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格鬥在中國火了,「科技+體育」圓你《鐵甲鋼拳》的夢

2020-12-24 澎湃新聞

《鐵甲雄心》節目機器人對戰。

電影《鐵甲鋼拳》中機器人格鬥的場面曾經讓無數影迷心潮澎湃,然而很多人一定沒有想到的是,電影之外,機器人格鬥早已走入了現實。

早在上世紀1980年代,在美國就有極客聚在一起進行半地下的機器人格鬥比賽。1994年,在舊金山舉辦的第一屆機器人大擂臺(Robot Wars US)則標誌著機器人格鬥開始浮出水面,進入公眾視野。

時至今日,機器人格鬥除了在美國、英國、俄羅斯等歐美國家和地區繼續盛行,也被引入了中國。

電影《鐵甲鋼拳》海報。

作為機器人格鬥的新土壤,中國甚至有後來居上之勢。2017年首屆110公斤級機器人格鬥世界盃在中國舉行,匯聚了全世界12個國家的48支戰隊;2018年,機器人格鬥全球城市巡迴賽也粉墨登場,54支國際戰隊加盟,規模空前……

而這背後不能不提到一家中國公司創客星球,日前澎湃新聞記者特意走訪了創客星球創始人茹晨,聽他來聊機器人格鬥的前世今生。

有受眾,播放量就近20億

「機器人格鬥最初是歐美一些極客愛好者自娛自樂的活動,隨著諸如《機器人大擂臺》、《博茨大戰》等節目的誕生,這項運動為更多人熟知,央視在1999年還播出過《機器人大擂臺》……」

按照茹晨的介紹,國際上通行的機器人格鬥採取的110公斤級(機甲分量),而機甲根據不同的攻擊模式又有各種分類,比如旋轉、彈射、穿刺、鑿擊、電鋸、舉升等30多種。

茹晨。

「旋轉類的機甲每分鐘轉速可以高達2500轉到6000轉,通過高速旋轉重創對方護甲;鑿擊類的擁有5000到8000牛打擊力,可以輕易鑿穿3mm的鋼板;彈射類的能把一輛摩託車彈飛……」

目前的機器人格鬥大賽都採用3分鐘的比賽時長,操控者通過無線電遙控機甲,當一方機器人「喪失行動能力」(無法在10秒內移動1米以上)則被判定KO。

若無KO產生,比賽結束後由3位裁判評分裁定勝負(根據攻擊意圖、操作能力和攻擊效果三方面進行評分)。

雖然中國開展機器人格鬥時間並不長,但發展卻非常迅速,現在從質量與規模上已經開始趕超歐美。究其原因,茹晨認為中國的眾多受眾和廣闊市場是一個重要因素。

「歐美機器人格鬥雖然已經有了幾十年的歷史,但還是被局限在比較小眾的極客人群中,沒有大規模商業化去運作,其空間比較有限。而在中國短短兩三年線上獨播平臺的播放量就近20億。」

此間,茹晨也表示,機器人格鬥的發展離不開轉播的助力,而當下最吸睛的做法還是通過以機器人格鬥為核心的體育娛樂綜藝節目來呈現,「我們希望通過覆蓋面更大的視頻綜藝節目形式來帶動賽事,帶動這項運動。」

打通綜藝才是發展第一步

事實上,目前由創客星球推出的機器人格鬥世界盃就是與視頻節目捆綁出現的,其與浙江衛視合作的《鐵甲雄心》以及與優酷聯合出品的《這就是鐵甲》,因為其硬科技元素和觀賞性,市場反饋十分積極。

《鐵甲雄心》創造了同期科技類節目的收視紀錄,豆瓣評分高達8.4分,而《這就是鐵甲》首日播放量破1.4億,這個數據(首日播放量)甚至超越了優酷平臺的《偶像練習生》、《熱血街舞團》,為2018年上半年之最。

究其原因,除了節目中偶像明星的參與作用,茹晨坦言當下綜藝節目同質化現象嚴重,而純科技類節目受眾有限,

體育+科技+娛樂的形式恰恰擊中了市場的痛點,填補了一個空白。

選手改裝機器人。

當然,這樣一個賽事和節目自然會引發人們對收入和產出的聯想,目前一個機甲造價在20萬到40萬之間,所有參賽隊伍的機甲成本都由主辦方埋單,加之造價百萬的全封閉戰鬥艙(即格鬥場地:15米乘15米,高7米,由100噸特種鋼材製成,厚25毫米,可以防彈),投入之大可見一斑。

按照主辦方透露,依託於節目的賽事總投資超過2.5億元,那麼投入能否得到回報呢?

