等權力和能力,怕是也想一槍崩了給妻子內檢的醫生。這不禁讓人心生遺憾,快100年過去了,老舊的觀念,仍舊沒有改變。
男權社會的偏見,男人也要買單
在中國,自古以來,接生的都是女性。穩婆是中國「三姑六婆」之一,在千百年來承擔了接生的工作。但由於沒有受到專業醫療訓練,接生婆只能靠民間經驗來接生,新生兒和產婦的死亡率都較高。
到2018年底,全國孕產婦死亡率下降到了18.3/10萬。這是現代醫學介入的結果。
現代醫學發展早期,受教育是男性的特權,這導致了幾乎所有的產科醫生都是男性。
隨著女性越來越多地進入醫學領域,婦產科醫生中的男性比例才逐漸下降。
他們選擇婦產科的理由多種多樣,從想要迎來新生,到不用擔心死於自己擅長的科室。
男醫生有選擇的權利,正如女醫生有一樣。
對醫生來說,診療是自己的職業行為,就像會計師做帳,設計師作圖一般,通常並無任何非分之想。
對丈夫來說,這是性器官、是通向親密與歡愉的渠道;但對醫生來說,這只是一個器官,是迎接新生的通路,是需要通過自己的專業素養來恢復健康的。
所以這位丈夫,本沒必要承擔這些痛苦。醫生看待他妻子器官的態度,與她自己是全然不同的。
正是千百年來的偏見,讓他將妻子視為了自己的所有物,她的身體不能被其他男性觸碰。哪怕是為了妻子和孩子的健康而觸碰了之後。也會像百年前的軍閥團長那樣,仿佛受了天大的委屈。
但他不是團長,他沒有處決醫生的能力,所以只得自己吞下苦果,他痛苦,他想自盡,但這痛苦並不來源於醫生,而是來源於他自己的偏見。
爸爸也有產後抑鬱症
除此之外,自殺傾向的一個原因,也可能是新生兒父親產後抑鬱症。妻子被男醫生內檢,成了抑鬱的一個誘因。
新生兒父親產後抑鬱其實並不罕見,研究顯示,在美國新生兒父親產後抑鬱的發生率為4%-11.9%,可能導致夫妻關係緊張、家庭暴力,甚至增加子女的精神疾病患病率。
所以如果這位父親一直都有自殺的衝動,還是需要去尋求專業的幫助,否則一家人可能都會受到不良影響。
他愛妻子的「貞操」,勝過愛妻子的本身
但這位丈夫,絕不僅僅是以男權社會偏見和新生兒父親產後抑鬱的受害者身份出現的,他是一位加害者,甚至說,他愛妻子「純潔無暇」只被他一人觸碰的身體,超過了妻子的健康本身。
妻子陣痛開始,隨時可能發動,前往醫院檢查,疫情期間,醫院只有一位男醫生值班,而他認為妻子答應的太容易了,而最佳解決方案是:回車裡呆1個小時,等女醫生上班再去做檢查。
這將妻子和未出世孩子的健康,置於何處?
生育是有很多不確定性的,對於有過順產經歷的孕婦來說,產程可能很快,所以出現陣痛前往醫院是明智的選擇。不進行內檢,醫生也確實無法知曉宮頸口的情況。
所以醫生的檢查,是必要的醫療需求。
之後的一小時,確實相安無事,但倘若這一小時中出現了急產等情況,產婦卻因為「丈夫不想讓男醫生給自己做檢查」而呆在了車裡,不知那時,丈夫會作何感想。
這種想法背後,是把「妻子的身體私密部位不被其他男人觸碰」放到了比「妻子孩子的健康」更重要的地位。
他到底愛的是妻子,還是妻子所謂的「貞操」?
在中國,男性婦產科醫生的比例,約佔到15%,助產士中,也不乏男性。這意味著,每年可能有上百萬的新生兒,是被男性接生的。
如果產婦本人心存芥蒂,平時的檢查,儘量選擇女醫生也無可厚非。但生孩子,是有太多不確定性的,人手不足、急產……時間就是生命!你真的要賭命,等待女醫生的到來嗎?
更令人心寒的是,這樣的父親、丈夫,不是特例。在知乎上搜索相關話題,一下子就有了這麼多條問題。只因為妻子被「其他男人」碰了一下,就「痛不欲生」,這也太把妻子,當作自己的「財產」了吧。
既然如此,那就把老話再重說一遍:你的妻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她有權決定自己是否被男醫生檢查,這與你無關;維繫二人感情的,應該是愛,而不是身體是否被別人觸碰過;男醫生在正常的檢查時,只是在進行自己的工作,沒有其他想法。
如果改變自己的想法,應該就不會那麼痛苦了。
如果不願意改變觀念繼續痛苦。那就只能……接著痛苦了唄。
#互動留言#
男醫生做婦科檢查,你怎麼看?
歡迎評論區討論
特約專欄,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平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