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去10年,網貸行業經歷了創新帶來的資本追捧,也經歷了行業失控和隨之而來的質疑
▲ 隨著網際網路金融列入「十三五」規劃,監管政策逐步落地,網際網路金融平臺操作將更規範化。只要守住底線,合法合規經營,發展空間巨大
48245.23億元!這是來自網貸之家最新研報中的數據。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P2P(網絡借貸平臺)行業歷史累計成交量達到48245.23億元,去年同期歷史累計成交量為22075.06億元,上升幅度達到118.55%。
從最初的不被看好到期間的行業亂象,再到後面的監管跟進、行業整改、良性退出、綜合轉型,網貸行業10年蛻變,迎來一春又一春。
科技助力壯大
以拍拍貸等最早一批成立的網貸平臺的建立為時間坐標,網貸行業已走過了10年。
在人人貸成立的2010年,網貸行業從業平臺不過10家,而到2011年底,網貸平臺數目達到數百家,全年成交額約為10億元——網貸平臺如雨後春筍般成長起來。
在人人貸聯合創始人張適時看來,2013年是一個重要的年份。這一年,4G網絡興起,移動網際網路普及力度空前,移動生活步入常態化;也是這一年,餘額寶橫空出世,全民理財意識覺醒。民眾對投資收益的迫切追求促使網貸行業開始了新一輪爆發式增長。截至2013年底,中國網貸平臺數量已超過500家,成交規模近900億元。
網貸平臺肩負普惠金融的使命而出生,為金融業的發展提供了新思路。「網貸拓寬了金融服務的目標群體和範圍,有助於為社會大多數階層和群體提供可得、便利的普惠金融服務,進一步推動了小額投融資活動低成本、高效率、大眾化。」在拍拍貸CEO張俊看來,網貸機構與傳統金融機構相互補充、相互促進,在完善金融體系、提高金融效率、彌補小微企業融資缺口、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以及滿足民間投資需求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以車貸行業為例,僅人人聚財一家,其直營車貸門店數量就已超過150家,覆蓋了全國26個省區市,累計服務了近30萬借款用戶。
網際網路技術是推動網貸行業前進的重要力量。依託網際網路技術和大數據資源優勢,網貸行業不僅改善了信息不對稱的狀況,還打破了傳統金融活動在物理空間和距離上的局限,使投融資活動實現直接撮合,節約了交易成本。
「隨著行業不斷規範,傳統粗放式的市場投放和補貼拉新遲早要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精細化、數據化的市場投放和業務運營。」愛錢進CEO楊帆表示,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的使用會變得更加重要。比起用高額補貼的方式吸引和挽留客戶,通過大數據和用戶畫像提高獲客能力,並通過分析用戶偏好,能不斷鞏固優化「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機制,更能吸引並留住客戶。
注重合規發展
2016年春節,e租寶和中晉系相繼坍塌,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將網貸與「跑路」聯繫起來,整個行業的發展變得艱難。
這些以網際網路金融之名、行詐騙之實的公司帶來的惡劣影響,引起了監管部門的高度重視。隨後,網際網路金融專項整治緊鑼密鼓地展開。「從好的方面看,各項監管細則落地,說明網絡借貸正逐漸成為金融行業的正規軍。」開鑫貸總經理周治翰表示,但一道道「緊箍咒」也讓一些平臺感到艱難,發展的路似乎越來越窄。
怎麼辦?「我認為還是應該沉下心來做事,更注重合規發展而非野蠻生長。目前,網貸行業發展趨於規範,跑路等惡性事件越來越少,從業者和投資人都越來越理性。從長遠看,網貸將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基礎上迎來更快的發展。」周治翰說。
你我貸創始人嚴定貴表示,「小額普惠」「服務實體」「避免系統性金融風險」是網貸行業被監管部門賦予的長效行動任務。「在產品布局和合規化改造上,互貸從業者應堅持這3個原則。」
在監管的引領下,網貸行業整改不斷深化,問題平臺以良性方式退出佔據了主流地位。最新數據顯示,6月共有5家問題平臺、45家停業轉型平臺。近幾月「跑路」平臺數量維持低位,提現困難也大幅下降,從上月的佔比20%下降到2%。與此同時,6月P2P網貸行業的活躍投資人數、活躍借款人數分別為430.8萬人、373.53萬人,其中活躍投資人數環比上升3.82%、活躍借款人數環比上升15.96%。從這組數據可以看出,自2017年3月以來,借款人數一直保持著10%以上的月增水平。
前景值得期待
過去10年,網貸行業經歷了創新帶來的資本追捧,也經歷了行業失控和隨之而來的質疑。時下,監管制度的落地和新技術的持續發展,為處在十字路口的網貸行業提供了新的發展契機和動力。「下一個10年,將是網貸行業秩序建立的10年,也是真正深度創新的10年。」張適時表示。
未來,金融將不再局限於「貸款」或「理財產品」,而是滲透進人們生活的每一天、衣食住行的每一個角落,實現這一點的前提是網際網路金融從業者更廣泛更深入地應用金融科技。「網際網路金融需要與科技緊密結合起來,一方面,網貸平臺通過科技手段將線上與線下能力打通,可以觸達純線下或線上平臺難以觸達的人群,以發揮最大效能,促進金融的『普』與『惠』;另一方面,通過數據+技術的運用,網貸平臺可以實現更加精準的風險定價與用戶運維,最終對每一個用戶提供有針對性的個性化的金融服務。」人人聚財創始人許建文表示。
「中國的金融服務行業還遠不到位,市場空間的天花板遠未到來。」紅嶺創投創始人周世平表示,「雖然風險事件頻發,但我國鼓勵發展網際網路金融的決心並沒有變,隨著網際網路金融發展列入『十三五』規劃,監管政策逐步落地,網際網路金融平臺將有更規範化的操作,只要守住底線,合法合規經營,發展空間巨大」。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錢箐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