對此,茹晨也做了解讀,

「目前還是通過和節目平臺廣告分成的形式,但未來會更向C端尋求突破。比如針對玩家和選手的培訓,比如玩具等衍生品的開發,其實適合年輕人的微縮版機甲造價完全可以控制在幾百元、一千元左右,適合任何一個普通玩家。」

在茹晨看來,要想打通產業鏈,最關鍵的還是立足於這個運動本身的推動和發展,讓其從小眾走向大眾,而眼下不惜成本打造的賽事和相關節目就是撬動這個產業鏈的一個龍頭。

「相比於資金,其實人才才更為關鍵,只有培養出更多的選手,才能為機器人格鬥的這項運動和賽事體系不斷注入新鮮血液,這項運動和產業才有前途……」

現場觀眾。

電競就是我們的榜樣

這裡不能不提到機器人格鬥賽事的參賽流程。

據主辦方介紹,賽事通過自主報名的形式,除了現場操控機甲之外,更重要的是玩家和戰隊需要提交自己的機甲設計方案,在方案通過後,由賽事方和戰隊聯合參與和落實機甲的製造。

「正因為成本巨大,所以所有通過方案的機甲都由我們出資建造,這樣免去了玩家的後顧之憂,也很激發更多有志於此的人參與其中……」茹晨告訴澎湃新聞記者。

一個龍頭賽事對於運動的助推作用是顯而易見的,賽事成立之前,全國的玩家不到1000人,兩年左右時間,這個數字已經實現翻番,但主辦方並不滿足:

一方面,今年推出的機器人格鬥全球城市巡迴賽「降低」了門檻,參賽機甲重量限定在13.6公斤,此舉為了吸納更多的人群參賽;

另一方面,主辦方在明年將要推出機器人俱樂部聯賽,希望借鑑職業體育的模式,以聯賽形式讓這項運動進一步生根發芽。

茹晨認為機器人格鬥比賽也要職業化,「我們的選手現在很多是發燒友,還有相當一部分理工科的大學生,但就像現在的電競一樣,我們的選手也要從業餘玩家走向職業選手,當選手們可以以此為生,才能更加的心無旁騖。」

曾經不被社會主流看好的電競已經為自己正名,更加強調科技與創新的機甲格鬥如今也悄悄走向了前臺。或許當下的機器人格鬥比賽的視覺效果還不能達到電影中呈現的那樣美輪美奐,但已經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窗。

採訪結束前茹晨告訴澎湃新聞記者:

