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儒敏:在2019年中語會換屆會議上的講話

2020-08-28 語文清話

語文清話

語文的邊界

就是世界的邊界

十月的克旗之二

編者按

2019年10月18日,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第十屆換屆會議在北京召開。溫儒敏先生在會上發表了講話,就語文統編教材的使用、學習任務群、整本書閱讀、語文教師業務提升等問題講了自己的意見。本號得到溫先生授權,推送溫先生給本號發來的書面講話稿,以饗讀者。

在中語會換屆會議上的講話

2019年10月18日

文/ 溫儒敏

首先祝賀中語會新一屆班子的成立,預祝中語會在帶動語文教學改革方面起到更加切實有為的作用。受會議主辦方邀請,我先發言,不是什麼專題報告,就是漫談吧,希望能與在座老師互動,能聽到你們的意見,向大家學習。我先就語文統編教材的使用中大家議論較多的問題講幾點意見,然後再講講語文教師業務提升的問題。

一、減輕使用統編教材帶來的壓力

統編教材改動比較大,老師們拿到新教材,看到許多課文是新的,體例和教法是新的,改革的力度大,擔心跟不上,用起來困難。這可以理解。但也要看到,這套教材的「新」,並非以革命的姿態把以前的教材教法全部顛覆,它是「守正創新」,是在原有基礎上的變化革新,是那種大家經過努力就跟得上的「創新」。所以不必焦慮,要以積極而又正常的心態來使用教材。

特別是高中語文統編教材,改革的幅度大,推開使用的步子應當穩一點。不能指望新教材一用,教學就來個天翻地覆。使用新教材,採用新教法,這是時代要求,大家對語文教學都有這樣那樣的不滿嘛,要借新教材的使用去改進教學。但也不必把以往的語文教學說得一無是處,那並不符合事實,別把語文老師弄得「灰頭土臉」。其實我們就是那樣一步步走過來的,要尊重歷史,有所繼承,有所揚棄,有所發展。

使用新教材,改革我們的語文教學,一定要立足於各自的學情,根據自己所在地區、學校或者班級的條件,在原有基礎上去逐步調整、改進與更新。新教材的使用能否讓我們的教學更上層樓,關鍵是教師,老師的思想和業務水平必須跟上,吃透教材,才能用好教材。而這需要時間,不可能靠幾次培訓就解決問題。

使用新教材,我不贊成一哄而起搞「運動」,不贊成形式主義,不贊成「一刀切」。辦學條件好的,改革步子可以大一點,條件差的,也可以分步實施,創造條件去改,能改一寸是一寸。

今年秋季學期開學之後老師才拿到教材,時間這麼緊張,現在對新教材還來不及熟悉和消化。應當容許先嘗試採用新方式教一兩個單元,積累了經驗後,再把新教法推開。全國那麼大,地區差異也大,辦學的條件不同,要給學校和老師一定的選擇權。

使用新教材,不只是教學方法要變化和適應,最主要的還是教學觀念要更新。要理解新教材「新」在哪裡,為什麼要這樣變化,有什麼學理支持。建議大家備課時,認真研讀《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和新教材對照著讀,以加深對教材編寫理念和設計意圖的理解。因為新的高中語文教材是按照高中語文新課標編寫的,如果說有創新,那是新課標要求之下的「新」;如果說新教材存在某些缺失,可能是課標的精神「轉化」為教材內容的過程中出現的缺失。新的初中和小學語文教材的編寫,主要依照《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但也顯然接受了高中語文新課標的某些新理念。所以初中和小學老師也有必要研讀一下高中新課標。把新教材和新課標對照研究,才知道教材哪些方面發生變化和創新,這些變化、創新是源於哪些理論、政策的要求。這樣,我們對於如何用好新教材,站位就會高一些,而不至於「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現在全國的中小學老師都在著手研究如何實施新教材提出的那些新的理念和教學方式,這種研究和討論是必要的,有些問題和困擾的解決會有一個過程。我想講幾點意見,澄清一些誤解,讓新教材使用和教學改革更加切實可行。

一是如何理解「學習任務群」。

按照新課標要求,新教材是以「學習任務群」來整合單元教學的。這樣有什麼好處呢?好處是突破單篇閱讀精講細析的固定模式,更加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建構「語文核心素養」。把過去比較零散的課文教學分為若干「學習任務群」,並且以任務群來組織單元教學,這樣做,教學的目標就會比較集中而且清晰,我們的教學就不至於面面俱到,也可以避免什麼課都大致是那一套程式的「同質化」弊病。使用新教材,備課就應當根據「學習任務群」所提示的「任務」去組織教學,把握某個單元或者某一課的必備知識和關鍵能力,讓每個單元教學有哪些「乾貨」,都做到心中有數,這將有助於克服語文教學的隨意性。

