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沒有稻城亞丁?
為什麼沒有都江堰?
為什麼沒有青城山?
為什麼沒有瀘沽湖?
福寶古鎮是什麼?在哪裡?
福寶古鎮和安嶽石刻是怎麼混進來的?
這是誰排的野榜?
由一篇《四川十大景點》的文章,引發了這些評論。
質疑的關鍵在於——福寶古鎮何德何能可以入選十大景點,而稻城亞丁、青城山都江堰、瀘沽湖卻都落選?
這一個問題還可以拆解和延伸成三個問題:
福寶古鎮為什麼會比亞丁稻城更有旅遊價值?
為什麼真古鎮不如小吃一條街的假古鎮火爆?
「古鎮」為什麼是即將消失的珍稀旅遊資源?
本篇文章將對此做出詳細解答。
福寶古鎮的江湖地位碾壓亞丁
稻城亞丁是純粹的自然景區,福寶古鎮是人文建築景點,兩者如果直接對比,沒有任何可比性。喜歡稻城亞丁的遊客,可能根本不會關心什麼古鎮新鎮的,而關注古鎮的人,最少有一部分對於往返上千公裡,跑一條山溝裡看山看水也理解不能。
不過自然和人文是旅遊景點的兩大類別,這兩類沒有高下之分。我們可以找到稻城亞丁在自然類景點中的江湖地位,再找到福寶古鎮在人文類景點中的江湖地位,誰在自己所處領域中的地位更高,誰就勝出。
福寶古鎮主街一個段落結束的地方
先說稻城亞丁,在自然景觀當中如果一百分為滿分,亞丁的得分應該在60至70之間。
首先,亞丁不是世界遺產,只是省級地質公園,其山水、風光、高原景色在川藏地區並不罕見。
其次,抵達、遊玩的成本也較高,一些人因為高原反應影響了遊玩,一些人認為路上的風景比景區內的更漂亮。
因此,綜合起來得分也就是剛及格,很多遊客對其有著過於誇大的讚美。原因也很簡單,跑那麼遠,費那麼大勁兒,甚至還要忍受身體的痛苦,出於補償心理覺得亞丁真美是很正常的。
福寶古鎮內一戶人家的廚房陳設
福寶古鎮在人文景觀領域的得分則在90分以上,因為它包含有足夠豐富的環境、社會、歷史信息,最重要的還有真實。
古建築中有府邸和民居兩大類,它們分別遵從天道和人道。
宮殿、官衙、寺廟、陵寢等都是府邸建築這一類,它們遵從嚴格的制式規範,有明確的中軸線和層級遞進的空間。人的需求服從於制度,如果兩者發生矛盾,以制度為準。
官府建築現存的典範是故宮,不過經過蒙元兵鋒屠戮文化斷層,後世的官府建築已經變得腐朽僵化了。
而也恰恰因為流離失所,促進了民族和文化交融,中國民居建築自明朝開始接過創新發展的大旗,相比官府建築,它們鮮活自然了許多。
從陝北窯洞到嶺南僑房,從永定土樓到丹巴碉房,可以說是爭奇鬥豔。民居在外形自然灑脫的同時,內在與人的關係也是水乳交融,空間服務於人,人充盈了空間。這也讓民居承載了更多的歷史和人文信息。
由民居建築組成的城鎮具有更大的地域性、獨特性,攜帶的信息更加豐盛,它們是時空與文化的結晶,它們是不斷演化的生命體。
閬中古城山環水抱的地勢,讓它有著絕佳的外部風水,可惜現存的只是部分
在嘉陵江南岸遠眺閬中古城
如今形態完整、沿革有序的古城事實上已經不復存在了,古鎮還有,但也十分稀少了。
中國數十年的城市化進程是翻天覆地的,很多古城、古鎮的面貌徹底被改變,能夠保存至今的往往是被時代拋棄的,特別是受到地形限制無法進行擴建翻修的那一類。
好在,在所謂「絕地」上構建的古鎮,往往會獲得更多景觀加成。
紅線內為福寶古鎮,黃線是古鎮主街
福寶古鎮的這一段主街很寬闊,可以想見當年這兩側必是絕對的旺鋪
川渝地區有兩座這類代表古鎮,一座是建築在烏江陡岸之上的龔灘,另一座就是建築在山脊上的福寶。
從視覺和精神上,龔灘是超過福寶的,可惜由於烏江修築水電站,龔灘整體搬遷,湍急的烏江水也不存在了,意境被破壞、精神也蕩然無存。
由此福寶古鎮成了「唯一」,是中國民居、川渝場鎮的代表,甚至堪當中國精神的一種象徵。
因此,在人文景點大類之中,福寶古鎮的評分應在90以上。
龔灘古鎮,未搬遷時的樣子
一艘客船抵達龔灘碼頭,船工在激流中盡力穩住船身讓客人上岸
從這個角度來說,深刻的福寶古鎮的江湖地位碾壓淺顯的稻城亞丁。以福寶古鎮為首的川渝古鎮如果好好修繕規劃一下,完全擔得起一個世界遺產的名頭。
那麼為什麼稻城亞丁名聲在外,而福寶古鎮默默無聞,很多瀘州本地人都不知道其存在呢?或者換個角度問,為什麼亞丁稻城的價值會被誇大,而福寶古鎮卻被低估呢?