「從技術角度看,仿人型的機甲甚至模擬操控者動作的機甲(類似《鐵甲鋼拳》)都可以實現,只是還無法大批量投入生產,但這一天不會遙遠。」

相關焦點

  • 科幻電影中的科學-《鐵甲鋼拳》,未來的體育是機器人的天下?
    《鐵甲鋼拳》上映於2011年,是一部講述未來拳擊運動的電影,小編非常喜歡這部電影,幾乎每年都要重溫一遍,每次幾乎都會被感動到流淚。《鐵甲鋼拳》劇照影片男主曾是出色的拳擊手,由於政府禁止真人拳擊比賽,而開始經營機器人比賽,但是一次又一次的失利後窮困潦倒,由於不得不照顧失去母親的兒子,兩人一同開始了一段飽含勵志,
  • 回顧《鐵甲鋼拳》有機器人有格鬥更有失去的父子之情,你認為呢
    格鬥影片之所以能吸引很多影迷關注,是因為拳拳到肉的快感和肌肉釋放出來的力與美,讓影迷賞心悅目,同樣機器人影片也能喚起了很多人心目中的願望,夢想有一天駕駛機器人去徵服世界,好萊塢導演肖恩·利維把這兩者結合起來,拍攝出了一部羅曼蒂克題材的影片《鐵甲鋼拳》。
  • 開發外骨骼機器人,「鐵甲鋼拳」助力京東618物流大戰
    但一個工業分揀機器人的價值大概對標一個員工至少20月以上的薪水。而且應對狀況複雜的應用場景,效果並不好。根據成本因素,倉儲中心使用大量人力近幾年內仍是必要的。今年618期間,京東物流為員工配備了外骨骼機器人,以減輕一線員工的勞動強度。36氪獲悉,此款外骨骼機器人來自北京科技創業公司鐵甲鋼拳。
  • 打造夢想場景中的格鬥機器人:專訪深圳市工匠社科技有限公司CEO...
    編輯記者丨徐久欽 王媛媛丨2011年,有一部叫《鐵甲鋼拳》的電影。講的是在2020年,人類拳擊不再被允許,取而代之的是由人類操縱的機器人走上了擂臺,繼續這項古老而有魅力的比賽。2015年,一家集機器人技術研發和生產於一體的全球性高科技企業——深圳市工匠社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他們生產的競技格鬥機器人將電影中的一幕變為現實。現在工匠社已有三款產品,格鬥機器人GANKER、GANKER EX和遊戲機器人GEIO,海內外銷量非常可觀。
  • 《鐵甲鋼拳》今日上映 幸福來敲門版變形金剛
    《鐵甲鋼拳》是一部在製作上精良的商業片  《鐵甲鋼拳》堪稱今年好萊塢秋冬檔的救市作。現在可以很負責任地說,《鐵甲鋼拳》絕不是一部只重視效的爆米花產品,作為一部手法嫻熟的商業片,其密集看點委實教人慾罷不能。  勵志+科幻:比《變形金剛》高級  《鐵甲鋼拳》的故事背景雖扯淡,但趣味盎然——人類的拳擊運動走到了盡頭,他們更關注的是機器人之間的拳擊競技。休-傑克曼扮演一個苦逼的過氣拳擊手查理,正在失意中一步步沉淪下去。
  • 《鐵甲鋼拳》人生終是一場自救,別人幫不了你,但你要堅強!
    《鐵甲鋼拳》上映於2011年,改編自《我是傳奇》原著作者理察·馬特森於1956年發表的短篇小說《鐵甲》,電影劇情的設計,還參考了拳擊類電影的代表性作品《洛奇》,那也是好萊塢動作巨星史泰龍的成名作,它像洛奇一樣講述了一個無名小卒挑戰世界冠軍的故事,他像洛奇一樣最後的比賽持續了五輪,
  • 現實版《鐵甲鋼拳》體感遙控機器人誕生!
    文/貓哥本文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由貓眼科技公眾號發布每次看到科幻片裡有那種可以遠程操控的或者通過肢體同步操控的機器人就熱血沸騰,想著什麼時候人類科技真的可以發展出同樣的技術,尤其是像《鐵甲鋼拳》裡的那種。
  • 《鐵甲鋼拳》人類拳擊被禁止,機器人登上擂臺
    今天我們來看上映於2011年的科幻動作電影《鐵甲鋼拳》本片由休傑克曼主演,雖然故事有些俗套,但卻是一部既熱血又溫情的電影,非常地好看,好了話不多說一起看片吧,查理是一名拳擊選手,在人類拳擊被機器人取代之後,他便帶著自己的機器人重新走上了擂臺,只是接二連三的失敗不僅讓他負債纍纍,連他的機器人也只能,參加一些沒有意思的表演,而這次查理那殘破的機器人「伏兵」,就要對決一隻至少
  • 就是鐵甲》 手繪鐵甲戰士萌氣十足
    就是鐵甲》  《這!就是鐵甲》鄭爽吳尊張一山集結 鄭爽帶傷助威  2018優酷春集綜藝新品先鑑會上,全球參與國家最多的中國格鬥機器人節目《這!就是鐵甲》正式啟動官宣。三位戰隊經理人鄭爽、吳尊和張一山率先集結亮相,而第四位關鍵詞神秘戰隊經理人尚未揭曉,懸念十足。
  • 為什麼說《鐵甲鋼拳》是頂級家庭親子電影?
    可能是因為兩歲多的陰影,兒子對電影院還一直有點畏懼,看電視也都還局限於小豬佩奇,寶寶巴士和超級飛俠之類的,對其他都還是有點排斥,老爹費勁心機,一直在努力通過不同方式克服他的陰影,能客觀面對電視裡的一切,能鼓起勇氣去觀看裡面的內容並享樂其中,在看《鐵甲鋼拳》之前都是失敗的,但這兩天通過《鐵甲鋼拳》的嘗試,明顯就改觀了許多許多,同時通過這部電影的觀看
