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件古代女性文物南京展 金冠花轎夜壺等亮相

2020-12-19 中國新聞網

230件古代女性文物南京展 金冠花轎夜壺等亮相

2015-08-10 17:40:0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古代女子團扇。 朱曉穎 攝

  中新網南京8月10日電 (記者 朱曉穎)「溫·婉——中國古代女性文物大展」11日將在南京博物院開展。10日下午,女性策展人、南京博物院古代藝術研究所研究員曹清接受採訪時表示,這是大陸首次以古代女性為主題的文物大展,230件文物年代跨越漢代至清代,展品中有20餘件文物為國家一級文物,多為第一次外展。

  當天,南京博物院該展廳布置成中式古典對稱「園林」,「園」中香氣彌散,琴聲瑟瑟,明著名畫家唐寅所繪巨幅《吹簫仕女圖》在步道始端。硃砂紅色的展廳中,古代女子書畫、起居用品、裝飾裝束等眾多文物一一鋪展。

  曹清介紹說,本次展覽旨在從文物形塑女性世界、古代女仕起居日用、古代才媛盡情之作、男士筆下的女性魅力等角度,呈現古代女子的品位和藝術。

  她表示,這230件展品幾乎涵蓋南京博物院藏所有女子文物類別,既有皇家宮廷女性珍品,如御賜妃子金冊、誥命夫人冠戴、慈禧款捲軸等,也有尋常百姓女子所用髮簪、點翠、梳妝盒、臉盆架、紡織機、花轎等日用品;有反映女性生活勞作書畫,如《紡織仕女圖》卷、《古代仕女行樂圖》卷等,也有男人創作的「眼中的女人」寫真圖、美人畫,如唐寅的《吹簫仕女圖》、仇英的《搗衣圖》等名家精品。一些為人鮮見的古代女性起夜夜壺等也在展陳之列。

  南京博物院藏19米長卷《袁節母韓孺人小影》是第一次亮相。據展覽女性設計人員張小帆介紹,韓孺人是江蘇吳縣著名藏書家袁廷檮的母親,《袁節母韓孺人小影》創作初衷是為讚美這位獨自養子、為夫守節15年的義母。其為清代松江女畫家陸淡容所繪,像主、畫家、題者皆為女性。在19米長卷上,蔣元益、王鳴盛等24位男性文人作以詩文,表達對這位節母的尊崇。

  江蘇盱眙大雲山漢墓出土的、西漢江都王劉非的王妃墓穴中隨葬品,也是首次對公眾展示。據考證,江都王劉非妃子眾多,至少有34位,此次展出的王妃束腰金帶飾物、琉璃串飾、玉璧、玉環、銅質及陶質香薰、形似馬克杯的酒杯等,再現了西漢宮廷生活的奢華。(完)

