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總想著讓別人去做,而她自己呢,卻可以輕輕鬆鬆什麼都不做,還想置身事外,這個人,就是我大姑姐。
公婆有兩個孩子,一個是大姑姐,一個是老公,公婆到不重男輕女,但大姑姐總說自己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公婆不應該對她有所要求,但是大姑姐呢,一有事兒就找公婆,借了錢從不說還,還覺得公婆理所應當幫她。
這種人就是:你別要求我做什麼,我沒責任,但我需要幫助,你必須幫助我。
我的家庭很一般,而老公的家庭是比較好的,就因為這樣,大姑姐總是看不起我,還愛嘲笑我,我就不知道了,家庭條件好就是我要被你嘲笑的理由嗎?雖然我家庭條件不好,但是我工資比你弟弟高啊!我自己掙錢自己花,總比你這個沒事兒就向娘家伸手要錢的人強吧。
結婚後與公婆同住,雖然我們有能力買自己的房子,但是老公說想和父母住一起,不然父母會孤單,我同意了。可同住後才發現,公婆對我並沒有過好臉色,她眼裡只有兒子和女兒,我就像是外來者一樣,侵入了她的領地,而經常回娘家的大姑姐呢,就更加得意了。
懷孕後,我強烈要求老公跟我一起搬出去住,婆婆和大姑姐都不同意,說我挑撥母子關係,我真的冤枉啊,我只想自己懷孕的時候可以清靜一些,也是怕和婆婆大姑姐處不來,這跟挑撥母子關係有什麼聯繫?
老公很聽婆婆和大姑姐的話,不同意搬出去,我也只好妥協,整個月子都很憋屈。
孩子出生後,大姑姐帶著自己的孩子住過來了,本來婆婆說給我坐月子的,但是大姑姐帶著孩子來了,婆婆首先照顧大姑姐的孩子,我只好自己出錢找了保姆,大姑姐冷嘲熱諷:明明自己就可以看好孩子了,還非要花錢請人,我弟弟掙錢多不容易!
大姑姐的話讓我氣得母乳都回去了,我哭著給我媽打了電話。
月子裡的事情我記得很清楚,大姑姐諷刺我,老公無動於衷,婆婆冷眼旁觀。
在娘家住了很久,老公來接我了,我告訴老公:你家我肯定不會回去,我們必須買房子,你什麼時候買了房子,我什麼時候跟你回去!
老公還是想跟我過日子的,最後買了房子。脫離了婆婆與大姑姐,我們小日子越過越好。
但是一個電話打破了生活的寧靜,這電話是大姑姐打來的,我接了。
大姑姐在電話裡大罵:媽都病了你在哪兒呢,趕緊去照顧她,你看看你,不在身邊伺候著,一點都不孝順!我笑著問大姑姐你在哪兒呢,大姑姐說她在自己家呢,我立馬懟她:大姑姐,我不是你爸媽養大的,你為什麼讓我孝順他們?你這當女兒的都不去床前盡孝,你命令我一個外人幹什麼?
大姑姐聽完我說的話,立馬掛斷電話,不知道是心虛還是怎麼樣。
婆婆生病,我去醫院探病,告訴婆婆如果需要錢就跟我打電話,然後就走了。我覺得自己做到這樣已經很好了,大姑姐不應該要求我什麼,我是兒媳,不是女兒,女兒都不在床前照顧,難道讓兒媳在床前照顧別人的父母嗎?公婆有需要,我可以進行幫助,但讓我伺候於床前,那肯定不行。
大姑姐人物分析:頤指氣使,看不起別人,不想為娘家付出,但總想從娘家得到些什麼,自私,不願出力,總想指使別人幹活,而自己就袖手旁觀,不想出錢,不想出去,只想啃老,得到好處。
老公人物分析:聽媽媽的話,聽姐姐的話,沒有自己的主見,不護著老婆,家裡女人太強勢,男人只能軟弱了,好在後面被老婆逼了一把,終於脫離了父母和姐姐,這才開始真正意義上的獨立。
我人物分析:聽從老公的話,但開始沒有堅持自己的立場,好在最後下定決心搬出去了,也了解了自己立場,不再什麼事都聽老公的,獨立,有自己的想法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