  • 《鐵甲鋼拳》:機器人對決激動人心,父子溫情感人至深
    《鐵甲鋼拳》主要講述了一對父子之間的故事,一個退休的老拳師肯頓為了生計,搞起了機器人拳擊比賽。再一次與大黑牛的比賽中,不幸輸掉比賽並欠下一屁股債。禍不單行,這時候他被告知他的前女友去世了,只留下一個11歲的兒子孤苦伶仃,無人照顧。
  • 休·傑克曼與「兒子」上演父子情,電影《鐵甲鋼拳》不僅在說機器人
    金剛狼能賺錢?別都賭光賠光,到處欠錢就不錯了。修機器人沒想到兒子馬克斯對機器人比賽十分感興趣,倆人在去廢棄機器人垃圾場意外發現了一個陪練用的表演型機器人Atom, 沒想到這個看起來不禁打,身材瘦小的機器人居然贏得了一場又一場比賽
  • 電影《鐵甲鋼拳》,機器人與拳擊比賽相結合,看得人熱血沸騰
    電影《鐵甲鋼拳》,機器人與拳擊比賽相結合,看得人熱血沸騰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部科幻電影《鐵甲鋼拳》,機器人與拳擊比賽兩者結合到一起,構成了一部充滿刺激的科幻片。2020年,人類拳擊運動被政府取消,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火爆的機器人格鬥比賽,查理曾經是一名出色的拳擊手,世界排名第二,但如今的他沒有職業也沒有錢,每天靠借債度日,唯一的愛好便是機器人拳擊賽。並且他也擁有一臺自己的機器人奇襲,這個名字霸氣的機器人全身坑窪鏽跡,活像一堆會活動的破銅爛鐵。
  • 科幻片《鐵甲鋼拳》,垃圾場裡撿來的機器人,帶著小男孩稱霸世界
    科幻片《鐵甲鋼拳》,垃圾場裡撿來的機器人,帶著小男孩稱霸世界大家好,這裡是九州看點,今天給大家分享一部小男孩從廢品場撿回個破爛機器人,替自己打敗拳王的科幻動作大片《鐵甲鋼拳》。轉眼大柱就用所有錢買了新的戰鬥機器人,然後爺倆一起帶著戰鬥機器人來到拳場準備大賺一筆,大柱非常不自量力的點名挑戰最強機器人,最後下場只有一個,自己花所有心血買來的機器人被打成了廢鐵。
  • 解析《鐵甲鋼拳》:解決中國父子的溝通問題,或能從"興趣"開始
    電影《鐵甲鋼拳》講的就是通過興趣去促進孩子和父親之間的溝通,講述了在不遠的未來,人類拳擊被政府取締,只有機器人的拳擊賽才合法。在尋找中他發現了一個求勝心很強,卻已經被棄用的機器人,於是他和兒子一起努力讓它成為冠軍。
  • 影評《鐵甲鋼拳》比環太平洋更優秀的機器人電影
    在那個時代,人類拳擊不再被允許,取而代之的是各種機器人走上了擂臺,繼續這項火爆的運動,愉悅大眾。前拳擊手查理·肯頓(休·傑克曼 Hugh Jackman 飾)似乎並不那麼落寞,他很快適應了時代的發展,帶著經過訓練的機器人一次次走上拳臺。
  • 比環太平洋更優秀的機器人電影——《鐵甲鋼拳》
    在那個時代,人類拳擊不再被允許,取而代之的是各種機器人走上了擂臺,繼續這項火爆的運動,愉悅大眾。前拳擊手查理·肯頓(休·傑克曼 Hugh Jackman 飾)似乎並不那麼落寞,他很快適應了時代的發展,帶著經過訓練的機器人一次次走上拳臺。
  • 《鐵甲雄心》第二季首播 | 黃健翔選機哈工大「深海巨鯊」首戰獲勝
    點擊題目下方今日哈工大,關注哈工大的重要信息本文來源:今日哈工大(todayHIT)2019年7月14日,創客星球與浙江衛視聯合打造的機器人格鬥競技真人秀《鐵甲雄心》第二季在浙江衛視晚間黃金檔首播《鐵甲雄心》是國內首檔機器人格鬥競技真人秀,以視覺震撼的格鬥機器人對抗為看點,第一季曾創下全國周間科技節目的收視紀錄。第二季節目在賽制、戰隊、技術等多維度進行了全面升級,賽制更緊張,戰隊更多元,技術更夯實。
  • 中北大學機器人戰隊,帶著勝利之劍馳騁《鐵甲雄心》
    ,同樣屢戰屢勝,在浙江衛視《鐵甲雄心》的舞臺上帶著一把勝利之劍一次次擊敗對手。這場比賽面向全球招募格鬥機器人勇士,是一場強手雲集的盛事。同時也給每位參賽隊員身上扔下了巨大的壓力,從報名參賽的那一刻起,就註定了他們走上的是一條雜草叢生的小路。「我從小就特別喜歡格鬥機器人,這是我一直以來的夢想。」
  • 抖音200W粉絲、名校博士玩轉鐵甲
    一個非洲人在中國當網紅,玩鐵甲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羅伯特(Robert Nani) 出生於非洲加納,來華10年,華中科技大學在讀博士生;抖音網紅、學校老闆、鐵甲玩家。他的漢語溝通無縫、高清,上過相聲節目,網上坐擁200w粉絲,是中國螢屏的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