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對於每個家庭而言,都是如同珍寶一般的存在。
因此,發生在孩子身上的所有事情,他的開心、難過,往往在家長的眼中都會被放大。
生病也不例外。
一旦孩子身體不舒服,家長一定會特別著急。
2020.07.16
由你的醫和你推送
半年前,幾位來自東莞的家長前來問診。
因為,家中有個8歲小女孩,經常尿床,從四、五歲開始,平均一個月就要因為高燒去醫院打3 - 4次消炎針,每次去打3天左右。
這樣的頻率,使得作為家長的他們特別無助,不僅需要經常在家和醫院之間奔波,工作也常常因此被耽誤,最關鍵的是孩子的健康還長期得不到保障。
因此,每次只要孩子發燒,家長內心那根弦就會被繃緊,然後陷入緊張和恐慌當中。
這幾年來,他們歷盡波折,四處求醫問診,試遍了東莞各大醫院,中西醫都有看過,但醫生只說是感冒發燒。期間,他們甚至嘗試了一些土方子。
但不管哪種方式,頂多也只是解決當下的發燒問題,事後還是會反覆出現。
因為沒有根治,而家長的內心隨著孩子的每一次發燒飽受煎熬,所以才找到了我們。
第一次見到家長,才剛說上兩句話,我們便能感覺到他們身為父母對於孩子的擔憂和之前歷經失敗的絕望。所以,我們先安撫了一會兒他們的情緒。
並真誠的告訴對方,不管之前結果怎麼樣,這一次,我們一定會竭盡全力幫他們解決問題。
首先,我們對患者的病情資料進行了分析。
在收集、整理、分析患者病情資料,並進行了詳細的問診後,我們發現:患者的發育狀況都正常,檢查結果也無嚴重疾病。
因此得出結論:
①孩子身體狀況基本正常。
②之所以會反反覆覆,說明從四五歲開始,每次發燒都用了錯誤的處理方式。
發燒其實屬於人體正常保護機制,很多時候不用過快降溫。
而家長動不動就跑去醫院,醫生給的方案都是用抗生素快速退燒,過快、過早、過頻繁的幹預反而不好,長此以往身體的抵抗力和免疫力變弱,對抗生素的依賴就會變強。
③尿床的原因其實與生活生活習慣有關 ,家長經常叫小孩起床尿尿,不叫小孩就尿床了。
聽了我們的分析,原本對孩子病情一頭霧水的家長們瞬間豁然開朗,那顆懸著的心也稍稍放了下來。
在分析完病情過後,我們的專家團隊也馬上根據孩子和家庭的情況給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
對於尿床:我們建議家長少幹預,改變半夜叫孩子起床尿尿的習慣,或是通過睡前少喝水,晚一點睡等方式進行調節,半夜不要叫醒小孩,偶爾尿就尿了。
對於發燒:首先,我們會教家長怎麼判斷當下的狀況,不會判斷也沒關係,家長可以隨時聯繫我們的醫小助,我們的醫小助會告訴家長什麼情況需要打針,什麼情況不需要去,並時刻關注孩子的度數和精神狀態。
其次,長期階段性的發燒,說明日常飲食中一定有對孩子而言不健康的因素,使孩子慢性食物不耐受,導致身體的抵抗力與免疫力低下。因此需要提高孩子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而長期注射抗生素,只會降低孩子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所以,我們建議孩子可以服用定製益生菌來提高這兩項指標。
在聽取了我們的方案後,家長們便開始實施了起來。
第一個月,孩子的情況沒有什麼變化,還是感冒了2次,但是這回我們的全科醫生給她開了藥,沒有打針。
第二個月,因為發燒,家長一時著急,又去打了一次針。這個月起,孩子開始吃益生菌了。
第三個月,孩子依舊有發燒一次,但因為碰上疫情,家長也不敢去醫院,因此由全科醫生與醫小助指導處理,到這個月止,孩子已經吃了一個月益生菌了。
第四到第六個月:這三個月的時間裡,孩子共發燒2次,免疫機能好轉,尿床也開始減少。
第七個月:因為孩子發燒的頻率和尿床的情況均有改善,家長主動提出再配半年的益生菌。
對於孩子狀況的改善,家長多次在電話與微信中向我們表示了感謝。通過他們說話的語氣,我們明顯地感受到他們肩上重重的擔子總算被放下了。
能有這樣的結果,我們也感到非常開心。經過這一次的接觸,家長和我們也建立一層深厚的友誼。
而這個案例其實也在提醒我們一件事情:當我們身體出現狀況時,不要急著用目前市場普遍可見的這些最簡單粗暴的方法去解決它,而是回歸正確的尋醫問診流程,先分析病情,再根患者的個人情況,制定最合適的治療方案。
選擇醫和你,選擇送給親人的未來醫療,讓我們一起回歸正確的尋醫問診流程!
看病之前 先問問全科醫生