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篇文章,說是在職場中人與人的差距,除了情商之外,主要是邏輯思維能力的差異。
說到邏輯思維,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羅振宇的「羅輯思維」,也就是【得到】的前身。但這個只是產品品牌名字,跟這個詞的本身含義關聯度不大。
什麼是邏輯思維能力呢?
簡單來說,就是一種對事物進行觀察、比較、分析、判斷、和推理的能力,並且準確而有條理地表達自己思維的能力。
一般來說,學習成績優秀的孩子,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基本都不差。
在職場中,這個能力也確實很重要,主要體現在做事很有條理性,能抓住工作重點等等。
一個人的邏輯思維能力是可以通過後天的學習和培養從而得到提升的,從小培養最好,成年人也可以通過學習提升。
那麼今天,我就結合自己的體會為大家分享一下,我們平時在生活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從而提高自己邏輯思維能力?
1、要有問題意識,要學會提問
任何時候,都要提出問題,提出合適的問題,就會為我們打開一扇門。
我經常問學員一句話,讓家長朋友們思考一個問題:「我」此生到底要把孩子帶到哪兒?
這個問題很容易讓臺下的父母學員陷入深思,而且不是一個馬上就能簡單回答的問題。然後我就開始講課,一一去分解。
再比如:有一些人經常覺得想做事總是做不成,為什麼會這樣呢?原因可能有很多......
但是有一點我們可以嘗試一下,就是做事情之前,可以問自己一個問題:
做這件事的目的是什麼?是一定要做嗎?不做會怎麼樣?怎麼去做?假如我去做的話,自身的條件有什麼優勢和劣勢?預算成本是多少?能達到什麼效果?
把這些問題想明白了,做起來可能就會比較順暢。
這裡推薦一個我們以前經常給企業做諮詢用的工具,叫SWTO分析法,S (strengths)是優勢、W (weaknesses)是劣勢、O (opportunities)是機會、T (threats)是威脅。
可以用來分析企業,也可以用來分析自己。
做任何一個事情,你要考慮優勢是什麼?劣勢是什麼?我們的機會在哪裡?有什麼威脅?當你做決策的時候,當你拿不定主意的時候,或者沒有方向的時候,你就用SWTO工具,你會發現,很多事情就順暢了很多。
2、要有概念意識
有時候我看到一些人在吵架,吵得一塌糊塗,但稍稍聽ー下,就覺得很無聊,因為他們的爭論缺乏一個前提,就是對於概念的界定。
比如:我們討論幸福還是不幸福,首先要先確定幸福這個概念的含義,每個人對於幸福的理解不一樣,各說各的,肯定聊不到一塊兒。
在我們日常生活裡,每天都在引用大量的概念。
我們使用的時候都是不假思索,但我們一定要明白:幾乎所有的概念,如果我們不去辨別它真正的含義,就會不知不覺把我們帶向思維的陷阱。
所以,要養成對於概念的思辨習慣。
3、不要用情緒化表達
電視劇裡經常會有句臺詞說:天下男人沒一個好東西!
網絡自媒體上經常習慣說「中國男人XXX」、「中國女人XXX」之類的話。
如果孩子經常聽了這些話,那長大後對婚戀的認識就很容易出問題,這樣的案例在現實中非常多。
以前網上很多人指責說騰訊公司是山寨大王,阿里巴巴盡賣假貨,現在也有人說拼多多上都是假貨。但一句話就能定論一家公司嗎?影響了這三家公司的市值了嗎?
所以,在工作、生活中不要用情緒化表達或者受其影響。要儘可能養成就事論事的習慣,不要隨意加上全稱判斷,這種思維方法不利於邏輯思維能力的養成。
4、對於因果判斷不要太簡單
邏輯思維能力,很大程度上是對於事物之間關聯性的洞察能力,再確切地說,是建立事物之間因果聯繫的能力。
但在因果聯繫上,我們在日常生活裡常常思考太少。
一些做家庭教育的老師講父愛、母愛缺失對孩子造成的後果時,往往把因果關係誇大了或者把後果說嚴重了。
還有人說父愛缺失會造成孩子性取向出問題,雖不能否認有這種現象,但也不是絕對的。
我不太同意這些觀點,因為我研究過,古今中外很多大有成就的人,不少人是父母雙亡或者單親家庭長大。
所以,社會上很多事並不是簡單的1+1=2,2-1=1這麼簡單。
5、從邏輯學的角度
我們想要提高邏輯思維的能力,可以通過三個步驟:
第一是定義:不要急於爭論,先把概念問題弄清楚;第二是概括:面對各種材料、信息,學會去尋找規律性的東西;第三是假設:先根據已有的材料,提出一個假設,再圍繞這個假設,進一步去搜集數據,來修正你的假設。
當然,這裡說的有點複雜,比如給公司提意見或者論證一個項目可不可以做。
總而言之,只有調查才有發言權。
邏輯思維在生活當中無處不在,通過訓練,通過學習也是可以慢慢提高的。
那麼很多人向王琨老師學習演講,其實一個人口才變好了,他站在臺上能夠侃侃而談、口吐蓮花、妙語連珠,他的邏輯思維能力一定是非常強的。
所以,這也是我為什麼推薦很多人來學習演講,提升口才的原因。
好了,這就是今天的《每日琨說》,如果你喜歡,歡迎把它分享給身邊的人。也許你的朋友也愛聽,我是王琨,明天見。
你今天的學習有什麼感悟和收穫呢?關於提升邏輯思維能力你有什麼高見呢?在下方的評論區和我一起聊一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