速成假古鎮讓真古鎮蒙塵
福寶的被忽視和近年來的古鎮、古城建設熱潮有關,古鎮如今已經是一個被歪曲意義、價值消解的概念。
古鎮就如其名,核心是穿越時空的生活場景,遊客去到古鎮的最大價值也是體驗過去的生活。
福寶古鎮內,借著臨街窗戶打牌的老人
近年來大城市周邊興起了建設古鎮的熱潮,但這些古鎮連假古鎮都算不上,因為它們壓根也沒想復建古鎮,不過是建幾棟四不像的亭臺樓閣,借一個名頭搞商業開發而已。
古鎮是自然與人類活動需求相結合,經過時間沉澱打磨而產生的聚落空間。它不僅僅是一個空間的組合,還是經歷漫長歲月、各種人跡填充的複合體。而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浸潤了古鎮的方方面面。
風水之說,如果刨去迷信成分,就是一個人與自然、人與人和諧共生的規劃設計手冊。對外它指導城鎮選址、街巷走向與布局,對內它有對建築本身的規劃和建造,不同建築之間的關係都有規範。
福寶古鎮層疊漸高的屋頂,讓它的外形有著音樂的美感
而古鎮往往就是這一規劃設計手冊的典範案例。更難能可貴的是古鎮有生長和演化的過程,而且這一過程無時無刻不在發生著。這讓古鎮成為了在人驅動之下的活的生命體,每一個瞬間都是獨一無二的。
以上所有這些,那些新建或者大規模整修的古鎮不但不具備,甚至都不曾作為目標追求過。
也就是連作假都沒有動力,更沒有行動。
成都周邊某座已經破產的新建古鎮,從格局上就可以看出完全沒有古鎮的精氣神
古鎮不過是它們外在的包裝而已,至於運營的效果,則完全在於團隊的商業策劃和管理能力了。
能力強,日進鬥金,畢竟吃食物比看歷史的門檻要低多了,食物本身的成本也比歷史要低多了,只要量上來,賺錢還是很容易的。
能力差,數十億的投資換不來客流,就只能當作成本沉沒掉了,當然對於有的人來說靠投資已經賺夠了,剩下的那些低劣的仿古建築又與他們何幹?
但這些給普通遊客卻留下了「古鎮就是這樣的、古鎮就是吃吃吃、古鎮沒意思」的印象。沒人關心,這些其實是假的,和古鎮真的沒什麼關係。
沒有未來讓現存古鎮更加珍貴
什麼是古鎮,或者說古鎮不能丟棄的核心是什麼?
旅行實驗室認為是生活方式、是人。
福寶古鎮內抱著貓的祖孫倆
以福寶古鎮為例,它原本扼守溝通川貴的要道,過往客商穿鎮而過,成為客流基礎。因此發達起來的商業設施進一步吸引周邊民眾來此趕場,從而發展成為區域商業中心。
在此過程之中,原本臨街的單層建築不得不向兩側陡壁擴張,並形成了多層、錯層、依照山勢層疊鋪陳的壯觀格局。以現代眼光看,福寶古鎮很像一個住、商、旅、娛樂、宗教一體的超級綜合體。
但是時代變遷,古道廢棄,過境客商消失,周邊的購物需求被分解,再強大的超級綜合體失去客流之後,也只能陷入沉寂。
福寶古鎮可貴之處在於它維持住了這份沉寂,成為了時光照相館,保留了很多真實的歷史和生活痕跡。
古鎮是布景,人是主角
如今有一些城市出現了復刻舊日空間而爆火的商業項目,比如重慶洪崖洞,它們和福寶古鎮的區別也很明顯,一個是表演,一個是現實。
還有一些古鎮翻新項目也取得了巨大成功,比如浙江烏鎮,翻新是一種延續和傳承,但也是一種破壞。大的格局固然會被保留,但所有時光的痕跡都會被抹去。
特別是近現代的一些演化痕跡完全被抹去,由於是在輝煌遠去之後形成的,因此不精緻甚至很草率,但它們也是一段歷史。為了讓更古老的歷史翻新,而消除一段歷史,這是一種悖論,更是一種悲哀。
古鎮能否被完整保護?
不是沒有可能,但是代價太大,而可見的收益太小。我們的社會還沒有發展到這樣的水平,而很多古鎮已經等不起了。
一大部分在古代近代歷史中消亡,一部分在現代改造和開發中被毀,還有很多成為大型工程的犧牲品。剩下的則被拋棄遺忘,任由它們腐朽破敗下去。
廣東開平赤坎鎮是一座中西建築風格交融的僑鄉古鎮,這是它2015年時的樣子
赤坎鎮被某大財團收購,整體改造開發旅遊,這是它2019年時的樣子
這張照片2016年拍攝於赤坎古鎮,這樣生活化的場景再也見不到了
就如同永遠也回不去的三峽,時代潮流浩浩蕩蕩,不會為那些微不足道的古鎮停留,它們註定會被時代洪流所淹沒。
因此,福寶古鎮或者任何一座古鎮都是獨一無二的、脆弱的;而亞丁這類自然景觀,對於生命來說近似於永恆,它們的數量還有很多。把唯一的脆弱的福寶古鎮選入四川十大景點,而放棄永恆的眾多的稻城亞丁,這應該是一個很自然合理的選擇。
古鎮如同已經逝去的時代拖在身後長長的暗影,裡面隱藏了太多的人生與故事,值得去發現和體驗,哪怕看不懂也體會不深,但見過總比錯過強。
畢竟下一次太陽升起,也許它們就煙消雲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