採用「學習任務群」的單元教學,更重要的,是為了減少灌輸式講解,減少「刷題」,多勻出時間讓學生自主學習,帶著問題學,拓展閱讀面,擴大閱讀量。這對於解決語文教學長期以來存在的「讀書少」的問題,會有幫助。

採用「學習任務群」的單元教學,應當多往「學習活動」方面靠攏。備課就不能滿足於準備好講稿,而要考慮如何讓學生在某種學習情境下帶著某些「問題」(課題)去讀書、思考和探究。老師要轉變角色,由主要擔負講授,轉為引導學生在語文實踐即「活動」中學習。不是講授不重要,也不必限定講授,而是把教學的落腳點放在安排好學生的自主學習。有些課也可以多講一點,有些少講一點,都可以,但都力求圍繞自主學習的「任務」去設計。教材的「學習提示」和「單元學習任務」的編寫方式是新的,和以前常見的習題不太一樣,學生的自主學習如何安排,其中都已經有所提示或者建議,備課要關注教材中的「單元學習任務」是如何引導學生的學習「活動」的,這種「活動」不能離開語文,主要是讀書、思考和合作探究。

其實,課標中對各個「任務群」的教學功能、目標都有要求,有些屬於「上位」的要求,似乎比較原則,備課時也應當特別關注,讓教學設計的方向更加明確。比如,課標在論述「語文核心素養」時,提到要「通過語言運用,獲得直覺思維、形象思維、邏輯思維、辯證思維和創造思維的發展」,還提到要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意識、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與鑑賞品味」。諸如直覺思維、形象思維、審美情趣,等等,是新提法,我們以前教學中較少關注的,新教材也在努力體現,備課時就應該多考慮。設計「文學閱讀與欣賞」類的課,就要考慮如何激發和培養學生的直覺思維、形象思維和審美情趣。比如古詩詞教學,不能滿足於了解「作者原意」和「藝術手法」,更應當重視激發學生自主閱讀中所獲得的審美感受,幫助學生學會如何去欣賞。所謂「溯源性審美」,不能取代「生成性審美」。

二是關於「整本書閱讀」。

這是新的課型,到底怎樣做才有好的效果?還需要在實踐中積累總結經驗。統編初中語文的「名著導讀」,每冊指定必讀2種書,三年一共12種。這也是「整本書閱讀」。高中教材原來也考慮讀4部以上的名著,後來考慮高中的學業負擔重,還要面對高考,就把閱讀的量減少,一共才讀2部——《鄉土中國》(費孝通)和《紅樓夢》。「整本書閱讀」是作為「任務群」專設2個單元的,都安排在必修。教材中的「整本書閱讀」設計是提示性的,主要包括「閱讀指導」和「學習任務」兩部分,比較簡單。「學習任務」主要引導閱讀和思考,供學生選擇其中一二,不必全部完成。

現在大家都在討論如何教「整本書閱讀」,我想老師們會總結出好的辦法。我的理解,「整本書閱讀」旨在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整本書,拓展閱讀視野,建構讀書的經驗,形成適合自己的讀書方法。「整本書閱讀」的功夫在課外,應以課外閱讀為主,課堂上可以安排一些交流分享活動。老師也可以給一些引導,主要是讀「某一類書」的方法引導。比如,讀《鄉土中國》,要求學生注意概念和大小綱目,注意理論推導。讀《紅樓夢》,要求整體把握作品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點,注意從自己感觸最深的地方入手去探究、體驗與欣賞,等等,都是方法的引導。不要和一般課文教學那樣去多加講解,更不能教師的講解代替或限制學生的閱讀與思考。

我最近寫了《鄉土中國》導讀,主要是提供讀這類書的方法,定位在初步接觸社會科學論著,擴展知識面,這個標準不宜定得太高,只要堅持讀完,對書的內容及表達方式有大致了解,對社會科學研究有些體驗和印象,就可以了。如果還能探索一下閱讀這類書的門徑,甚至引發對某些問題的思考探究,那就更好。老師可以給一些閱讀方法的建議,主要讓學生課外自主閱讀,沒有必要和單篇課文教學那樣精雕細刻,也沒有必要布置很多「活動」和「任務」。閱讀可以促進寫作,但讀書又不能處處指向寫作,也不要老是想著考試,那會敗壞讀書的興趣。