相關焦點

  • 古代中國女性專用的5件文物:圖5夜壺非常罕見,設計優美精妙
    金釧:這是一件唐代女性偏愛的手上裝飾品,佩戴著它的女子都顯得高雅端莊,珠光寶氣,並且還能有「腕搖金釧響」的奇妙聽覺享受。圖上的是非常典型的素麵金釧,開口的設計使得女子在使用中不用擔心自己豐腴的手腕將其撐壞,並且可以自由的調節開口大小。
  • 中國古代女性專用的9件文物:圖5夜壺設計精妙,圖7酷似現代物品
    唐代女性常常會在髮髻上插幾把小梳作為裝飾,唐代詩人元稹有詩云:「滿頭行小梳。」說的就是這種唐代女性的插梳之風。它長8釐米,寬2釐米,用細細的金絲掐成花紋,又用細小的金珠點綴其間,極為細密精巧,可以說是迄今已知保存最好、工藝最精的梳背之一。宋影青瓷奩,通高7.7釐米。奩,古代漢族女子存放梳妝用品的鏡箱。該套瓷奩工藝水準精純,結構巧趣橫生,文化內涵極高。
  • 6件女性專用文物:圖二夜壺設計精妙,最後一件的發明人是楊貴妃
    女子不管是現代還是古代,都是要化妝的,其中有一件宋影青瓷奩,是古代漢族女子,存放自己的梳妝用的物品的一個鏡箱,這是宋朝女子所使用的東西,看起來溫潤淡雅,和宋朝的文藝風氣,很是相輔相成。女性夜壺。這是一個具有很高實用價值的文物,是一種罕見的藝術品。
  • 這件文物一出土,專家就斷定是古人的夜壺,看到其刻字後才知錯了
    越窯生產過不少稀奇古怪的瓷器,有些已經失傳,有些則成功出土了,其中就包括這件「青釉虎子」,這是一個很特別的文物,它和其他精美瓷器不同的是,它並非產自唐朝,而是在三國時期。而另一個特別之處在於它的造型非常奇特。
  • 古代花木題材文物展亮相故宮午門 展覽將持續至10月31日
    南宋的「牡丹」、雍正朝的「荷塘」,還有乾隆年間的「菊花」……今天起,「百花」盛放故宮博物院午門展廳,300餘件以中國古代花木為題的珍貴文物攜手亮相,其中包括南宋馬麟《層疊冰綃圖》軸、北宋傳趙昌《蛺蝶圖》卷、宋人佚名《百花圖》卷等一批首次展出的宋元文物。
  • 陝西老漢挖出青銅罐子,當夜壺20年,專家往裡一摸:國家級文物
    隨著近代考古工作的進行,不少文物以各種各樣的方式被挖出來,展現在世人的眼前,但是依然還有很多文物不知去向,或是尚未出土。每一件文物自出土到博物館展覽,都有一段傳奇的經歷。於是劉老漢便隨手撿起一根樹枝,把罐子裡的泥巴全部清理出來,後來,他發現這個青銅罐子很像古代的夜壺,但是因為做工精良,於是就準備拿回家當夜壺用。就這樣青銅夜壺老漢一用就是20年,九十年代,老漢偶然聽到國家在科普考古和文物的知識,忽然意識到這個夜壺可能不是一般的銅罐子,於是拿出來洗了一遍。來到博物館找專家看看,這東西究竟是不是古董。
  • 「大美亞細亞——亞洲文明展」開幕 400多件組文物亮相
    央廣網北京5月13日消息(記者丁飛)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作為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的重要文化活動,「大美亞細亞——亞洲文明展」今天(13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400多件組亞洲各國珍貴文物齊亮相。
  • 「源·流:99件文物裡的南京」特展藏著哪些「彩蛋」?
    南報網訊 一場展覽、99件文物,道盡古都南京的6000年文明史。如果文物會說話,它們會講述關於這座城市怎樣的過往?  正在南京市博物館多功能廳展出的「源流:99件文物裡的南京」特展,匯集了南京市博物總館、上海博物館、南京博物院、南京圖書館、南京市考古研究院等8家文博單位的精品文物,其中一半以上為國家一級文物。
  • 「1420:從南京到北京」特展移師南京 展出340件(套)明代精品文物
    新華社南京12月20日電(記者朱筱、蔣芳)合成「明」字的雲託「日」「月」紋銀飾件、定陵萬曆帝棺內出土的金盆……南京市博物總館與北京、南京等地多家博物館聯合舉辦「1420:從南京到北京」特展,並於近日在南京市博物館開展。
  • 東京國立博物館特展《三國志》開展 18件四川文物精彩亮相
    7月9日,由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和中國文物交流中心等聯合舉辦的特別展《三國志》在東京國立博物館開展,170件(組)來自甘肅省博物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多家中國文博單位的珍貴文物稀數亮相,向觀眾展現了三國研究領域的最新考古成果。
  • 古代女子專用寶物,女人也有夜壺且價值連城,有一種特像現代物品
