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清華、中傳、人大等TOP新傳院校相繼進行研究生招生改革,使得進入名校的通道變得越來越窄,考生只能換成其他沒有改革的院校。其實,除了換成其他TOP新傳院校,換成普通院校也未嘗不可。
或許你會覺得心有不甘,從TOP院校換成了普通院校,與大咖導師再無緣分,但也會有例外。下面,胡師姐就為你來盤點一下,那些看起來並不起眼的新傳院校,卻隱藏著的大咖教授。
01
教學類
在教學類中,這類大咖教授承擔了碩士、博士、博後的培養工作,切實參與到新傳教學工作當中。如果你足夠努力,這類教授可能會成為你的導師,為你的研究生生涯帶來無限的光明與希望。
院校1.
西南政法大學
西南政法大學,是重慶市第一個獲批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博士點的院校,實力自然不俗。雖然西南政法大學屬於雙非院校,但在師資方面,卻有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李希光教授坐鎮。
(圖:西南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官網)
01
導師介紹
李希光教授是二級教授,任清華大學國際傳播研究中心主任、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他有著非常豐富的傳媒實踐經歷,先後擔任過新華社高級記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絲綢之路青年學者、華盛頓郵報科學記者、哈佛大學新聞政治與公共政策中心研究員等職務。
(圖:李希光教授—西南政法大學官網)
而在西南政法大學,李希光教授是重慶市巴渝學者特聘教授。從2010年1月起,任西南政法大學全球新聞與傳播學院名譽院長。
02
科研情況
李希光教授科研能力強悍,從教以來一共申報了6項國家社科基金。其中,2014年以西南政法大學的名義申報了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健全堅持正確引導輿論的體制機制研究》;2018年6月,又為西南政法大學拿下了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亞洲命運共同體與環喜馬拉雅跨文化研究》,對西南政法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的建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圖:李希光教授立項課題—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資料庫)
03
招生情況
2018年,西南政法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獲得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李希光教授便開始在西南政法大學招收博士。
疫情期間,李希光教授便是在重慶度過的,參與了西南政法大學新聞傳播學院2020年的博士招生工作,並招收了1位名叫王清華的博士生,看來李希光教授和清華大學還是有緣啊。
(圖:西南政法大學新聞傳播學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擬錄取名單)
院校2.
西北政法大學
西北政法大學位於古城西安。目前,西北政法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擁有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和新聞與傳播專業碩士學位(MJC)授予權。同樣是政法類院校,在外部師資方面,西北政法大學的行動略晚於西南政法大學,在2017年引進了前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吳飛教授。
(圖:西北政法大學—
青春都在西北政法搜狐號)
01
導師介紹
吳飛教授是復旦大學傳播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博士後,威斯康辛麥迪遜大學高級訪問學者,錢江學者,教育部新聞傳播學指導委員會委員。2017年,吳飛教授卸任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院長職務,院長一職則由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男神韋路教授接任。
(圖:吳飛教授—消費日報網)
02
科研情況
在科研方面,2019年吳飛教授申報了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新媒體環境下公共傳播的倫理與規範研究》,雖然卸任院長,但其申報單位仍是浙江大學。
(圖:吳飛教授立項課題—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資料庫)
03
招生情況
卸任院長一職之後,同年,吳飛教授入選陝西省第九批「百人計劃」,成為西北政法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特聘教授,立刻投入到西北政法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新傳教育的具體工作之中,並以導師身份為首批6名碩士研究生指導學業。
(圖:導師介紹—
西北政法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官網)
院校3.
深圳大學
深圳大學作為高校中的後起之秀,在全國省屬院校預算排行榜上,總預算排名第一。而深圳大學新聞傳播學院,近年來也是動作頻頻。2019年4月,深圳大學傳播學院便挖走了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的巢乃鵬教授,聘任其為深圳大學傳播學院的新院長。2019年12月,又挖走了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男神常江老師,聘請常江老師為特聘教授,讓其他院校的學生羨慕的不行。
(圖:深圳大學—卜算子命理風水網易號)
01
導師介紹
說到常江教授的履歷,網絡上到處都流傳著這樣的傳奇:2001年,19歲的常江以吉林省文科狀元的身份考進了北大新聞系,隨後保送本校研究生,接著又讀了清華大學與美國西北大學的聯合培養博士,之後又去瑞士日內瓦大學做社會學博士後,畢業後接連在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任教。
這還沒完,除了科研做得好,他還出版了奇幻小說《朝歌》《寂寞的撒旦》等作品,平時更是文藝青年。不信,帥照附上!
(圖:深圳大學特聘教授—常江教授)
02
科研情況
在科研方面,常江教授2015年在中國人民大學工作時,申報了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中國崛起背景下美國主流媒體對中國國家形象的建構機制研究》。
(圖:常江教授立項課題—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資料庫)
03
招生情況
2018年,深圳大學獲批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博士點,開始招收博士生。由於剛加入深圳大學傳播學院不久,常江教授目前尚未招收博士生。2020年1月,常江教授以團隊的名義面向海內外招聘博士後。不出意外的話,深圳大學傳播學院肯定會給常江教授分配招收博士、碩士生的名額,畢竟這麼好的資源不能浪費了。
(圖:深圳大學傳播學院常江特聘教授團隊博士後招聘—深圳大學官網)
院校4.