別忘了,「整本書閱讀」可以多少起到「磨性子」作用,「讀書養性」,培育毅力,涵養心智,祛除浮躁。總之,「整本書閱讀」的教學不必搞得太複雜,重在「目標管理」,不要太多「過程管理」,能堅持完整通讀幾本書,就很不錯了。處處安排寫作或者討論,「過程管理」太細,反而可能敗壞讀書的興致。

三是關於「群文教學」。

新教材實施「學習任務群」單元教學,所謂「課」的構成原則也產生了變化,不再以單篇課文或者課時作為「課」的基本構成單位,而是根據「任務」來設 「課」。以往一篇就是一「課」,現在也還有一篇作為一「課」的,但更多的情況是一組課文為一「課」。因此教學的方式也會變化,不再一課一課的教,而是一組一組地學,即所謂「群文教學」。

「群文教學」有利於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但也不要理解為「群文」學習就比單篇教學更「高級」,也不是「群文教學」要取代單篇教學。在新教材中,單篇教學和「群文教學」是並存的。比如有些古文,有些比較深奧的經典,就仍然設計為單篇教學。注意,「群文教學」也應當有精讀、略讀之分,一課之中的兩篇或者三篇課文,總有一篇是要精讀的,老師要舉例子,給方法,給讀書和思考的方法,其他則讓學生泛讀。

二、老師讀書的問題

下面,重點講講老師讀書的問題,這是關鍵。

要想用好新教材,老師必須跟上去讀書。

語文老師要當「讀書種子」,這是一種理想,一種責任,同時又是我們面臨的很實際、很緊迫的職業要求。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有「三新」,也就是「新高考」「新課程」和「新教材」,必然會給老師提出更高的業務要求,在未來幾年,老師專業素養的提升會成為硬指標,讀書少的問題會顯得很突出。

統編中小學語文教材最主要的特色,就是「讀書為要」,大量增加讀書的份量。問題是,老師是否能跟上這個「量」,能跟上這個「節奏」?初中階段光是「名著導讀」指定必讀的12種,推薦自主選擇閱讀的24 種。我們初中語文老師讀過的有多少?恐怕不會樂觀,有些老師連其中一半也未見得讀過。高中語文新教材改動很大,對讀書的要求非常高。特別到了高二,實施「專題研習」型的教學,一個專題,三五篇課文,要學生順藤摸瓜,找出很多相關的資料來讀,涉及多方面相關知識,老師就必須具備比學生寬廣得多的知識面,要讀很多書,才能應對一個「研習」單元。新教材要求學生多讀書,老師一定得自己先多讀。靠以前那點的「庫存」,看來是不行了。這是「倒逼」我們去讀書。

再說說高考,也正在「倒逼」我們老師讀書。

這幾年高考語文命題的確在變化,開始考閱讀面和閱讀速度,命題所依賴的材料範圍也大大拓展。現在不只考文學,還涉及到哲學、歷史、考古、經濟、科學等方方面面。最近看到一篇報導標題有點嚇人,說2019年高考語文,考的都是沒有讀過的,讀過的全都沒有考。這也可以說是部分事實,體現一種改革和變動。考知識和能力的「遷移」嘛!如果我們當老師的還是老一套,我行我素,不讀書或者少讀書,看來是很難應對改革中的高考的!

但是現在很多老師讀書的狀態不見得好。他們也讀書,但讀的主要是與職業需要相關的實用的書,屬於「職業性閱讀」。明後天要上課了,今天趕緊找有關材料來讀。或者要評職稱了,立竿見影讀一些「救急」的書。此外,就很少自由的讀書、個性化的讀書了。有些老師一年到頭除了讀幾本備課用的書,其他很少讀,頂多讀一些暢銷雜誌,大部分時間都是網上的「碎片化閱讀」。無聊的自媒體有一種「魔力」,捆綁住很多老師,他們在繁忙的工作之餘騰出來的那點時間,也被網絡和流行閱讀佔據了。現在從網上獲得資料很容易,所有課文的設計教案都可以從網上得到,似乎不用自己讀書,拼貼拼貼,也能湊乎上課。但這種課是沒有「溫度」的,學生怎麼可能會喜歡?有這麼可能教好語文?