    現代科技要比古代發達的多,但是古代也有一些現在無法企及的。比如說製造工藝,很多現代人都不會。古代的物品講究的是用料講究,製作精美。而且到現代也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小編今天給大家講一下有些古代女性專用的物品。每一件都是價值連城的文物。
  • 亮相!130件古蜀文物與義大利的博物館將擦出怎樣的火花
    籌備逾半年的「神與人的世界——四川古蜀文明特展」,當地時間14日晚亮相義大利那不勒斯國家考古博物館(MANN),來自四川7家博物館的130件(套)古蜀至秦漢時期的四川文物菁華首次與義大利觀眾見面。該展是在中意文化合作機制倡導下,由四川省文物局與MANN合作舉辦,也是中國博物館協會展覽交流服務平臺組織、參與全程服務的首個出境交流展。來自中國四川的130件珍貴展品(文物125件,複製品5件)將在MANN展出3個月,至2019年3月11日結束。義大利也是此次四川文物「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巡展的首站。
  • 古代夜壺雕龍畫鳳(圖)
    持寶者語  邢文科 收藏愛好者  我是收藏愛好者,常常光顧深圳的古玩市場,這件玉鳳紋鳳柄虎子就是我在古玩市場上買來的。  虎子,是古代的夜壺,也是現代馬桶的前身,據說它是受漢高祖劉邦「以儒生之冠當溺器」啟發而發明出來的。2006年時,我逛古玩市場偶然發現了這件雕刻有龍鳳的玉虎子,便對它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 我市11件館藏文物進京「祝賀」紫禁城建成六百年
    圖為參展文物。鳳陽縣博物館供圖作為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和國內收藏文物數量最多、等級最高的博物館,北京故宮是世界著名遺產地及旅遊目的地。為紀念故宮建成600周年,自9月10日起,「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紀念展亮相故宮博物院。
  • 曾當作做夜壺的文物,被發現刻有13個字,身價倍增成為國寶
    隨著物質的豐富,國人對於文物的重視和喜愛程度也與日俱增。那一件件精美的藝術品,不但是古代文化的傳承,而且還是炎黃子孫的精神紐帶。基本上,每一件文物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自己的故事,都值得我們珍惜。對文物的評級,不過是根據它的珍稀程度和歷史價值的一種認可,並不應該看得太重。
  • 新疆烏魯木齊博物館舉行大型文物珍品展
    新華社烏魯木齊12月29日專電(記者 李曉玲)為集中展示新疆古代歷史文明的魅力,烏魯木齊博物館28日舉行大型文物珍品展,140件文物珍品亮相。    在700多平方米的展廳內,記者看到,從新石器時代至民國時期的文物,包括吐魯番出土的刺蝟形木盆、羅布泊地區採集的玉斧、伊犁河谷出土的青銅武士俑在內的140件珍品文物吸引了眾多觀眾。
  • 濟南出土鎏金青銅當盧亮相頂級文物大展
    本報9月18日訊(記者 趙曉林)由文化部、國家文物局主辦,國家博物館、中國文物交流中心承辦的大展——「秦漢文明」展17日亮相國家博物館。全國30多家文博機構遴選出300多件重要文物參展。秦始皇兵馬俑、金縷玉衣和長信宮燈等歷史教科書上的國寶是本次展覽的主角。
  • 拿破崙傳奇文物亮相南京 傳聞身高有可能換算錯誤
    標題:拿破崙傳奇文物亮相南京 傳聞身高有可能換算錯誤  【解說】4月3日下午,締造法蘭西帝國後所用加冕權杖、流放至聖赫倫那島逝世後所制遺容面具等拿破崙文物亮相南京博物院特展館,共約200多件套珍貴實物、圖片和影像串起拿破崙在世52年跌宕一生。
  • 中國古代馬文化展開展 匯集文物精品106件
    中國網6月15日訊 「驍騰萬裡——中國古代馬文化展」近日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物館開展,本次展覽匯集歷代有關馬的文物精品106件(組),年代從商周持續到清代,其中,戰國時期的彩繪男騎馬俑、北朝早期的褐釉陶具裝馬、唐代白陶舞馬、彩繪帶豹胡人騎馬俑等均為國家一級文物。
  • 故宮博物院七大展千餘件珍貴文物「十一」亮相太原
    中國網新聞9月19日訊 (記者 蘇向東) 故宮博物院7項專題大展,1000餘件珍貴文物將於10月1日亮相太原博物館。展示主題包括清代萬壽盛典、明清官式建築、宮廷琺瑯器、明代御窯瓷器、傅山及明末清初名家書法和畫作等。「這是故宮歷史上到地方城市辦展規模最大的一次。這次展覽也是太原博物館開館後的首展。」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