上海大學
上海大學是上海市市屬211高校,被當地人稱為上海的親兒子,在經費建設上得到了上海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成長十分迅速。你可能不知道,上海大學在2011年就獲批了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同年增列的還有北京大學、河北大學、華東師範大學、浙江大學、廈門大學、山東大學、暨南大學、四川大學,可以說是新傳學界的前浪了。
(圖:上海大學—上海大學微信公眾號)
01
導師介紹
2018年10月20日,上海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正式掛牌,成立後的新聞傳播學院由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和上海大學共同重點建設,系全國首家「雙共建」新聞傳播學院。
(圖:中國社科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與上海
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籤約儀式—上海大學官網)
通過上述合作,上海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成功把作為我國人文社會科學最高殿堂的中國社會科學院之中的新聞與傳播研究所的一票大牛博導,都打包進了上海大學。其中包括唐緒軍、黃楚新、季為民、殷樂等博導,是不是看著都很眼熟呢?沒錯,每年的《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藍皮書正是中國社科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編寫的,主編就是唐緒軍教授和黃楚新教授。
(圖: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2020)—
中國科學網)
02
招生情況
在招生方面,中國社科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的多位博導可以在上海大學招收博士,但2020年的博士招生簡章上註明「本年度不招生」。隨著院所之間合作的深入,相信在不久的未來,上海大學的學生就可以在上海就享受自北京的優質師資了。
目前,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與上海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已經開始聯合培養博士後了。根據合作協議,由上海大學與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兼職博士生導師合作培養博士後研究人員,所招聘博士後研究人員隨導師在北京從事研究工作。
(圖: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
2020年博士後招聘公告—
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官網)
02
行政類
在行政類當中,大咖教授們只負責行政工作,圍繞所在學院的未來發展包括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學術研究等方面做工作,不參與具體的教學任務。雖然不能指導研究生,但有這樣一位資歷深厚、能力強悍的教授坐鎮,必定能將學院的整體水平提升一個檔次,學生也能從中間接受益。
院校1.
廣西大學
廣西大學是211院校,坐落於廣西南寧,其新聞與傳播學院現有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雖然處在中國版圖上的南端,廣西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卻獲得了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的對口援助,引來了鄭保衛教授這一重量級人物。2017年12月,廣西大學聘請鄭保衛教授,以「君武榮譽教授」身份擔任新聞傳播學院院長。
(圖:廣西大學—南寧新聞網)
01
導師介紹
鄭保衛教授,現為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新聞學科組專家,中宣部教育部特別委託項目《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研究》首席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和藝術學學部副秘書長兼新聞傳播學科召集人,全國新聞學研究會會長,中國少數民族地區信息傳播與社會發展論壇理事長,中國氣候傳播項目中心主任等。
(圖:鄭保衛教授(左1)—廣西日報搜狐號)
02
科研情況
(圖:鄭保衛教授立項課題—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資料庫)
2008年,鄭保衛教授在中國人民大學工作時,斬獲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一項。過了11年後,一出手就是大手筆。2019年,一口氣就為廣西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拿下2個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其中一個重大項目,一個重點項目,學術能力MAX。
院校2.
浙江傳媒學院
浙江傳媒學院位於浙江省杭州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素有「北有中傳、南有浙傳」之美譽,著名節目主持人朱丹、李維嘉就是畢業於此。
2019年3月,浙江傳媒學院迎來了一位年逾70歲的老爺子——李良榮教授,為浙傳的發展添磚加瓦。
(圖:浙江傳媒學院)
01
導師介紹
李良榮教授,畢業於復旦大學新聞系,碩士期間師從著名新聞教育家王中教授。曾任復旦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復旦大學傳播與國家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曾任教育部高等學校新聞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華中科技大學、浙江大學、暨南大學、廣州大學、河北大學、安徽大學、南京師範大學等二十餘所高校的兼職教授、講席教授與特聘教授。
(圖:李良榮教授)
如果覺得李良榮教授離你太遠,那麼請問各位考研er,看到這本《新聞學概論》,是不是覺得很眼熟啊?
(圖:《新聞學概論》—浙江傳媒學院官網)
沒錯,這本教材便是李良榮教授的得意之作。這本《新聞學概論》作為建國後國內第一本《新聞學概論》(1985年福建人民出版社),成為當時國家教委的指導教材,被全國30多所高等院校新聞專業選為教材,5年內再版10餘次。
02
科研情況
根據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資料庫顯示,李良榮教授在2014年申報了一項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成果等級是免於鑑定,非常了得。因為國家社科基金「免於鑑定」的結項要求嚴苛,必須要有高水平的學術成果、省部級以上的決策支持批示和具體實踐單位採納且具有實質性經濟效益的證明。
(圖:李良榮教授立項課題—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資料庫)
✍
- 寫在最後 -
如果你正在面臨換校的選擇,或許你可以考慮上述院校。有句話說得好,選擇大於努力。與其貿貿然換成其他院校,不如仔細研究後再做出一個好的選擇。
考名校的路太擠,你也可以曲線前進。因為碩士之後還有博士,人生的路還很長。最重要的是,有一張錄取通知書在手,總好過做了別人的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