教語文是要有心境的,語文課人文性很強,教師的學養以及人格素養就格外重要。講學養,既是教書的需要,也是教師自身精神成長的需要。因此,無論多麼忙,最好有「自己的園地」,那怕是一塊不大的「自留地」。不要一窩蜂都在應對現實需求,評級呀、教學檢查呀、還有沒完沒了的各種事情。當然這些都要應對,誰也不可能完全超越,但要保留一份清醒,一點距離,免得被動地全部卷進去。喜歡讀書,有自己某一方面的專業愛好,能多少進入相關領域,有一定的研究,有些發言權,這太重要了。在這狀態中,會有成就感,同時也讓自己保持思想活力。「在狀態中」,還能幫助抵制職業性疲倦。

面對信息過量現象,要有自覺,讓自己具備一點信息傳媒素養,知道現代信息傳播的規律。對資訊時代帶來閱讀方式的一些重大的變化(比如傳播渠道方式),既要接受它,又要「看穿」它,不是被動面對,不是被裹挾。要培養自己有「定力」,這裡說的「定力」,包括應對和過濾複雜過量信息的能力,實事求是的態度,尊重規律、以不變應萬變的眼光,還有平常心。

因此,我要特別提到一個詞——「讀書養性」。要營造一個「自己的園地」,養成讀書和思考的習慣,把讀書當作一種生活方式。讀書可以養性,可以練腦,這不僅是能力,也是涵養,是素質,是一種高雅的生活方式。閱讀可以拓展視野,可以接觸人類的智慧,可以不斷提高自己的素質,可以讓人在精神氣質上超越庸常的環境。

「讀書養性」和讀書的實際目的不矛盾。讀書為考試、為謀生謀職,都是必要的、合理的,實際的,但也要樹立更高的「養性」的目標,讓這個目標把考試、謀職等實際的目標帶起來。

接下來,我們討論比較具體的,想圍繞如何讀書,提一些建議,給大家一個參考。

首先就是讀書的計劃和書單。讀書總不能抓到什麼是什麼。必須有一定的計劃性,而不能採取網上閱讀的那種姿態,只跟隨潮流、或者完全由著性子來讀。如果沒有計劃,又沒有足夠的毅力,是不可能堅持讀書的。

每位老師的書單不可能都一樣,但建議都能包括三個基本的部分,是套在一起的三個「圈」。最外圍的那個「圈」,是通識的部分,凡是上過大學受過良好教育的人,都應當讀過的那些書。主要是中外文化經典,是最基本的書。閱讀的目的,是接觸中外經典,感受人類智慧的結晶。這個部分的書目量不一定很多,比如三四年能通讀十來種,就很不錯了。

往裡邊的第二個「圈」,第二部分,是與自己從事專業或者職業相關的書目。比如,學物理的,可以給自己安排讀點化學、數學、生物,以及信息科學等方面的書,還有就是與物理學有關的鄰近學科領域方面的書,也可以以讀點類似科技史、科技哲學,以及教育類等領域的書。學文科的,也要讀點理科的書。語文老師讀書的面應當比其他學科更寬一些。這樣做的目的是打基礎,拓展專業視野,觸類旁通,活躍思維。

再往裡邊的第三個「圈」,是核心部分。這一部分的書目主要圍繞自己的專業,或者自己特別感興趣,希望有所研究的那些專業的書。當然,這三部分書目之外,還可以是一些消遣的、娛樂的,但不應當是主體,也不必計劃太強,不用專門設定一個「圈」,隨意讀一點,調節一下就可以了。

大部分老師都上過大學,如果大學四年,真正完整閱讀的書很少,大都是為了考試潦潦草草應對式的閱讀,那麼現在當老師了,就應當把大學期間應當讀而沒有好好讀的那些基本的書重新讀一遍。我看這比很多培訓管用。

很多老師可能會這樣說,也想讀書,可是工作太忙,沒有時間呀。中小學老師的確非常忙,非常累,我真心希望這種狀況能有所改變。但我們不能等,只能自己擠時間。時間就像海綿,擠一擠還是有的。據說現在國人每天用手機看微信等等平均要花費2個多小時。我看其中大都是被無用的信息佔去了,能不能少看手機呀?少看手機就有時間讀書了。時間與精力有限,大家都忙,這個不用抱怨,只要有這份心,總能擠出時間給自己充電加油。特別是青年教師,要有讀書充電的三年、五年或者十年計劃,有大致方向,持之有恆,可能就「終成正果」,當個研究型的語文老師。這是值得追求的目標。語文老師的業務水平提升,說到底,還是要多讀書,爭取成為「讀書種子」。我建議新一屆中語會,也能鼓勵和帶領全國中學老師多讀書,讓更多的老師成為「讀書種子」,那麼就能用好新教材,切實推進語文教學改革。這是我所期待的。

「語文清話」 微信公眾號

ID:ljyuwenqinghua

語文的邊界就是世界的邊界

思想 | 趣味 | 文化 | 理想

歡迎個人微信轉發朋友圈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請勿以任何方式摘編本文內容

授權 | 投稿 | 合作:lijie109@qq.com

/編排:巴山

/攝影:光明

/策劃:李節

相關焦點

  • 廣東省委召開全省市縣鎮領導班子換屆工作會議 胡春華出席會議並講話
    原標題:省委召開全省市縣鎮領導班子換屆工作會議 選好幹部配強班子 確保換屆風清氣正 8日,省委召開全省市縣鎮領導班子換屆工作電視電話會議,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換屆工作部署要求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對我省市縣鎮換屆工作進行動員部署。
  • 臺安縣召開村(社區)「兩委」換屆工作暨換屆業務培訓會議
    >近日,我縣召開村(社區)「兩委」換屆工作暨換屆業務培訓會議。市村(社區)「兩委」換屆第二巡迴督導組組長、市人大常委會社會建設委副主任委員,縣委書記出席會議。市人大常委會社會建設委副主任委員在講話中指出,開展巡迴督導工作是加強黨對換屆工作領導的重要體現,通過督促各級黨委要高度重視,把關鍵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切實把責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實在行動上,確保把加強黨的領導貫穿換屆選舉全過程和各方面。
  • 清華舉行校務委員會2015年第一次會議暨校務委員會換屆會議
    清華舉行校務委員會2015年第一次會議暨校務委員會換屆會議清華新聞網6月5日電 (記者 李含)6月4日下午,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2015年第一次會議暨校務委員會換屆會議在清華主樓接待廳舉行。會議聽取了清華大學校長邱勇關於學校近期重點工作的報告,並為上一屆校務委員會委員頒發了感謝信,為新一屆委員頒發了聘書。清華大學黨委書記、校務委員會主任陳旭主持會議。校務委員會新老委員出席會議。
  • 人事司召開總局主管的體育社團換屆工作會議
    11月9日,人事司在總局201會議室召開總局主管的體育社團換屆工作會議。各有關事業單位人事部門負責人及所屬協會工作人員、奧項實體化協會工作人員、脫鉤試點協會工作人員等50餘人參會。人事司副司長楊新利出席會議並講話。  會上,人事司編制勞資處處長劉立強講解了社團換屆工作有關政策和程序要求,並就大家關心的問題做了現場答疑。
  • 全省村(社區)「兩委」換屆選舉工作會議召開
    本報訊(記者邱輝強)12月16日,省委、省政府在南昌召開全省村(社區)「兩委」換屆選舉工作會議,對村(社區)「兩委」換屆選舉工作進行動員部署。省委常委、省委組織部部長劉強,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馬志武出席會議並講話。副省長胡強主持。
  • 四更鎮組織召開村「兩委」換屆工作會議暨骨幹培訓大會
    1月27日,四更鎮組織召開村「兩委」換屆工作會議暨骨幹培訓大會,市村「兩委」換屆第三巡迴督導組全體成員、各村黨建聯繫單位負責人、全體鎮幹部
  • 趙樂秦在全市2021年村(社區)「兩委」換屆選舉工作會議上強調,
    【桂林日報訊】(記者周紹瑜)12月15日,市委召開全市2021年村(社區)「兩委」換屆選舉工作會議,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農村和城市基層黨建的重要指示精神,啟動和部署全市村(社區)「兩委」換屆工作。
  • 2019年安徽省醫學會第八屆骨科分會換屆及第九屆骨科分會成立會議紀要
    2019年11月22日下午在合肥皇冠假日酒店舉行安徽省醫學會第八屆骨科學分會換屆及第九屆骨科學分會成立大會,同時召開第九屆委員會第一次全體委員會議
  • 中華中醫藥學會腦病分會2020年學術年會暨換屆選舉會議在廣州召開
    中華中醫藥學會腦病分會2020年學術年會暨換屆選舉會議在廣州召開 2020-09-01 16: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沅江市召開村(社區)「兩委」換屆領導小組辦公室第一次會議
    12月16日上午,沅江市召開村(社區)「兩委」換屆領導小組辦公室第一次會議,市委常委、組織部長龍旺宇出席會議並講話。會議由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委兩新工委書記肖耀南主持。龍旺宇指出,村(社區)「兩委」換屆選舉是我市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各工作組和指導組成員,肩負著為全市基層組織選好班子、配強幹部的重大使命。一要飽含真情謀劃換屆工作。各工作組和指導組成員要本著對歷史負責、對沅江發展負責、對基層穩定負責的態度,結合當今所處的歷史大背景,按照「三高四新」戰略和沅江「二次創業」的發展目標綜合謀劃思考換屆工作。
  • 原標題:全省民主黨派地方組織建設暨換屆工作會議召開
    原標題:全省民主黨派地方組織建設暨換屆工作會議召開  12月14日,全省民主黨派地方組織建設暨換屆工作會議在鄭州召開。  河南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孫守剛出席會議並講話。各民主黨派省委會主委李英傑、龔立群、張亞忠、高體健、張震宇、王鵬傑出席會議。
  • 湖北省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換屆會議在漢召開
    湖北省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換屆會議在漢召開 2020-12-29 19: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2019屆團學組織主席團換屆競選大會
    根據校團委關於團學組織學生幹部換屆的總體部署和學院工作安排,2019年7月5日,服裝學院團總支在臨潼校區隆重舉行團學組織主席團競選大會。
  • 我市召開第八屆律師代表大會換屆工作動員部署會
    12月1日,我市召開第八屆律師代表大會換屆工作動員部署會。市司法局黨組書記、局長陳杰出席會議並講話,市司法局副局長劉國臣主持會議,市律師行業黨委書記、會長楊家君通報了換屆選舉相關工作情況,中山區司法局、甘井子區司法局、金普新區司法局主要領導分別作了表態發言。
  • 關注|北京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理事會換屆會圓滿召開
    關注|北京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理事會換屆會圓滿召開 2021-01-04 19: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繼往開來——北京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理事會換屆會議圓滿召開
    換屆會會議現場2020年12月30日,北京婦女兒童發展基會召開二屆十一次理事會議、三屆一次理事會議。會議由北京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理事會理事陳波、餘存軍分別主持。市婦聯黨組成員、副主席趙紅偉同志出席會議並講話。
  • 西北農業科技大學2020-2021學年經濟管理學院團委、學生會換屆大會...
    2020年10月9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於北校繡山活動中心北報告廳舉行了2020-2021年團委、學生會換屆大會!讓我們一起走進大會現場看看吧!本次會議由院團委副書記楊曉玉主持,院黨委副書記張軍馳、院團委書記張靜老師、梁潤雅老師、各年級輔導員、院學生會主席團、18、19級團委學生會各部門負責人和志願者以及19、20級各班學生代表參加了大會。第一項
  • 駐馬店關王廟鄉召開村「兩委」換屆工作動員會暨業務培訓會
    映象網訊(記者 黃向陽 見習記者 劉勇偉 通訊員 吳勝楠)為確保村「兩委」換屆平穩有序推進,2020年12月9日上午,駐馬店開發區關王廟鄉召開村「兩委」換屆工作動員會暨業務培訓會,傳達上級村「兩委」換屆工作動員會精神,對全鄉村「兩委」換屆工作進行全面動員部署和業務培訓。
  • 龍港市委書記鄭建忠:高質量打好社區組織換屆攻堅戰
    會議以書面形式專題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在中央黨校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的講話、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的講話精神。 溫州網龍港支站訊  11月2日下午,中共龍港市第一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30次會議召開,市委書記鄭建忠主持會議並講話,市領導何宗靜、陳國苗、陳為來、周燕偉等參加會議。
  • 太原市醫學會婦產科專業委員會換屆大會暨首屆學術會議召開
    10月17日,太原市醫學會婦產科專業委員會換屆大會暨首屆學術會議召開,市委衛健工委書記、市衛健委主任、市醫學會會長宮殿元參加並講話,市衛健委二級調研員黃建宏參加會議。會上,市醫學會副會長羅宏宣讀了太原市醫學會婦產科專業委員會換屆文件及新一屆委員會成員名單;省醫學會婦產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郝敏通過視頻連線方式對市醫學會婦產科專委會順利換屆表示熱烈的祝賀;市婦幼保健院黨委書記劉秀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